让你生气的人,与你的差别,仅仅是关注点的不同
一、冲突的背景:
有一个一起一直上课的同学,跟他彼此也互相分享交流,关系中,总有一些磕磕碰碰,对方也是好人啊,只是有些大大咧咧,不拘细节,
今天中午,我们在走廊碰到,打过招呼后,一前一后,一起步行回房间,他在前面开了房间门,我跟在他后面,门在我面前“碰”关上了,我再掏出卡,一边开门,一边内心里,骂骂咧咧的抱怨:“这个家伙,太无理!”
推开门,看见他已经坐在电脑前,面无表情,我这个气不打一出来啊,然后我就对他有一些抱怨,我说,:“我发现你是一个不体贴别人的人!你也不留意一下,直接就把我关在门外面了,这说明你是一个不管其他人的人,”
他,坐在那个电脑前,然后冷冷的说是:“我就是”,我的火气就起来了,千万个操你妈奔腾而过,脑子里飘过很多念头,
但我就咱练过啊,去洗手间里面呆了一会儿,刷了个牙,安静下来,然后我就躺在床上。午休片刻,恍然醒来,
二、回顾复盘一下:
我发现,其实,对方并不是像我所说的,不顾他人,只是他开门,他很急切的扑到他的电脑前面,因为他有这个电脑,里面有些东西要及时处理,所以我只是看到的,是一个,开了门就直接扑向电脑游戏的一个渴望的人,
而我在后面被关在门外啊,我还在那边生闷气,然后因为这个气啊,不打一出来,就憋出一句:“你是一个不管他人的人”,
那个刹那,我被关在门口的时候。我内在里边,所有的操你妈下面是:
1、有一个正面动机:请你留意我
就是看见我,关心我,我其实是请求。你,就是,其实请求你关门的时候看一看,我在后面帮我留个门,其实成年人的沟通就是一句话:“嗨兄弟啊,你把我关在外面了,下次,你稍微留意一点,我在后面的话啊,”
2、情绪下面的规条:走在前面的人,应该为后面的人留门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情绪?我有那么多似是而非的,假装正经的,给别人一个标签,也是一个不管他人的人,是头脑里面有一个很深的《应该》,我头脑里面被从小就被训练了,走路走在前面,如果开门的话,要给后面人留门啊,这是一个绅士的做法,
3、执着规条
我内在里面有那么强的这个规矩感啊,所谓的这个,高高在上的道德感,我就觉得这家伙不懂规矩,我要教训教训他,所以,其实我没有权利,或者是我根本没有必要要去,就要教训别人,只是我被关在门外了我。都有一个内在的小受伤,
4、成年人的一句话
里面有一个请求就是:“请你帮我留门”成年人就是这句话,多简单,哦,我又发现很多时候我这个沟通啊,人际冲突,都来自于内在里的那个小孩子,在里面,小孩子被捆绑在一个僵硬的规矩里边
三、挺美好的发现
1、打开空间
所以现在在做一个深呼吸,让空间打开容纳自己的小孩子,高举着规矩,优雅的道德的这个大旗,四处指点别人江山啊,当然这些规矩,也把自己搞得很紧绷,
2、容纳
这个更大的空间之后,看到了我的同房,他有他自己的注意力的焦点,其实一切都很美好啊,
3、固守,失去弹性和好玩
我有不美好的是头脑里面自己做出来的话,自己固守的那个:“我是对的”那些过去被灌输的教条,很有趣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