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季氏将伐颛[zhuān]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sì]出于柙[xiá],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季氏有意图出兵颛臾。冉有和季路来见孔子,说:“季氏计划对颛臾有所行动。”孔子说:“冉有啊,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颛臾是先王任命的蒙山祭祀,而且在国家境内,是重要的附属国。为什么出兵攻占呢?”冉有说:“季氏这么打算的,我们两个都不想啊。”孔子说:“冉有啊!古时候的史官周任说:‘有能力施展自己的才能就担任职务,如果不能就辞去职务。’危险时不去支持,要跌到时不去搀扶,这是还算辅佐的人吗?而且你说话过了。老虎和犀牛逃出笼子,龟甲和玉器在盒子中被破坏,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颛臾的城郭坚固而且靠近费地。现在不取回来,恐怕会给后世子孙留下后患。”孔子说:“冉有啊!君子要避免的毛病是把自己的想要的用别的方式说出来。我也听说有国有家的人,不以贫穷为祸患,以不公平为祸患,不以人少为祸患以人心不安定为祸患啊。事实上公平会减少贫穷,和睦就会减少人少的影响,安定就会减少倾覆的危险。如果是这样做,远程的国家不服从,就提高文化制度和品德招募他们。进来了,就使他们安顿好。现在你们两个辅佐季氏,远处国家不服却不能来。国家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住,却想和国内的附属国动武。我想季孙氏的忧患不在于颛臾,而在于国家内部啊。”
这是《论语》中最长的一篇,也是非常著名的篇章。这篇文章展现了孔子的政治面敏感性和雄辩口才。
鲁国国君的权利,被季氏等三大家族篡夺,孔子对此非常不满。颛臾本是鲁国境内的由先王册封的附属国,季氏还打算进攻,这是季氏想进一步鲸吞领地和权力。孔子看清这一点后,却发现冉有在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情上态度暧昧,所以直接指出他们两个的错误立场,要他们做出扭转立场阻止季氏的决定。
孔子看清了季氏的政策问题,所谓“祸起萧墙”,再次阐述其政治治理理念。“不患寡患不均”、“既来之,则安之”同时也成为当代汉语的一部分。
16.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孔子说:“天下政治清明,礼乐和战争决策都由天子决定。天下政治昏暗,礼乐和战争的决策由诸侯决定。由诸侯决定,大概政权仅能保持传续十代。有大夫决定,仅能保持五代。有大夫的家臣决定,仅能保证三代。天下政治清明,权利就不在大夫手上。天下政治清明,老百姓就不会在坊间议论政事。
本章是孔子观察到的历史规律,权利越是分散,表示大一统的权力越衰弱,权力争斗越激烈,政权越不稳定,百姓越不满意,只能私下议论宣泄不满。
权力和政治环境古今不同了,只是”庶人不议“还是很好的征兆作为国家和企业治理水平的判别标准。当百姓不去八卦国家和企业政治,尤其是不通过议论表达不满时,大概政治治理水平还是不错的,反之亦然。
16.3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孔子说:”鲁国的政权不在鲁国国君手中已经有五代了。政权在大夫手上已经有四代了。所以桓公的子孙也式微了。“
16.4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pián]佞,损矣。“
孔子说:“有三种有益的朋友,三种有损害的朋友。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见闻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浮夸虚伪的朋友,圆滑谄媚的朋友,花言巧语的朋友,有害”
孔子非常重视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多次提到应如何交友。本章明确提出三种好的朋友和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有损害的朋友并不容易辨别,也正是这三种人的特点,貌似是好的状态,其实是另一面。应当警惕。
16.5 孔子说:”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说:”有三种对人有益处的快乐,有三种对人有损害的快乐。乐于节制礼乐,乐于说人的好话,乐于多交贤德的朋友,有益。乐于放纵的音乐,乐于闲逛,乐于宴请,有害。“
追求乐是人之常情,孔子不反对追求快乐,但是要有所区分有益的和有害的。总计起来,还是说要节制,不可放纵。
16.6 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qiān]。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孔子说:”服务君子有三种过失。不该说的时候说,就是急躁。该说的时候不说,就是隐瞒。不察言观色唐突而言,就是没有眼色。“
服务于君子,或长官、首长、大人物,关键是要保持内心对其尊敬之感。本章所说三种过失都可以说是缺少敬而导致的。
16.7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要力争避免的事情。年少时,血气还不稳定,关键要戒色。等到壮年,血气方刚,要力戒争斗。等到老了,血气已经衰弱,关键要戒贪。”
气血是中国古人认为的生命力,至今仍用。儒家认为心理可以统御生理。气血每个人都类似,但是君子有其志。”智者气之帅也“。君子养其志,所以不为气血所动。这是中国儒家表现出来积极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有志者不仅要立志”做什么“,还要立志”不做什么“,这就是戒。
16.8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无所畏惧。轻视大人。戏谑圣人之言。“
上章”三戒“说的是事,本章“三畏”说的是心。心中有所敬畏,事情上有戒律,看似拘谨,实则是人生智慧。小人不知天命,所以自认为无所畏惧,肆意妄为,而终害人害己。
当代人可以效仿,敬畏自然,敬畏首长和长辈,敬畏古圣先贤,戒色胆包天,戒好勇斗狠,戒财迷心窍。
16.9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说:“天生就知道的是上等。通过学习知道的次一等。因困难而学习的,再次一等。遇到困难也不学的,那就是下等了。”
不管怎样只要去学就是好的。至于普通人,不求生而知之,要告诫自己千万不可遇到困惑还不知学习。
16.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考虑和期盼。看的时候要思考看得明白,听的时要思考听得清楚,表情静止时思考是否温和,容貌变动时考虑是否恭敬,说话时思考说得忠实,做事时要思考态度严肃认真,有疑难时要想着询问,气愤发怒时要想想可能产生的后患,看见可以得到的东西要思考获取合于义。”
看似简单平常,无深奥的哲理,但这正是孔子学风,重视实践,强调德性需要在实践中养成。本章可以作为每日自省的提纲和列表,每日针对自己一天的行为对照打钩。这就是“切问而近思”的“近思”的具体解释和操作方法。
16.11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孔子说:“看到善良的事务,就像追赶不及一样,见到不善的事务就像手伸到热水中一样。这样的人我见过,这样的话我也听过。隐居的时候保全自己的志向,出来行动符合道义,推行道义主张。这样的话我听过,这样的人我没见过。”
通过隐居躲避乱世修行,希望有朝一日出山成就一番事业,这样的话孔子听说过,这样的人孔子没见过。现实终究不是演绎小说,不存在这样的能入世建功立业的世外高人。为什么?因为不世之功的修炼必须经过世间各种复杂事情的磨练才有可能修成。躲避世事,其实也就丧失了洞察人事,了解自己他人心态,及控制提升自己心性的能力。正所谓“在事中磨练”。
16.12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得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齐景公有千乘之国,死的那天,百姓没有什么称颂的。伯夷和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老百姓至今称颂。就是这个意思吧!
16.13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足社会。’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知道《诗》,知道礼,还知道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
孔子的学问没有秘传,对待学生和对待自己儿子都一视同仁。这是孔子学问体系的特点,也是孔子有教无类的体现。
16.14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为“小童”,国人称她为“君夫人”,对他国人则称她为“寡小君”,他国人也称她为“君夫人”。
国君的妻子的在不同场合的称谓变化,体现出国君的“仁”,夫人的“谦”和“敬”,百姓对国君的“敬”,以及外交中的“自谦”与“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