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班级:22教育大类1班 姓名:陈俊豪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民在经历漫长的岁月中积淀创造的优秀民族文化,是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的文化。提起传统文化,大多是只会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兼收并蓄,和而不同,却又不知如何说起传统文化。“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样,“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首先,我们应该从精神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人民的智慧,民族的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时代的新青年,我们不仅要弘扬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要践行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能够生生不息,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和谐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的就是这种优良传统,其次,我们要从文化内容上弘扬传统文化。翻开中国的历史长卷,综观而得的尽是璀璨的星火,远古神话的浩大纯美,诸子散文的洋洋洒洒,辞赋经文的博大精深,唐诗宋词的经典奇葩,辉煌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中国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悠悠五千载,经历了萌生期、形成期、确立期、繁盛期和总结转型期几大时期。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认同程度。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最终会走向虛无、走向异化。如此说来,当前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追随,便是民族凝聚力逐渐增强的体现了,由此可见,通读千古美文不仅是正确的,也是极其必要的。我们要主动、积极地阅读文化典籍,欣赏文学作品,考察文物古迹,真正了解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遗产,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我们虽不能全盘吸收,可我们有义务把它发扬光大,使其成为我们的资本和骄傲。另外,我们要多从艺术形式上弘扬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文化沉淀过程中,为我们民族积淀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素材,主要体现在汉字、传统精神、传统图形、水墨意境、传统手工艺等各个面。从商周青铜器到汉代工艺品,从举世闻名的〝唐三彩“到古朴优雅的宋代瓷器,从明代苏绣到清代家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工艺历程。再看中国的绘画、书法、戏剧、建筑艺术、民间艺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们随处可见的中国古典建筑、太极图纹、画像石、金石篆刻、蓝印花布、木刻插画、脸谱文化、民问剪纸、装饰纹案、书法文字等。都是最能反映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既有高品位的中国文化内涵,又有符合世界当今潮流的崭新样式。如果真正了解了这些艺术、形式就能反映出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神。我们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传统化”和“本士化”的回归,是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与世界接轨的渠道,同时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这是我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一种反思,甚至可以说更是一种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说到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今时代青年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不仅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还要积极传播弘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播神州,华夏文明永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