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一天晚上和孩子约定好了,早起下楼吃饭,然后回来写作业。
八点的时候,我在客厅喊两个孩子起床,根本没人回应我,于是我跑到女儿的房间里,推推她,孩子应声了,但就是不动。
儿子一直说,再睡几分钟再睡几分钟,几分钟后,还是躺在床上纹丝不动。
这样吧,8点半之前你们不能起来,咱们就不能下楼吃早餐了,我给你们在家做饭。
我宣布这个决定之后,孩子们没有任何反应,也许他们认为妈妈只是说说,不会来真的。这一点,我要反思,在规则面前,我不够坚定,仿佛孩子们也吃透了我这一点,所以在听到我的决定之后,他们无动于衷。
但是,从现在开始,我真的的想做一个坚定的妈妈,因为我意识到了,平常我的态度不坚决,所以两个孩子的规则感都不强。
8点半了,没有人起床,于是我说,8点45 之前起来,就在家吃饭,超过这个时间起床,也就错过了早饭时间。
仍然是没有声音回应我。于是我走进厨房开始准备早餐。
8点44 的时候,儿子站在了客厅里,但是嘴里嘟囔着:“我不想在家吃饭,我自己拿钱,出去吃。”
“你已经错过了下楼吃饭的时间了,我也很抱歉,在家和我一起喝面条吧!”
“狗才喝面条呢!”儿子边说边走向门后的置物袋,里面总会有一些零钱。我抢先走过去,把里面的零钱掏空。于是他又转到放钢镚的罐子旁,我又把钢镚收起来。
他有些生气,还说着:“我必须出去,谁也挡不住我。”
然后跑进了姐姐的房间,他可能突然想起来,我曾经给了姐姐50元的书费,姐姐还没来得及交到学校。当他已经攥着那50元钱的时候,我没有和他抢,我想那样情况会更恶化,于是我说,你去吧,只是中午的时候我就不再做饭了。
“儿子,妈妈是和你站在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和问题站在一起对付你。”听完我说这句话,儿子躺在床上,用手捂住了眼睛。
过了一会儿,儿子轻轻地把那50元钱放到了我床头的桌子上,我看见了他眼里的泪痕,有些心疼:“妈妈,我不是故意捣乱,而是我昨天太生爸爸的气了。”
2
昨天的事情再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昨天是中秋节,我们都回奶奶家过节,晚上回到自己家后,儿子还吵着要玩手机,说放假期间每天半小时的手机时间还没有兑现,我刚掏出手机,老公就来了一嗓子:“玩什么玩,今天在奶奶家和小卓已经玩了好长时间,回家还好意思要手机?”
别说孩子,就连我都感觉老公的态度有些过分了。我推搡了他一下,说,你就不能好好说话啊!
在奶奶家时,我和女儿有事走的早,老公说后来的时候,儿子和好朋友小卓屋里屋外的跑累了,就开始玩手机,玩了好大一会儿。远远超过了约定的半个小时。
儿子的脸拧向别处,一脸的气愤。
可过了一会,他又来缠着我要手机,我跟他解释,咱们已经超时了,今天就不玩了,明天再说。可一旁的老公又发作了:“明天也不能玩,你玩手机玩疯了是吧?”
儿子垂头丧气地躺在沙发上,用手捂着眼睛,一会儿睡着了。
现在想起来是有些心疼儿子,我把他搂在怀里:“儿子啊!我知道爸爸的做法有些过分,妈妈看到了你的委屈。但是爸爸是对你玩手机这件事感到气愤,他对你的爱不会有丝毫的减少。”
说完我又让儿子读了我正在写的那篇文章《人生就是一场轮回》,并着重给孩子读了下面的句子: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既然人生注定了是一场轮回,我愿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拼尽一生的力气,用尽一生的柔情,以求不负生我的人和我生的人。
“儿子,你能感觉到爸爸妈妈的爱吗?”
孩子使劲地点点头,眼里噙着泪花。
3
经过这件事,我感觉到,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须做到温和而坚定。这也是《正面管教》中提到的非常重要的一条原则。
温和是无论对方有什么情绪或做什么事情,我的情绪都是温和的,不会失控。我感觉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一是即使我们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也不会采取非打即骂的过激行为,给孩子的心理带来阴影;二是我们教给孩子始终用和善的态度来处理问题。
“坚定”是我们的内心始终有原则,即让孩子看到我们的底线,这样长期坚持,孩子也会长成内心有原则,且自制力强大的人。
通过这件事,我和老修做得都不好,我偏向于不够坚定,在孩子犯错误时,常常姑息纵容,使孩子们形成了有些散漫的习惯。老修呢,平常陪伴孩子的时间相对少,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太急躁,想一下子把问题像除草一样干掉,难免情绪过于激动。
其实做父母是需要去用一辈子修行的,我们多反思、多总结,不断修行,孩子的问题都是暂时的,我相信,随着我们不断的学习,孩子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