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

第七卷


第二十四篇 血气形志

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

人身各经气血多少,是有一定常数的。如太阳经常多血少气,少阳经常少血多气,阳明经常多气多血,少阴经常少血多气,厥阴经常多血少气,太阴经常多气少血,这是先天禀赋之常数。

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今知手足阴阳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泄有余,补不足。

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为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为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为表里。这是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之间的表里配合关系。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太阴心经为表里,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为表里,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为表里,这是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之间的表里配合关系。现已知道,疾病发生在手足阴阳十二经脉的那一经,其治疗方法,血脉壅盛的,必须先刺出其血,以减轻其病苦;再诊察其所欲,根据病情的虚实,然后泄其有余之实邪,补其不足之虚。

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隅相拄也,乃举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齐脊大柱,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复下一度,心之俞也。复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复下一度,肾之俞也,是为五脏之俞,灸刺之度也。

要想知道背部五脏腧穴的位置,先用草一根,度量两乳之间的距离。再从正中对折,另以一草与前草同样长度,折掉一半之后,拿来支撑第一根草的两头,就成了一个三角形,然后用它量病人的背部,使其一个角朝上,和脊背部大椎穴相平,另外两个角在下,其下边左右两个角所指的部位,就是肺腧穴所在。再把上角移下一度,放在两肺腧连线的中点,则其下左右两角的位置是心腧的部位。再移下一度,左角是肝腧,右角是脾腧。再移下一度,左右两角是肾腧。这就是五脏腧穴的部位,为刺灸取穴的法度。

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百药。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是谓五形志也。

形体安逸但精神苦闷的人,病多发生在经脉,治疗时宜用针灸。形体安逸而精神也愉快的人,病多发生在肌肉,治疗时宜用针刺或砭石。形体劳苦但精神很愉快的人,病多发生在筋,治疗时宜用热熨或导引法。形体劳苦,而精神又很苦恼的人,病多发生在咽喉部,治疗时宜用药物。屡受惊恐的人,经络因气机紊乱而不通畅,病多为麻木不仁,治疗时宜用按摩和药酒。以上是形体和精神方面发生的五种类型的疾病

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气恶血,刺少阴出气恶血,刺厥阴出血恶气也。

刺阳明经,可以出血出气;刺太阳经,可以出血,而不宜伤气;刺少阳经,只宜出气,不宜出血;刺太阳经,只宜出气,不宜出血;刺少阴经,只宜出气,不宜出血;刺厥阴经,只宜出血,不宜伤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4,999评论 0 33
  • [原文] 夫(fú)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shào)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shào)阴常少血多...
    抱朴斋阅读 1,077评论 0 1
  • 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诗释 题文诗: 天地至数,始之于一,终之于九,天地人者, 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
    琴诗书画阅读 1,250评论 0 0
  • 第七卷 第二十二篇 藏气法时论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 黄帝问...
    f9a3ecef6eab阅读 331评论 0 0
  • 电视剧就是 第一遍用来消遣 第二遍用来感慨 第三遍用来学习 你,走吧,走吧 别回头了 拿着你丢失的灵魂 打包带走你...
    赤默子阅读 134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