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别人推荐好书,就毫无抵抗力地种草。又要破费了。
对书的态度,有时是这样,看不看的,先囤起来,感觉花了钱就买到了知识,呵呵。
很喜欢杨绛先生的对读书的比喻,她说,读书好比“隐身串门”。的确,读书是和作者在交换思想,交流对事物的看法。
死读书,不思考,不实践,读书是没什么用的。而只在社会闯荡,不去读书,就会多走弯路,遇到问题,思路不清,狭隘偏激,很难获得成功。
不同年龄段对同一本书,感悟也不一样。
人都会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多,心智成熟起来,对生活有了不同的感悟。亲身经历了,对事物体会就更深刻了。
所以像杨绛先生所说,读书与生活相结合,才是最完美的。
因此,有了这句经典: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年龄长了,再翻翻之前看过的书,一定又增加了不一样的体悟。
再忙,也要多读书,让你知道更多东西,增加和别人的谈资。
日积月累,你会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更深邃的思想,更乐观的心态。
读一读,写一写,每日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