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间,已经到了三月,受疫情的影响,除了去单位值班就一直蜗居在家。
虽然是待在家里,但是对我而言,这个超长假期可真的是一点也不轻松。首先要完成个人的教学任务。虽说是线上教学,但是包括电子教案、课件设计、作业批阅,信息反馈,一点也马虎不得。线上教学备课要比原来更加精细化,考虑的问题更多,毕竟不如课堂教学面对面来的直接。其次,自己参加的名师工作室也要征稿,录制微课堂,这个也很麻烦。最后,自己还要随时关注众多办公群中通知信息,协调处理学校教学过程中的事务。
近日随着疫情的好转,中小学生开学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提前来到学校为学生开学做好准备。
当我驾车走出县城,看到路边的花红柳绿的时候,我不由得生出一种袁中郎《满井游记》结尾所发的感慨了,“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这话说得简直太好了,自己一个乡村教师蜗居在家、抗击疫情,却变得和那些“城居者”一样了。同时,也更加感慨古人语言的凝练,“柳如烟”三个字就写出了柳丝醉眼朦胧,如烟似雾的景象。
看到柳树,突然想起了小时候伙伴们做的柳笛了,说是柳笛,其实柳树枝和杨树枝都可以做的。当树上的新枝抽出两三个叶芽时,那树枝就可以用来拧笛儿了,折下一段树枝,拿小刀切割齐整,然后轻轻拧一拧,使树皮略略松动,然后抽出木芯儿,一支笛子就做成了。看着别人吹笛时,我是满眼的羡慕。我拧不出好笛子,不是拧不转就是拧过了,即使偶尔拧成功了,吹出的声音不响亮也不好听。而且我也不敢吹柳笛,因为曾经听人说过吹柳笛会招来蝎子的。至于为什么把柳笛声和蝎子联系起来,我不得而知。
对了,关中方言把柳笛称为“咪儿”(也有些做灭儿的,同音字代替)。柳笛之所以被叫做“咪儿”,有人说这是“觱篥”的上古变读。柳笛的形制、吹奏方式都与觱篥相似,可称之为最简单、最民间的觱篥,甚至考证了,回民所吹的“咪儿”,实际就是“觱篥”。
古人对于柳树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折柳送别的习俗由来已久,文献记载最早可见诸《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也有人揣摩,“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
“折柳”风俗的由来到底指向何处,不得而知,不过这也无关紧要,紧要的是经过唐宋时期文人墨客的层层渲染,折柳送别的习俗便被定格了下来。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陶雍的“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赵鼎的“此夜曲中闻折柳,都是离情。”都为我们记录了一段段感人肺腑的离愁别绪。印象最深的大约是弘一法师“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的唱词。
除此之外,喜爱柳树的也不少,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自是不必说,韩退之的“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也是不错的。有喜爱的,就有烦心的,这不,秦观就写出了“人与绿杨俱瘦”的感伤,在韦庄的眼中含情脉脉的柳树更是成了“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的模样。
不知怎么回事,虽然没有逐一梳理过,却固执地认为这柳树留给了我们更多的是离别,是悲伤的背影。那背影既熟悉又模糊,从远古走来,脚步坚定,高声地吟诵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吟诵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吟诵着“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从我们身边走过,越走越远。这也让我想到了在这次抗击疫情中牺牲的英雄们,他们……
因为疫情的硝烟还未散去,我们还不能恣情悲痛,所以只能听凭那乡村里孩童们的柳笛声声,寄托我们的哀思。
原创不易,转载分享请标明出处,敬请合作。
平台编辑:刘立军,笔名乾州蕞娃,又名终南鲁人,初中语文教师,性木讷,爱文学。俯仰天地间 ,自知无所愧。
展示生活中的美好,记录生命历程的每一次真实,每一份感动,这里是“行走在乾县”,欢迎您的参与,欢迎您的关注,点赞留言,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