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生日|感念祈福

2017/9/16


想起来,那是一段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

初中三年,走读回家吃饭,都是在姥姥家。小伙伴很多,在姥爷的带领下,会在早上天刚刚亮,一起去地里劳动;下午放学回来,到河边给菜地浇水。实际上,丰收后,自己也吃不了多少,时常分给各家。现在再回忆起来,已经完全不记得到当时的苦恼和劳累。

退休在家的姥爷,喜欢写字,字也很漂亮。就是用普通的圆珠笔,作笔记摘抄。也有写毛笔字的时候,那往往就比较隆重了。

印象中,先是会随手记录在废弃纸条或者书本空白处,之后再专门誊写在自制的专用本子上。分门别类,订上封面,简陋但又讲究。日积月累,这样的本子厚厚的,一摞又一摞,里面的字,工工整整,一笔一画。

内容以摘抄居多,来源杂而广,也有一些是看书或者电视节目后自己的心得。有名言警句,分为五言警句、七言警句什么的,都是对仗但又非常通俗易懂的句子,关于修身德行或者处世人情。这也是姥爷最为看重的内容,会列为我们几个小孩子的课余必读项目。似乎只有我比较喜欢看,也看的比较认真,还会把其中自认为很好的内容,抄写到自己的摘录本。而这个摘录的习惯,我也一直保持到现在。

现在想来,对我来说,那其实是学做人的重要启蒙。以及后来我对文字的敏感和热爱,这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俱往矣!

我们越来越大,老人越来越老。

感伤的是两位老人不再是儿时印象中的意气奋发,欣慰的是两位老人依然安康硬朗。惶恐而又幸福的是两位老人时时刻刻还把我们小辈记挂在心间。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两位老人是我们最大的福分,也是我们永远的牵挂。

感念,祈福。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