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
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
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于进取心,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受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佛教主张“无我”,既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这回事了,无物属于自己,连自己也不属于自己,何况财物。明乎此理,人还会有什么得失之患呢?
我们在社会上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有了这一份超脱,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
《习惯于失去》
许多东西,仅当我们没有它们也能对付时,我们才发现它们原来是多么不必要的东西,我们过去一直使用着它们,这并不是因为我们需要它们,而是因为我们拥有它们。(塞涅卡)
《消费不等于享受》
物质上的简朴乃是精神上的自由的一个必要条件。
《奢侈品的不便》
人的肉体需要是很有限的,无非是温饱,超于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来,却是没有尽头的。温饱是自然的需要,奢侈的欲望则是不断膨胀的市场刺激起来的。
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为了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保持精神上的自由。
《精神栖身于茅屋》
智者的共同特点是:一方面,最少的物质就能使他们满足;另一方面,再多的物质也不能使他们满足。
《简单生活》
大损失在人生中的教化作用:使人对小损失不再计较。
“无穷天地,那驼儿用你精细。”——张养浩
今日阅读《只有一个人生》第五辑
天天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