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时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许多父母和老师对人类的行为以及儿童的发展了解的不够,就把与孩子年龄相称的行为当成了不良行为。比如,蹒跚学步的孩子因为淘气而受到惩罚,而这个年龄的孩子大脑还没有发育到能够领会大人要求的程度,他们的语言和社会技能还不能让他们表达出自己想要什么,,尤其当他们的要求对他们身边身边的大人来说似乎是不合情理、制造麻烦或不合适的时候。
既然我们要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就应当学会控制我们自己的行为。有了这种意识,我们就能够成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并且将我们的行为转变成鼓励孩子的行为改进,并且又不损伤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我们能够在情绪爆发时暂停,梳理一下情绪,知道我们能够深思熟虑而不是不假思索对孩子做出反应。
我们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有同等的责任。
孩子们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观念。如果你问孩子为什么做出不良行为,他们会说不知道,或者给一些其他借口,他们寻求关注,用一种令人烦恼而不是有用的方式来寻求归属感。
对于以自暴自弃为错误目的的孩子,你需要花费时间向他们一小步一小步的做出示范,不能一下子做出所有步骤。如果做的太多,可能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无能。
为什么识别孩子的错误目的很重要呢?因为了解孩子的错误目的和错误观念有助于采取你最有效的行动,来帮助孩子们达到真正的目的: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以上为摘抄《正面教育》原文
感想:回想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学生,在他们这个年龄段,调皮、注意力不集中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征,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导致有些孩子作业拖拉。理解了孩子作业拖拉或者不做作业并非真正主观意愿的“故意”,就对孩子多一些理解。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放任他们拖拉的理由,相反,通过他们的心理需求,用正确的方法即符合他们年龄特点和规律的方法来锻炼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
正如文中所说,他们的不良行为是我们用成人的标准来划分的,其实,在孩子内心并没有什么是不良行为的概念,理解他们,也让我们做老师,做父母对孩子多一些宽容,心态平和之下做出具体的调整。更何况,如果孩子真有“不良行为”,让人特别头疼,我是否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得当呢?因为我也要承担和孩子同等的责任。如果,对孩子的成长负责,就从控制自己的情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