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是一天天过着,而对于怎么过好每一天,实际缺少静静的思考。
自己也是一样。这几天,脑子里偶或冒出这个问题,但又难以找到一个答案,更谈不上什么标准答案。
在安静与困惑中,又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每个人可能是千差万别的,你的答案不一定是别人的答案,别人的答案也不一定是你的答案。
或许,最好的答案就是在非常安静的状态下,自己心里一些零零碎碎、稍纵即逝、非常纯粹的东西。
你伸出思绪的手去抓它,它好像在哪飘忽,而又无法捕捉。就趁着它飘忽的时候,努力伸手去抓吧。
我抓到了这样一些。
一是牵挂该牵挂的人。在生活的烦杂与忙乱中,我们千万不能心中只有自己,而应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牵挂自己的亲人。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这是最重要、最核心的。
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忙为理由,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种牵挂。
我能体会到,在近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因为大家都不能走动见面,我大概1到2天给父亲打一个电话,实际也知道平安无事,就只是随口问几句,但能听出来,父亲是高兴的。就这样最最平常的问候,却是我们可能容易忽视的。
对亲人的牵挂,意味着我们必须记着,自己从哪里来,不论走得多远多难,一定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否则,就可能是一个糊涂或半糊涂的人。
另外,对于乡邻、师长、朋友还有社会上的贫苦之人、善良之人的牵挂,也是内心中应有的一份空间。
二是干好该干的事。人除了是家庭人之外,还是更大范围的社会人,有着自己一份生存立身的事,就是我们的职业或工作。
受出生、天资、教育、眼界、环境、机遇等多重条件的影响,一个人能干多大的事,往往表现得千差万别,有些人因干大事而惊天动地,有些人因朴素的劳动而默默无闻。
不同的人到底能干多大的事,这大概单凭主观的意愿是决定不了的,但以怎样的认识、态度和执着去干事,却是基本可以掌控的;事能不能干到精致动人,也是一个人的努力不一定达到的,但往精致的方向去努力,却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所以,有一份执着和坚守,实实在在去干手中的事,是一个人的本职本分所在,也是内心的一份安慰吧。
三是读点该读的书。记得小时候,作为乡村教师的父亲难得到省城去出差一趟,给我和弟弟买了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那是一本正方形的黑白漫画书,一拿到书,我和弟弟一口气看完了,顾不上吃饭,还为三毛的悲惨境遇流了泪。
打那时候起,稍稍有了一点读书的兴趣。以后的岁月里,也是一直比较喜欢读书的。
但始终有一个遗憾,由于耐心和坚持不够,自己还是没有系统地读过什么大书好书,只能算是一个喜欢读点书的人,根本进不了读书人的行列。
自己的朋友圈里,也有一些格外喜欢读书的朋友,他们的刻苦和韧劲对我是一种影响和鞭策。
现在,自己给自己立了个小规矩和小目标:日行一万步,夜读十页书。简单算下来,大致也能说做到了吧。我愿意坚持着,坚持着,做一个喜欢读点书的人。
左宗棠说: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个境界永远无法达到了,但读点书,让自己的每一天稍增点神,这是可以做到的。
四是写点该写的文字。大人物讲究立德立身立言,我们虽不是大人物,但立德立身立言的事还是可以做的。
回想起来,自己对写点文字有点兴趣,好像是从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时候起,父亲订了一份《人民文学》,我也跟着看,慢慢有了写点东西的潜在冲动。当然,那时候还是喜欢偷懒的,连语文作业中的作文也觉得是巨大的负担。
到了上师范那会和以后参加工作走上讲台,这种潜在的冲动开始往外涌,当时对写教育教学论文很有兴趣,也写了一些东西。
再到后来钻进文字工作之中,在完成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写日记,写点体会性的文章,也写点散文类的文字,以至于后来写简书。
兴趣大概就是这样变浓的,现在写的意愿越来越强了,不是靠什么功利心所驱使想得到点啥,只是对自己觉得有想法、有思考的事情,就是想抓紧时间写一写,认为是一个很好的人生的纪念。
对此,我感到很欣慰,也在内心里不断给自己一种推力,希望能够坚持写下去。任何事情,在坚持中总会有一个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