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上学路

周末回家,阳光正好。本想陪孩子远足一番,怎奈事务所限,只好和孩子商量,来一趟短途拉练——重走一下我上小学、中学的路。

我的1-4年级就读于本村小学,离家七八百米远,早上,天刚亮透,左邻右舍的孩子就呼朋引伴,成群结队一起上学,往往在打闹嬉戏中,不经意间,就走到了学校。放学亦是如此,每天上、放学比较轻松。印象深刻的是有时放学路上闹得正欢,被老师撞上了,特别是当大家嬉笑怒骂、发“牙儿疯”时,老师在后面突然干咳两声,吓得我们赶紧屏声敛息、闪到路旁,个别特别慌神的,因避让幅度过大,跌落到路边沟渠里去了。待老师走远了,大家又是一阵狂笑嬉闹。若放学时突逢急雨,就有些辛苦了。那时,大人们都泡在田地里忙活儿,只有家里有不下田的老人才会赶到学校送伞。没有伞的我们,只好头顶着空书包,冒雨往家里跑。书包是帆布的,本不防雨,一般跑到家,浑身也基本湿透了。我对听得入神的儿子说:“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没有雨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儿子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

曾经的本村小学

小学5、6年级,因村小撤并,我要到离家七、八里远的镇中心小学上学,需要骑家里唯一的一辆自行车。自行车是农家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一般人家只有一辆,有的人家甚至没有自行车,而自行车的样式大都是载重型的二八大扛,车轮较大,车身很高,加之我当时个子的原因,我只能“坐”在大扛上骑车,那时路况不好,不是土路就是大石子公路,颠簸得厉害,骑车上学变成了一件并不轻松的事。但于我而言,骑行的过程还是很享受的,因为每天上学就相当于每天上街(集镇),每天可以看到沿途很多新鲜有趣、至今仍记忆犹新的“西洋景”。只是可惜,当年的中心小学已经变成了派出所。此番再次走近,我边走边细心找寻当年的老物件、老场景,那些印刻在脑海里的画面,就像大树的年轮,是岁月的见证者,链接着过往和现在,让你一下子就回到过去,寻觅到孩提时的记忆。只是当年宽阔的公路好像变细了,清澈宽广的河道好像变窄了,也许是离开太久了,也许是人变大了,眼界也变了。那些停留在脑海里的,一些当时感觉颇有气势的东西,都变样、变调了,进而有点变味了。

曾经的中心小学校园
当年的五(1)班教室

初中距离离中心小学一千米左右,上初中时,需要早出晚归,往往天不亮就出发,天黑透了才到家。碰上农电线路改造时,我们就会带着用墨水瓶自制的煤油灯、用百雀羚铁皮盒做的蜡烛灯,点灯学习,教室里瞬间变得很亮堂,一人面前一盏小灯,把每个人脸上都涂抹上了一层火黄色的、跃动的光膜。那时,中学没有食堂,一天需来回骑行两趟,特别是中午时间最紧,多是饭碗一丢,就赶紧骑车去学校,因为没有手表,不能准确掌握时间,同学们迟到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我自己总结了一套掌握时间的好办法:每每骑车到一半路程时,到了蒋利村东边的南北大道上,我就观察车前轮的影子,当影子和车轮一条线时,大概正好12点左右,就正常骑行;影子末端若偏向左侧时,就赶紧加速;影子末端若偏向右侧时,则时间稍宽裕,就边骑边欣赏路边风景,慢悠悠骑去学校……

蒋利村的南北大道
新街中学校园
当年中学三(3)班教室的位置

中学校园早已翻新变了模样,我站立在曾经的校园门口,回首过往,一幅幅充满年少、青春、活力的画面又显现在脑海里......

重走上学路,一路找寻,一路回味,一路感慨。那些年,那些事,那些走过的路和那些年少的时光,是永远储存在我记忆深处的美好回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段记忆,一段时光,总是那么刻骨铭心。上学路上,旧时校园,总是心里最那块最深最深的地方。 这次国庆期间,抽空回了趟...
    铭帅之念阅读 3,483评论 8 8
  • 上学路线慢跑打卡,熟悉如初,
    醉爱你的笑脸阅读 858评论 0 1
  • 上一篇记录了关于用户调研和用户分析的部分,本篇主要记录关于需求分析的部分,案例通过悟空问答来尝试做简单的分析。 案...
    二次元叶子阅读 4,375评论 1 6
  • 个人认为,没有明确目标或者梦想的人,会更容易纠结工作还是考研。前两天和朋友聊天,我们一致认为自己是没有梦想的俗人...
    浪迹_阅读 1,085评论 0 0
  • 电脑录音,可将电脑内部或外部声音进行录制,将录音文件保存为数码音频格式,永久保存到硬盘上。电脑录音的软件有很多,我...
    小小小雏菊阅读 1,09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