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一点点

细菌对B-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机制有:1.产生水解酶:耐B-内酰胺类抗生素细菌产生B-内酰胺酶,破坏药物结构中的B-内酰胺环,使其失去抗菌活性;

2.与药物结合:使之不能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抗菌药发挥不了抗菌作用;

3.改变青霉素结合蛋白的结构和含量,使其与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结合减少,失去抗菌作用;

4.降低菌膜对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通透性;

5.增加细菌通过跨膜蛋白对药物外排;

6.细菌缺少自溶酶。

青霉素的抗菌谱:多大数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阴性球菌、少数革兰阴性杆菌、螺旋体、放线菌。

青霉素的适应症:青霉素是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治疗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阴性球菌以及螺旋体所致感染的首选药,比如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蜂窝织炎、扁桃体炎,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白喉,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梅毒等等。

青霉素的抗菌机制是:青霉素通过作用于细菌菌体内的青霉素结合蛋白,抑制转肽酶,阻断肽聚糖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菌体失去渗透屏障而膨胀、裂解,同时借助细菌的自溶酶,溶解细菌而产生抗菌作用。

青霉素引起过敏反应的机制:青霉素溶液中含有降解产物青霉噻唑蛋白、青霉烯酸、6-APA高分子聚合物所致,机体接触后5-8天内产生抗体,再次接触时发生变态反应。防治措施:仔细询问过敏史;避免滥用和局部用药;避免饥饿时注射青霉素;不在没有急救药物和抢救设备的条件下使用;初次使用,用药间隔3天以上或换批号者必须做皮肤过敏试验,反应阳性者禁用;注射液需临用现配;患者每次用药后需观察30min,无反应者方可离去;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皮下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0.5-1.0mg,必要时加入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同时采用其他改善呼吸、循环的措施。

半合成青霉素的一些特点:耐酸青霉素,特点是耐胃酸,口服吸收良好;耐酶青霉素,特点是耐酸,耐B-内酰胺酶,但抗菌作用不及青霉素;广谱青霉素,特点是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都有杀菌作用,疗效与青霉素相当,但不耐酶;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特点是对革兰阴性杆菌,尤其对铜绿假单胞菌有特效。

头孢菌素与青霉素相比,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对B-内酰胺酶较稳定、过敏反应少。

第一代头孢菌素的特点是对革兰阳性菌作用强,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弱,易产生耐药,肾毒性大,代表药物有头孢拉定、头孢唑啉等;第二代头孢菌素的特点是对革兰阳性菌作用略逊于第一代,对革兰阴性菌作用较强,对厌氧菌有一定作用,不易耐药,肾毒性较小,代表药物有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头孢孟多;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是对革兰阳性菌作用最弱,对革兰阴性菌、厌氧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作用强大,较前面二者不易耐药,几乎没有肾毒性,代表药物有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等;第四代头孢菌素的特点是抗菌谱与前三代类似,但对革兰阳性菌也有高效,对B-内酰胺酶高度稳定,甚至可以治疗对前三代头孢菌素耐药菌的感染,代表药物有头孢匹罗、头孢吡肟头孢克定等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头孢菌素类根据其抗菌谱、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以及肾毒性的不同,目前分为四代。 第1代头孢菌素 主要品种...
    诊所老板之家阅读 6,804评论 0 2
  • 二重感染是指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敏感菌群受到抑制,而一些不敏感菌乘机成长繁殖,产生新的感染的现象。抗菌药物的长...
    海蓝_09ad阅读 2,224评论 1 1
  • 文 | 黑暗中的向日葵 昨晚临睡前照样又刷了下朋友圈,突然看到了可可的微信更新,视频里,大洋彼岸的她,和一群金发碧...
    黑暗中的向日葵_阅读 8,757评论 62 137
  • 原来我一直都是那个慢半拍的人……
    至若锦溪阅读 5,126评论 0 1
  • 不仅仅是巴黎,整个欧洲的牛角面包,不论是街角静谧的面包房里的,还是普通餐厅橱窗下冷冷的呆着的,甚至是小酒店早餐提供...
    周天恩阅读 2,38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