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面对自己最要好的那个人,我不经意间会回想起大学期间每周末都渴望在图书馆见到她的那些令我难忘的孤独岁月。
那时,我所读的大学还算不得真正的大学。至少在我心里是这样认为的。但幸运的是,在我临近毕业的最后一个月里,这曾被悲惨的现实无情证实——这的确算不得一个地道的大学。
若是大学期间,我不曾碌碌无为,那么我就不会涉足图书馆这个神秘而令人神往的圣地。也自然不会与她横生枝节,进而引发一系列的懵懂的爱情瓜葛。那么我本该要走的路也不会点缀出这幅色彩斑斓而令人神往的画卷。
细细回想,那该是夏末。一个算不得凉爽的夜。
大学期间,我因自己特立独行的性格,渐渐疏远了许多人。相比和多数同学一样去广交好友,倒不如我行我素来的逍遥自在。我喜欢安静的环境,故而图书管是我最最常光顾的地方。而被夜色笼罩下的图书馆,是我那时最乐于与之相接触的。直至今日,与那里有关的记忆都未曾有半分削减。
那一天,毫无例外,我再一次光顾了这座我心灵的圣地。
图书管有三层。但我不爱待在一二层看书,因为这里多数都是些专业类的书籍,我看不进去。人多不说还有些嘈杂。记得第一次来时,因看书被打扰险些与人发生口角,幸得管理员苦口婆心方免去一场无硝烟的战火。其实我本无意掀起波澜,可性格固执如此,也只得无奈自嘲。
第三层与一二层截然不同,这里文学类的作品典籍占去了大半部分,诸如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钱钟书的《围城》、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等都能被热爱它的人轻易找到。而其他的则是些心理学与哲学类等诸多个人成长类的书籍,这类东西夺去了其余为数不多的书架席位。
除了所陈列的书籍类别不同之外。还有一个较为显眼的不同,那便是这里的周遭环境。如果说这图书管的一二三层是有着同一血缘关系的亲兄弟姐妹的话,那这第三层必然是被其父母因照顾不周而意外忽视的一个;又像是年久失修的老宅,失去了金钱的意义;又疑似被主人弃养的宠物,脏、乱、差到 了极点。书架上的灰尘随处可见,更像是此处刚刚遭遇了一场沙尘的侵略,就连附近供读者阅读使用的座椅也没法幸免。
但,即便是如此的糟糕,我依旧喜欢这里,喜欢这里自由散乱的氛围。我在这里的所闻所见所感所触,使我在精神上得到过前所未有的满足。我想,许多年后,当我向有缘人聊起我大学生涯的往事时,这里的事迹绝对有资格被提及。
这故事的源头,还得从一枚不怎么起眼的书签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