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走到「大义灭亲」这一步的?

石碏(音雀)是春秋战国时期卫国大夫,向卫庄公规劝进谏时说「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但是卫庄公并没有采纳这个建议,有桓公为太子,并且继续宠禄州吁。州吁骄奢淫逸,喜欢打打杀杀。卫庄公死后,桓公继位,石碏告老致仕。

怎么发展到「大义灭亲」?

石碏的儿子石厚跟州吁关系很好,经常一起玩。石碏虽然不同意,然而对儿子关禁闭也没用,还是要偷偷翻墙跑出去找州吁。等到后来,州吁杀桓公夺权,不得民心,他就跑前跑后给他出主意。因为自家老爷子声望还在,石厚就问石碏怎么才能服众。

怎么发展到「大义灭亲」?

石碏假意答应他们,就告诉他们要去朝觐周天子,借助周天子的权威来解决自己的合法性问题。暗地里又准备了一封血书,交给陈桓公,让他趁机把两人抓起来。陈桓公没有直接处置二人,而是去卫国请人,让他们自己动手。最终,卫国派遣右宰丑前去,在濮地杀了州吁。石碏又派自己的家臣懦羊肩前去,在陈国杀了石厚。

怎么发展到「大义灭亲」?

左传当中,左丘明给了石碏「大义灭亲」的评价。怎么就走到这么一步了?从石碏的进谏来看,起码是知道该怎么培养孩子的。在石厚跟着州吁一步一步惹出滔天大祸的时候,史书没有留下石碏努力的记录。他可能也是抱着侥幸心理吧,好兵而已,没预料到竟然篡位。又或者也确实是疼爱自己儿子,不忍得过度教育,毕竟那也不是个好时代。除了州吁,同时代的还有个共叔段。

怎么发展到「大义灭亲」?

东汉末年党锢频繁,惹祸上身的文人们有自己的求生之法。留下望门投止的张俭,不断逃命、被人收留,然后收留他的人不断被杀。这当中就有孔融的哥哥孔褒。还有个不愿牵连别人的范滂,他听说都邮吴导抱着捉拿他的诏书在驿站痛哭,迟迟不来宣诏,就主动去投案。辞别老母,转身对儿子说:

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

如何「教之以义方」,最终落了个大义灭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古往今来,很多功成名就的大人物往往却有一个坑爹的儿子,屡屡上演老子创业,儿子败家的狗血剧。面对自己的不肖后代,那些...
    鄣南风骨阅读 5,198评论 0 1
  • 大义灭亲,指的是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之乱...
    素手调羹阅读 5,687评论 0 6
  •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719年(鲁隐公四年)。 卫庄公先娶了齐国公主庄姜,又娶了陈国的厉妫。庄姜没有生育,厉妫生下一子,...
    阁上书生阅读 4,606评论 0 0
  • 周武王将商地区分封给他弟弟康叔建立卫国。卫庄公姬扬是第12代君主,娶了齐庄公的女儿庄姜。庄姜貌美温柔贤惠,但一直没...
    Wuhan滴卡卡阅读 3,318评论 0 0
  • 卫国的州吁弑兄卫桓公自立为国君,卫国老臣石碏的儿子石厚追随州吁篡位。石碏告老还乡。 后来,州吁因与郑国结怨,联合宋...
    上善若水lwg阅读 2,425评论 0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