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到来,思绪也随着沉重了起来。第一次回家祭祖多了一个人——外婆。
去年国庆节我与外婆告别时说,有空我再回来看你啊……没想到那竟然成了最后一次对话。这成了我人生中最遗憾的事情之一,外婆在去年节气“小雪”那天永远地离开了。
在外婆离开之前,我对于“死亡”话题,从来不敢面对,只因为恐惧,害怕“晦气”。似乎不去面对就可以绕开了一样。外婆生前,经常跟我说:“妞妞,要是我死了……”每次刚一开头,都会被我打断:“你莫乱讲嗨,你会长命百岁滴……”然后就迅速转移话题,外婆一旁无奈……至今想起,十分后悔没有去听听她后面要讲的话。
越恐惧,越不敢提。害怕死亡的痛苦、害怕死后的未知、害怕死后无法弥补 的遗憾。害怕自己没真正活过,就死了。
可“死亡”正如欧文亚龙在《直视骄阳》中打过一个比方:“死亡就像刺眼的阳光,直视骄阳不免带来痛楚,但躲避并不能让它自动消失;相反,即使不看它,它也笼罩着你的时时刻刻,甚至或明或暗地驱使着你的行为、选择。”
要如何正视死亡?
想起上学期间,学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里写道:
“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人生来的那一天就对应着死亡,只是一直被人逃避…大概也没有什么比想明白退出机制更让人踏实了。
貌似是外婆去世以后,我才意识到“死亡”离我的生活如此之近。人去楼空,我再也听不到外婆喊我的名字,再也听不到她讲的故事,再也见不到她那勤劳弱小的身影……今天上坟焚香,各种情景历历在目,没有什么语言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仿佛这里空无一物,而外婆只是去了一个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而我只能心怀祝福,好好活着,好好善待身边的人,以告慰外婆在天之灵。
死亡,让人感到生命如此短暂、脆弱而又渺小。除了想明白退出的机制,活在当下,珍惜身边的人,死亡也让人觉察到时间的紧迫感,我得努力让自己的成长速度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时间有限,容不得半点挥霍。
今天遇到一个关于死亡的问题:“要离开这个世界了,你有什么事情是一定要做的?”我想了想写下三件:修炼内心;锻炼身体;珍爱身边的人。未完成的心愿很多,最重要的莫过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