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涉及一点剧透! BUT情节老套不用剧透你们也猜得到。
《后来的我们》昨天首映,家附近的两家影院几乎全部满座,我本来是对这部电影没有兴致的,可是出门忘记带钥匙,无奈只能看个电影打发时间等待家人回来,不无意外的,黄金时段全被这部影片占满了,我没有其他选择。
该影片是由刘若英作为编剧之一,相信所有人都多多少少会哼刘若英的《后来》这首歌:
后来
我总算学会了
如何去爱
可惜你
早已远去
消失在人海
后来
终于在眼泪中明白
有些人
一旦错过就不再
这首KTV名曲,正是这部影片的IP,可是在影片中这首歌没有出现,窃以为是一个败笔。许多人都是带着听、唱这首歌的记忆去的影院吧,此曲若出,记忆中的情感很容易被调动起来。
总体看下来,我只能为周冬雨和井柏然的演技给分,编剧部分无法出彩,又一部消费我们的青春记忆的营销片。
这个故事和所有的类似题材的故事一样,主角只可共患难,不可共荣华。成功一定要在分手后。正如见清所言:不幸,才有故事。
我们来看两位主角的设定,见清:北京大学生,电游方向。小晓:北漂女,未读大学,擅长销售。两个人的学历差距是有的,那么见清是怎么喜欢上小晓的?
第一次火车上见,见清捡起来票给小晓。两人一眼就对上了,眼神已经饱含意味(所有的青春片都爱这么演,未免太不真实)。不过也勉强,据说,在危险和困难的情境中,最容易产生感情。(经典参看《倾城之恋》范柳原和白流苏)
再来,性格上的互补,见清幼稚、小晓成熟,小晓帮见清很多忙,摆平很多事。而小晓是怎么喜欢见清的呢?大约就是帅?小晓身上的母性在发挥作用?反正我是没看到见清如何体贴关爱小晓的。
而在他们两个人(实际背景层面上不搭对的CP)的情感中,关键点在于——北京,没有北京就没有他们的故事。他们都是怀揣着所谓的梦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欲望去的北京。
小晓说:我不希望日子过得看得到头。(非原话,大致意思)其实这就是欲望,欲望不是贬义,是人的本能,是人的激情。小晓的欲望一开始是通过房子、车子来定义的,但是后来变了,变得虚无缥缈了,电影中用小晓一直看着窗外的生长的绿枝来做此隐喻。
见清的欲望就是他的游戏能成功,获得世俗的肯定。如果欲望也有层次的话,小晓的欲望更高一层,更贴近精神的、无法捕捉的,这就为他们后来的不幸埋下伏笔。
他们到底为什么分手?在18年的镜头中他们有一段问答,主旨就是"没有如果",言下之意就是说这样的结果并非偶然、并非错过。而是必然,是无法抵挡的破碎。我们总是在美化回忆,这部影片也一样,美化前任,但尚有余地的是,影片其实昭示的是必然,昭示的是破裂的真相,但也许是迫于营销定位、观众的心理需求,不能把这层说破,只能虚化处理。
最后,结尾也结的很糟糕——小晓在18年玩见清设计的游戏,游戏里主人公(见清和小晓的代指)终于突破重重障碍,走到了一起,游戏里便由黑白转换成彩色,渲染到真实世界中画面也由黑白变成彩色。典型的生硬的臆想的团圆结局,换个角度来看,变成了讽刺。
当你强调一个东西的时候,证明它已经缺席了。
当我们不断不断追忆,也该知道,回忆——就是那已不存在的。
PS:这部电影最成熟的是周冬雨,她显然已经对这样的角色驾轻就熟——没有多高学历、但追逐自由的、灵动的生命。从《遇见爱情的利先生》、《七月与安生》、《心花路放》、《喜欢你》直到《后来的我们》,周冬雨完成了这一系列形象的塑造。我好奇的是,周冬雨还能演别的角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