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主小毅是名中学生。从小成绩一直不理想,经常被大人批评。
上初中后,家长为了小毅有一个好的将来,不惜重金聘请了家庭教师。在老师的辅导下,小毅成绩有了显著提升,从初一入学时的全班31名(共45人),到初二上学期已经升到第6名。
然而,就在家长和老师都为他的进步感到开心时,小毅的成绩却突然直线下降,一次比一次考得差。到初三上学期,已经掉到27名。
对此,家人和小毅都百思不得其解。他没有经历什么校园暴力、早恋或沉溺游戏,学习规律和努力程度也和以前一样,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成绩几乎降回原点呢?
咨询师详细了解情况后,用催眠技术引导小毅回想刚入初中成绩一路提升时的感受。小毅说一开始成绩上升到二十几,十几名的时候,心情是欣喜兴奋的。但是随着名次越来越高,内心开始有了惊慌感。对话摘录如下:
咨询师:请看着屏幕,按下开关......你的成绩出现在屏幕上了,是第六名......请问你看到它一瞬间是什么感受。
小毅:不敢相信,兴奋,紧张......
咨询师:嗯,还有什么?
小毅:很激动,也有些害怕,感觉不是真的,我真能考第六名吗?
咨询师:你此时想做些什么吗?
小毅:我想抓我的头,想清醒一下......想去篮球场上蹦几下。
由此看出,小毅是不相信他能考出这么好的成绩的,因为在他心里一直有这样的信念:我是差生。这个信念在小毅以往多次考试失败中形成,在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声中被强化,最后在潜意识里落地扎根。
潜意识的力量是巨大的,它看不见摸不着意识不到,却能影响人的命运。其运作规律是:相信什么,就实现什么。比如:
一个人认为自己不够好,他会用各种失败的事实证明这个观点。即使有好运光顾,他也虚不受补,受宠若惊,觉得自己配不上。
相反,一个人认为自己优秀,他同样会用各种事例证明。即便某一次失败了,他也会往好的方面想,认为那只是个意外。他依旧保持激情和动力,也最终能以王者姿态重夺桂冠。
现在很流行的“吸引力法则”,也是运用了这个原理。
回到案例,小毅从小一直被强化的念头就是“我成绩差”。当他以实力考出好成绩时,潜意识依然告诉他不是优生,不配有这样的成绩。于是他就以成绩下降来“证明”自己真的很差——尽管在意识层面上小毅并不知道这些。
咨询师运用技术帮助小毅修改旧信念,把“我就是优等生,我配得上”这样的新信念重新植入他的潜意识里。新信念犹如希望的种子,在小毅心理生根发芽,他变得自信起来,最后以班级第四的成绩考上了一个好高中。
蓝疗亲子咨询/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