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林小白&北崖&大琦
1
“我为什么生在上海?” 刚考完上海春季高考英语的不少学生走出考场时,心底发出了这样一句长叹。
难、很难、太难了,是对今年上海春季高考英语的完美总结。
作为一个在中学、大学被称为英语学霸的人,我对这次的上海高考英语试卷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在好奇心驱使下,我瞄了眼2019春季高考上海英语卷,看完的第一感受是——庆幸自己在10年前完成了高考。
今年的上海春季高考英语难到什么程度呢?
首先,大量题目来自美剧,这对于学业繁忙、没时间刷剧的高中生来说,简直是一个噩耗。
更悲催的是,真题并非出自《老友记》等“轻美剧”,而是来自频繁出现各种量子物理、天文、生物领域词汇的《生活大爆炸》。要知道这部美剧里,男主角谢耳朵有时候谈论的话题,我们看中文字幕都不一定能看懂。
除此之外,语法填空题和阅读理解原文选取自《纽约时报》的文章,完形填空摘自《卫报》。
高考英语的题目来自外刊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像此次上海卷一样,题目几乎都来自外刊的,还真是少见。
“听力原地爆炸,完形填空也原地爆炸,我可以再差点吗?”
“对不起,我不配考伤害英语,我给上海的International拖后腿了。”
“感觉坐在那里填了两个小时的彩票。”
不仅学生喊着hold不住,一名已退休的外语教师都感叹“倘若还没退休,将难逃此劫”“无颜见江东父老”。
这不禁让很多人惶恐:现在的英语考试,要当成母语来考了吗?那些没接受过精英教育的孩子,是不是只能在这样的考试中,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败下阵来?
类似的焦虑情绪,这些年屡见不鲜,每隔一段就会撩动家长脆弱的神经。
于是,中国式焦虑再一次袭来。有人认为这造成了精英教育与平民教育的分野,有人认为“乡下人”正在失去公平机会。
一份春季高考的英语试卷,到底有没有把教育变成最难跨越的阶层?
2
那么,普通如我们,平凡如我们的孩子,在考试面前就没有机会了吗?人生就失去希望了吗?
答案是未必,而且大可不必。
蒙田曾经写道:“按自己的能力来判断事物的正误是愚蠢的。”他认为, “好奇心引导我们到处管闲事,虚荣心则禁止我们留下悬而未决的问题”。
认真琢磨一下上海的这份春季高考英语试卷,我们可以看到,当他越来越热闹的时候,其实它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噪音。
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使得普通人很难享受到精英所拥有的优质教育资源,也更难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这是事实。但我们大可不必如此焦虑。
但是,一次考试不代表一生,上海的试题难一点也不是全国都要拿出虐高三的孩子。
权威人士已经指出,这次上海春季高考英语卷的高难度,不是高考命题组一拍脑袋想出来的,它是符合上海学生的英语水平的。
有人说,“上海学生的英语水平吊打全国无悬念”,这句话还真没过分夸张。
在上海,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就能写出150字左右的英文作文,三年级的孩子就能通过基础口译。
大部分学生在初三时就能通过英语二级优秀或合格,部分学生还能通过英语三级合格或优秀考试。
上海学生掌握的英语词汇量通常是其他省份的两倍以上。
还有人爆料,在上海,有的英语老师会直接拿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真题卷给高二、高三的学生做,他们都能拿到425分以上(即通过四六级考试)的成绩。
甚至那些在高中英语成绩平平的上海学生,上了大学,裸考英语四六级毫无压力,有时还能意外地得个高分。
有些孩子吐槽,不是因为考不及格、成绩一塌糊涂,而是拿不到高分。
这个难度也许有,对上海当地的孩子来说,天也没塌下来。
其他地区的家长只是在网上看了几张照片而已,更不必惶恐不安。
3
上海的这份试卷难吗?确实难,可它有错吗?
它没错,它只是较大程度还原了英语使用的场景而已。而且,从英语国家的原版素材中选择适合的语料,是上海英语高考命题的一贯做法,并进行了适当的改造。
“上海春考”冲上热搜榜后,本次上海英语卷的高考命题组出来回应道:本次题目旨在全面考查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什么叫“考查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这意味着,原先靠死记硬背就能考个英语高分的可能性被极大降低,考试需要靠的是日常大量听读英语原版材料,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多说、多写英语。
可我们很多人似乎都忘记了,我们学习一门语言,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表达啊。
我们从小学的是“中式英语”, 靠的是校内教学。
但在学校里接触到的多半是难度简单的、由中国人编写的英语课本,检验我们英语水平的是成绩,即便你费了十二分功夫,无非是在应试英语里取得点好成绩。
可是,考了很好成绩的我们,真正用英语的时候,还会遇到很多尴尬。真正交流时,好多人还得重新再在职场、生活里回炉学习。
我妹在美国定居,去年春节回来的时候跟我说起语言,也是一脸无奈。
她名牌大学毕业,专业是日语,辅修英语,成绩相当优秀。
真到了国外,学了十几年英语,一张口还是只能说一口磕磕绊绊的Chinglish;看一部美剧,听到背景音的大笑声,自己则一头雾水,完全get不到笑点。
特别搞笑的是,一听到“How are you ?”都会条件反射地回答,“Fine, thank you ,and you?”
这事怎么看都像是个黑色的幽默。
这样的结果是我们想要的吗?显然不是,但多年来我们就是这么干活的。
我妹跟我说,孩子愿意刷美剧就让他刷,别限制孩子,原汁原味的东西接触多,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再说了,那些美、原版报纸听起来比较吓人,但在互联网席卷世界的情况下,真要想获取相关的资讯和知识,也并不需要多少昂贵的成本。
所以,如果这样的考试让家长和孩子变得不那么功利,从而转向真正的学习和交流,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实践型的英语会打开一扇窗,让我们学会用新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
4
面对新的改变,总会有无数人抱怨。但与其抱怨,不如自己努力,去提升自己的能力。
孩子的班主任是英语老师,期中开家长会的时候,班主任讲了两个例子,感触很深。
A 同学家庭条件较好,已经走过几十个国家,英语非常棒,他的成绩来源于见识。有一次完形填空,全班只有他一个人做对了,因为他在法国的一条小路上看到过这个生僻单词的牌子。
B同学家庭条件一般,英语也非常棒,他的成绩来源于努力。每次考试稳居前三。
老师最后说,条件不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理由和借口,成绩最终还是取决于个人的努力。成绩是这样,人生同样如此。
真正努力,总能找到合适的方法,抢出时间和机会,不想努力,总能找出无数的理由和借口。
只有不努力的人,才会叫嚣“天生的阶级差异我们难以逾越”;只有不努力的人,才会觉得努力没有用。
平民阶层和精英阶层之间的差距大是事实,但通道越来越窄,并不意味着无法上升。只要我们选对方法,足够努力。人总能得到成长。
精英阶层和平民阶层之间有一道云梯,你要做的就是努力地攀爬。就像《没有起跑线》里说到的:不间断地努力,让自己更优秀,这样才更有安全感和选择权。
想要迎风起跑,你要用一点一滴的努力去换取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只有这样,你才能在机会来临时,迎风而起。
注:本文首发于"砍柴书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