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渐近,大寒又逢小年。
今日节气早餐一锅一煮二蒸
中国古代就有烹煮食文化,而“蒸”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烹调方法之一。烹饪与人类健康生存 息息相关。“蒸煮”是最大限度的保留食物营养的一种方式。这个时代的美食诱惑巨多,能回归最自然方式的饮食文化,实属不易。将蒸煮食文化融入早餐中,是一个非常节约时间又营养的办法。
蒸煮食文化背后还蕴藏一个哲学支持——水火相憎,五味以和
食用饺子、包子、等蒸煮食品,就是在品味优秀的传统蒸煮食文化。以“国食”饺子为例,它不但是家喻户晓,逢年过节的美食,还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情感。
婆婆曾经知青在东北,所以公公婆婆很会包饺子。每回婆婆包饺子,家中小孩会凑上前一起包,无论玩、还是认真包一个饺子,都让大人欢喜。
而包饺子的事儿,让孩子知道奶奶包的最好吃,知道每逢佳节或有客家中都会做饺子吃,知道饺子是中国的传统食物。
传统文化就在生活中默默传承。
大寒节气,逢小年,家人一起吃个暖心早餐,一年虽到头,仍旧要坚守岗位上班去。
煮鸡蛋也有文化,包括时间方法等。今天时间匆忙就谈谈时间方法。
一般煮鸡蛋是保留鸡蛋全部营养的烹煮方法。当然有些人吃不了煮鸡蛋可以选择其它方式。
那煮鸡蛋的时间不是越长越好,一般水沸后煮8-10分钟最好。今早的鸡蛋就是煮了8分钟,关火闷了2分钟。
这样煮吃鸡蛋,蛋清已经凝固,而蛋黄处于半凝固状态。这样既可以保证消化吸收率,又可以避免营养素损失,也更能保证食品安全。
煮的时间太短,蛋黄成流动状态,也许有些人觉得口感好,但是鸡蛋的新鲜度不好或被沙门氏菌污染,就有可能引起肠道疾病。
而如果煮的时间太长,蛋黄成完全凝固状态,那么蛋白质结构会变得很紧密,不易与胃液中蛋白质消化酶接触。此外,鸡蛋中的蛋氨酸经过长时间加热分解出的硫化物,与蛋黄中的铁发生反应,形成人体不易吸收的硫化铁,营养损失较多且不易消化吸收被人体利用。
依旧谈起居有常,饮食有节,
一身恬淡虚无,来年好个春!
2017.1.20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