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如果你对因果只是半信半疑,就需要从新认识一下因果的了。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善有善报因果不虚的名言,但也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那就是:好人没好报,坏人乐逍遥?
好人是不是真的没有好报呢?坏人乐逍遥这句话,其实是一句不成立的话。所谓好人我们应该如何定义呢?其实好人与坏人之间是没有一个界限的,也就是说世上不存在绝对的好人,也不存在绝对的恶人。
只是有些人相对恶人来说经常做好事,所以这种人被认定为是一个好人,但好人也有好心做了坏事的情况。
我们经常能遇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例如一个妈妈非常爱自己的孩子,最后因为妈妈的爱,孩子走上了违法的道理。这是最典型的好心办了坏事的情况,妈妈的爱孩子的发心是善的,但结果却是令人惋惜的。
还有一种情况与这种情况刚好相反,那就是坏心办好事。有人发心是恶的,结果却成全了对方帮助了对方,这种情况也是很常见的。
提婆达多是佛陀的兄长,由于佛陀无论做什么事都比提婆达多做得好,所以提婆达多由于记恨佛陀,多次要害死佛陀,但也因为提婆达多的恶行,对悉达多成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最终成就了一个美好的结果。
所以佛陀后来说提婆达多也是可以成佛的,就算是向提婆达多一样的恶人,也有做了好事的情况。有时可能真的做了好事,也有想要作恶却误打误撞做了好事的情况。
通过这两种情况我们就可以得知,其实善恶因果并不是绝对的,也不是单一的,而是相对复杂的。一个善良的人,并不是从来不会种恶因,而一个恶毒的人,也不是从来不会种善因。
世间的因果也非单一的一因一果,一个行为可能会带来多个结果,而多种原因也许才能带来一个结果。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这件事我们应该客观去看待才行。
如果世上真的有绝对的好人,那在他身上必然会好报,但绝对的好人,从来没有过一点恶念恶行的人,就好像大海里的一根针一样,真的很难找到。
好人好报这件事并不是绝对的,但善因善果则是必然绝对的,好人相对坏人福报一定是更多的。但前提是好人一定要好心做好事,而不是好心做坏事或是坏心做好事。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好人,才最容易获得更多的好报。还有一定需要知道,那就是因果并非只看眼前一时,佛教提到的因果是指三世因果,很可能你身边的好人过去世是种下过恶因的,也有可能你身边的坏人过去世是种下过善因的。
好人有好报这句话是真实的,但要想成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好人,却并非是一件易事。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多行善事,来培养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
做善事时要懂得换位思考,我们要知道对方的所需,更要知道真正的行善是帮助对方成为一个善良的有智慧的人,让对方获得更大的福报以及解脱的智慧,而不只是在物质上给对方帮助或是溺爱对方,这样的帮助反而会害了对方。
感恩阅读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