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给大学生小Z做了单人测评+解读报告4个多小时,表面看起活泼开朗的她,内心深处却有着10几年来压抑在心底的大量负面情绪,每次都是只能压抑压抑压抑自己的情绪,整个咨询中梳理了她与奶奶,爷爷,爸爸,妈妈,自己的关系,其中与奶奶和爸爸的互动工作困惑最多。
小Z说:爷爷和妈妈是让她感受到温暖和爱的两个人
从小到大,爷爷是一个不善于表达,不善于言辞的人。脾气超好,无论奶奶如何责骂,从不还口,默默忍受着。越是这样的默默忍受,越是激发奶奶的不满。每天每天都会引来奶奶对爷爷的不满,一顿劈头盖脸的责骂。
爷爷对于她非常疼爱,她要什么买什么,无论她有什么样的需求都尽力满足她,她感谢爷爷,也同情爷爷,因为爷爷也充分诠释了无条件的爱。
妈妈是她说的不多的人,总是想用很多好的语言来形容自己的妈妈,实际上妈妈的脾气特别暴躁,不听话就是骂和打,尽管如此她还是觉得妈妈做的很好。
01 与奶奶的互动困惑
对于奶奶,小Z是既爱又怕,既想靠近又害怕亲切,奶奶从小无微不至的照顾她,从她出生到上小学,可是奶奶的随时爆发情绪和语言暴力却让她受不了。
这种不知所措一直困扰着她10几年,一面是奶奶带给她的各种不良情绪的体验,一面是自责自己,不可以这样对待奶奶,整个人处于分裂状态,拉扯着她的内心而不知所措。
特别是奶奶和爷爷之间的互动,更是让她对于什么是爱疑惑不解,奶奶每天都会责骂爷爷的语言,她越来越大,却越来越受不了,直到有一天,她冲出房门责骂了奶奶,平息战争。
可是,爷爷奶奶既是爷爷奶奶,又像爸爸妈妈一样照顾着她,可是明明是爱,为什么说出来的每一句话都那么难听伤人心,这样的互动模式中,女孩感受到了什么?学习到了什么呢?
02与爸爸的互动困惑
爸爸对于她来说,就像影子一样的存在,似有似无,可有可无,爸爸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出去打牌,对于奶奶的劳动也在挑三拣四,处处不满意,毫无尊敬、敬畏之心。对于她也没有过多的关心和照顾,只有一次生病需要手术,爸爸照顾了她三天,她说那三天她能感觉到爸爸的爱。
然而,她与爸爸6月份的爆发一次巨大大亲子冲突,双方情绪失控,恶语相向,她在上学的公交车上头昏头痛,下车后打电话给父母,妈妈请假带她去医院检查,什么也没有检查出来,第二次,又发生了同样的情况,爸爸妈妈都不管她,回家后,爸爸责怪她装病,她和爸爸吵了起来。
她伤心的哭着说:为什么我身体不舒服,你不关心我,反而关心老师是怎么想的。她说她从小到大特别容易哭,是因为感受不到被关心,被理解,特别心疼这个女孩,那些看起来笑的没心没肺的孩子,有可能内心却在留着血。
听小Z说了这么多,我问:你是怎么样看待自己的呢?
小Z说:我没有自信,心里莫名的委屈,遇事不知所措,总觉得自己不如他人,敏感脆弱玻璃心。在家里虽然吃穿不愁却感受不到幸福,感受不到被爱,被理解。我说什么,他们都不懂
我问:你都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小Z一边哭,一边说::孤独,难受,无助,悲伤,痛心,折磨,痛苦,内疚,困惑
我问:你是怎么看待奶奶与爷爷的互动的?
小Z说:以前小的时候,还没有什么感受,现在只要奶奶骂爷爷,我就会特别愤怒,可是我的心里有一个声音告诉我,不可以这样对待奶奶,所以我特别矛盾纠结,无助。
我注意到她说到奶奶,眼泪就止不住的流下来,她试图努力控制着自己悲伤的情绪
我说:没关系,你哭吧,悲伤的情绪具有疗愈的作用,在我这里,你可以哭,
小Z说:从小到大,我一着急就会哭,我一哭,他们就会骂我,可是他们一骂我我就更想哭,我的心里太难受,
此时此刻,她哭的声音更大,委屈眼泪打开了闸门如同洪水一样冲破的大堤,一泻千里,
在咨询中越是这样表面看起大大咧咧,开朗活泼,没心没肺的孩子,有的用表面的笑来掩饰内心的痛,自我价值感偏低,总是会在夜深人静,独自舔着自己内心的伤害,无人倾诉,久而久之就会心理疾病躯体化体现出来。
为什么这样一个五口之家,看起来多么幸福的孩子呀!四个人都爱着小Z,然而小Z 却感受不爱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1,家庭中正确的家庭教育的观念,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角色需要清晰和明确,爷爷奶奶有自己的责任,父母角色的错位,语言暴力沟通方式都让女孩这些年背负着沉重的负担。爸爸妈妈在家庭教育中首当其冲做好自己的教育责职,一旦当爷爷奶奶替代了爸爸妈妈的角色,整个家庭的家庭教育系统就出现了混乱,同时每一个人认知的不同,对于家庭教育的理解不同也会产生冲突,在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下,会引发更多的教育上的失误。
2,家庭的实体环境,在正确的家庭教育环境下,营造一个有爱,安全的成长环境对于孩子来说,如同一颗种子在意个贫瘠的土壤里,还是肥沃的土壤里成长。父母的语言,爷爷奶奶之间,爸爸妈妈之间有爱的互动,允许孩子探索体验这个世界,让孩子有自主有选择有能力的自我成长。
3,心理滋养,满足孩子需要的心理需求,被爱和关怀,归属感,自尊心,好奇心,成就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孩子,用孩子能感受爱的方式去表达爱。让孩子有满满的内动力,反之,孩子就会出现各种偏差行为。
隔代养育替代不了父母本该做到了自己责任,一个内心没有爱能力的人也给不出爱给家人。这些模式如果不被发现就这样一代一代轮回,毫无幸福可言。
所以啊,父母做好以上的三件事情就非常重要,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营造适合孩子成长和学习的环境,满足孩子的心理基本需求。
最后,她拥抱着我说谢谢我解开了她10几年的困惑,庆幸自己被我点燃,感叹今天下午对她的人生影响力,她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一个下午学到了很多。
无论再丰富的物质满足也比不上精神滋养的更加重要啊!老一辈,自己这一辈调整好自己的互动模式,让孩子生活在安全有爱的家庭氛围里将会是孩子一生的幸福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