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有时就得靠一次疯狂的举动才能扭转乾坤——《阿凡达》
要玩,就玩最大的。
1991年《终结者2》,史上首部成本过亿美元的电影。
1997年《泰坦尼克号》,耗资两亿美元,也是当时的影史最贵。
2009年《阿凡达》,不管是2.4亿美元,还是4.7亿美元花费的说法,都是当时的历史之最。
三部电影,导演都是同一个人。能让电影公司这般在一个人身上疯狂砸钱的,世界上大概也只有这一个人,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eron
NO.50 詹姆斯·卡梅隆
01前所未有
詹姆斯·卡梅隆的电影总是前所未有的,不光是前所未有的多钱,还有前所未有的视觉奇观。
1984年上映的《终结者》,他成功地把自己的梦境变成了现实,一个全身金属钢筋的机器人从火焰中走出,令人深感绝望。
此前詹姆斯·卡梅隆只拍过一部《食人鱼2:繁殖》,但拍到一半他就和制片方闹翻,最后的成品已经不是他想要的样子,所以只能算是拍了“半部”电影,而接下来的《终结者》,才算是他真正的处女作。
因为他当时只拍过“半部”电影,电影公司给他的预算有限,最后只花了640万美元。他打算效仿《星球大战》微缩模型的方式拍心目中的金属机器人,没想到特效大师斯坦·温斯顿提出了一个艺高人胆大的设想,为什么不干脆做一个1:1的模型,然后用定格动画的形式拍摄?
于是我们才在电影中看到了一个极其逼真的机器人。从前只能在脑海里想象的场景,就这样出现在世人的眼前。
另外,施瓦辛格的妆容也是令人胆战心惊。
两年后的《异形2》,詹姆斯·卡梅隆继续打造幻想中的“人类梦魇”,接过雷德利·斯科特的指挥棒,他把异形这个经典怪物更加直接的呈现,又是1:1的模型,异形女王的恐怖震撼无比。
两部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影片把年仅30多岁的詹姆斯·卡梅隆推到了“大导演”的位置,他的下一部电影也得到了6950万美元的高额预算(相当于现在的过亿投资了)。耗费近3个月拍摄之后,他在1989年带来了科幻惊悚片《深渊》。
既然有了更多的成本,他就想玩更大的。80%的镜头都在水下拍摄,许多工作人员都每天要在水下工作长达6小时,卡梅隆本人热爱深海自然没关系,可其他人就很抓狂了,就连主演艾德·哈里斯和玛丽·伊丽莎白·马斯特兰托尼奥都对卡梅隆的变态要求表示不满,有人实在受不了,就直接辞职不干了。
经历了重重困难,最终《深渊》票房扑街。
不算上《食人鱼2》,这是目前卡梅隆导演生涯中的唯一一次票房失利。即便如此,他创造的深海奇景仍然征服了不少观众,包括奥斯卡的评委。当年提名4个奖项,并获得最佳视觉效果,算是给予了剧组艰苦拍摄的一个回报。
此后卡梅隆的4部电影,全都提名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其中有3次获奖。
为了挽回电影公司对自己的信心,詹姆斯·卡梅隆祭出了《终结者》的续集电影,一拍就花了史无前例的1个亿,美元。
等制片方看到液态机器人的特效时,肯定当场就觉得,这钱值了!
因为当时的电脑CG尚未成熟,詹姆斯·卡梅隆还是决定要用到实体模型来辅助拍摄。
所以我们最后看到的,并不全是电脑CG。
就算看得出是模型,例如施瓦辛格的金属手臂,无数人还是忍不住拍案叫绝。
《终结者2:审判日》,詹姆斯·卡梅隆在视觉特效上再一次实现技术突破的同时,在电影的艺术性上也更上一个层次。角色上,每一个人都有明确的行为动机,个性鲜明;故事上,他利用一个冷血机器人表现出人类情感的可贵。
或许这才将是他的生涯最佳。
《终结者2》又让詹姆斯·卡梅隆开始“膨胀”了,有传他有拍摄美漫超级英雄“蜘蛛侠”电影的意愿,也就是说他想要做出21世纪之后才做得出来的特效。
结果他真没做出来,转而拍摄《真实的谎言》。
这次虽不是科幻片,但场面仍然劲爆,美国军方提供了3架海鹞式战斗机帮助拍摄。电脑特效开始完全地融入电影之中,一些完全不敢想象的真人画面,在大银幕上实现。
如果只看《泰坦尼克号》的剧本,一个普普通通的爱情故事,再怎么悲壮,真的很难叫人愿意拿出1个亿美元来投资。
然后,电影高潮部分逼真的沉船场面,令到错过卡梅隆剧本的电影公司懊悔不已。
开头部分探寻残骸的部分画面是卡梅隆本人亲自带队到真实的沉船地点下海拍摄,这已经让剧组成员尝到了被《深渊》所支配的恐惧,据说他们前后12次潜入深海,卡梅隆才得到了满意的画面。
以为只是拍男女主角谈恋爱的人都错了,为了给卡梅隆一个良好的拍摄场地,投资方福克斯电影公司专门买下了总共100英亩的土地。
然后剧组在那搭建了接近真实轮船大小的模型布景,花了100万,英镑。
接着再结合电脑CG技术,把所拍摄到的画面连接起来,就成了观众所看到的震撼沉船画面。卡梅隆说:“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真的弄沉了一条船。”
哪怕只是谈谈恋爱的画面,也有运用到当时最先进的特效技术。
在实际拍摄过程当中,几乎每一天都是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拍摄规模,极其考验导演的调度功力。福克斯在意识到,这压根不是一部“爱情片”,而是一部“史诗巨制”的时候,已经晚了,1亿2千万预算花得精光。
保罗·希伯勒就声称,拍这部电影,跟打一场战争没什么区别。
在与福克斯的一番协调之后,卡梅隆一共花了2亿美元,才完成了《泰坦尼克号》的拍摄。
电影所带来的结果,有目共睹。如果不是卡梅隆在大约10年之后决定要拍《阿凡达》,现在的全球影史票房第一还是《泰坦尼克号》。
至于开创3D电影时代的《阿凡达》,更不用多说了吧。
02疯狂的“卡神”
前所未有的视觉画面,清楚地叙述简单的故事,是詹姆斯·卡梅隆电影的一贯特点。在回头观察他的7部导演长片(还是不包括《食人鱼2》),可以发现,他给一些“冷门演员”所带来的,也是前所未有的。
《阿凡达》里的萨姆·沃辛顿和佐伊·索尔达娜,不是新人,但在好莱坞打拼许久都没能出人头地,直到詹姆斯·卡梅隆选中了他们。
《阿丽塔:战斗天使》中的罗莎·萨拉查,也是一个名气不大的“冷门演员”。
《泰坦尼克号》中的凯特·温斯莱特,当时出道只有3年,电影上映后一跃成为超级巨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年少成名,可不得不承认他能全球闻名,得益于卡梅隆的坚持。当年卡梅隆坚持要用“小李子”,否则饰演Jack的人很可能会变成马修·麦康纳。
《终结者》系列,用了不温不火的“模特演员”阿诺德·施瓦辛格,以及几乎没有知名度的女主角琳达·汉密尔顿,第一次演戏的爱德华·福隆,三人都因此火了一把。施瓦辛格借此功成名就,琳达·汉密尔顿后来嫁给了卡梅隆,淡出银幕,可惜二人最后离婚。
琳达·汉密尔顿欣赏詹姆斯·卡梅隆,但卡梅隆的“疯狂”完全超出了她的想象,原来生活上他也是本性难以,一如工作上那样,卡梅隆始终无法控制他出了名的暴脾气。
《深渊》和《泰坦尼克号》的水上高难度拍摄还不能完全体现和这个天才工作是多么“痛苦”的事情。
拍《终结者》的时候,卡梅隆为了更有效果,坚持要用真的玻璃,这使得道具组得做一条人造手臂来替人击碎玻璃。
续集《终结者2》,他又要坚持用真实的铁针。
可以刺死人那种。
最后通过错位保证演员安全,完成拍摄。还有片中的液氮和加特林机枪也是真的,万一处理不好出事故就不是小事情了,可他就是有这个自信和胆量。
到了《真实的谎言》,已经有点成就的卡梅隆更加“放肆”。他要求剧组成员进行高强度的工作,据说洗澡的时间都不给,连施瓦辛格这样的大牌也不例外。《泰坦尼克号》更可怕,所有人平均每周要工作80小时,平均每天接近12小时...
工作时间长就算了,全剧组还要忍受卡梅隆的暴脾气,一旦效果不好,他很可能就会拿着扩音器一顿臭骂。
但正因为这种有些病态的疯狂,超乎寻常的自信,詹姆斯·卡梅隆往往能在他自己的电影中有着绝对的掌控权,哪怕是投资方都要让他三分。
他的“疯狂”最终换来了回报,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小金人,执导的所有电影总票房超过62亿美元,一人包揽全球影史票房榜头两名,被英国杂志《Empire》评为“世界最伟大的20位导演之一”,《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各种荣誉奖项等等。
不然人家为什么能被称为“卡神”。
03不做简单的事
这个改变电影世界的男人,从小就十分强势。父亲希望他能当一个工程师,显然他并没有把父亲的话当一回事,只是一心想着怎么才能进入电影行业。
一开始他只是喜欢画画,之后沉迷各种科幻小说,直到看了库布里克的科幻片《2001太空漫游》,他就知道,电影将是他一生的热爱。
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自学电影,接着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拿到了投资,拍了一部短片处女作,带着这部作品,他敲开了好莱坞的大门。
金子总会发光的。这句话成立的前提是,要倔强不屈的金子才行。
詹姆斯·卡梅隆对电影疯狂的热爱很快引起了一些领导的注意,试想一个员工自己每天主动加班,早到晚退,不引起别人注意才怪。
“疯狂的天赋”最终得到了赏识,大概在26岁的时候,他就得到了当导演的机会。
成也疯狂,败也疯狂。
第一次当导演的詹姆斯·卡梅隆还不知道怎么协调与电影公司的关系,制片方无法忍受他的偏执,不让他干了。据说事后他还不罢休,偷偷闯进电影公司做剪辑,自学使用意大利的剪辑机,只为了能做好自己的导演处女作。
不过最后他被发现了,《食人鱼2》也被毁了。
这样彻底的失败很容易击垮一个人,好在卡神不是人,他是个“疯子”。
丝毫不受影响的他继续构思自己的故事,然后便有了《终结者》、《泰坦尼克号》等经典之作。
他似乎不喜欢“化繁为简”,反倒是喜欢怎么困难怎么来。
从《终结者》开始,他的导演工作几乎都是前无古人的,他绝不是拿着类似“导演的自我修养”的书在干活,他不需要参考别人,他要做的是超越自己。
于是,他差不多每一部新片都给人类电影工业带来了一次技术革新。
“我不喜欢做那些很容易的事。”卡神说,“也许这违反常理,但我认为你得逼自己向前走,有时候摔跤,有时候成功。但好东西,就是来自对极限的不断拓展。”
他逼着自己前进,无意中也逼了全人类的电影前进。很多时候,人不逼自己一把,真的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如果说电影是一场可控制的梦境...
既然是做梦,不如就干脆做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