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撒贝宁再度主持《今日说法》引起热议。
再看到专业又认真的撒贝宁,忍不住感慨:集才华与风趣于一身的他,实在太有魅力!
撒贝宁的人生,在很多人眼里是“开挂”操作。
尤其是他说自己大学时经常没时间上课,为了应付考试,他会在考前借同学的笔记复习。
一个经常逃课的人,最后居然还被保送北大研究生?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酸了:这就是老天赏饭啊,撒贝宁太幸运了。
但撒贝宁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当然不是运气。
01
别阻止孩子读闲书
在应试教育下,很多家长把一切教育重心都放在孩子学科知识上,甚至禁止孩子读课外书,只为让他们专心学习。
二胎妈妈小文的大女儿青青,刚上初一不久,就从学校带回来一本《红楼梦》,废寝忘食地读。
大家都知道,书中有不少“不适合”未成年人阅读的露骨文字。
因此小文发现时特别生气,当下就把书没收,并警告女儿:如果我再发现你读这种没用的书,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以后周末你就别想出去玩!
青青被妈妈警告过后,答应不在家里看课外书。
但没过多久,班主任找到小文,说青青经常在语文课堂上读无关的课外书。
老师和小文的轮番教育、多次批评,反而激发了青青的叛逆心理,她不仅开始厌学,还把零花钱都用来买课外书读。
一个学期下来,除了语文成绩还不错,青青其他各科成绩都倒退不少。
小文是许多父母的缩影。
盲目阻止孩子课外阅读,把读课外书和不务正业划等号,绝对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今年世界读书日,中国青年报转发了澎湃新闻一篇名为《不让孩子读课外书,是这届家长最大的失策》的文章。
文中提到,缺乏课外阅读对孩子的损害很大。不仅会让孩子缺乏竞争力,也会让孩子缺失好奇心。
许多父母把读书看得太功利,认为读课外书“无用”,浪费时间不说,最主要的是对孩子成绩提高起不到任何作用。因此疯狂阻止。
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阅读对孩子的深远意义。
02
孩子读“闲”书,到底有什么用处?
看过北京市语文高考状元孙婧妍的一篇文章。
高考语文148分的她,不是靠刷题、死记硬背来提高成绩,而是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从小学开始,孙婧妍每天都会阅读。名著、国学经典、历史……她读书不限类别。
读书多了,自然会培养出良好的语感,做起语文题时更得心应手。
对孙婧妍来说,读书不是为了应试,更不在于快和多。
而在于从书中汲取营养,通过整个阅读过程,修养一颗宁静而富有感知力的心灵。
阅读的意义有很多,对孩子的帮助虽无形,但却最有力量。
首先,阅读课外书可以让孩子开拓眼界,见识到不同于现实的别样世界。
撒贝宁之所以能两次被保送北大、成为央视名嘴,一直坚持读书就是很重要的原因。
市面上所有的经典名著,撒贝宁几乎都读过。
在他看来,读书能提高人的境界:
不课外阅读的孩子也能很好地生活和学习,但有阅读习惯的孩子,拥有更广阔的眼界,能看到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其次,能给孩子更多思考的机会,大到人生感悟,小到生活琐事,孩子在阅读过程中都能有所思,从而丰富自我。
董卿从小就博览群书,现在她仍保留着每天睡前阅读的习惯。
正是这日复一日的阅读,让我们看到一个情感丰富、思想丰满、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董卿。
她担任制作人和主持人的《朗读者》,旨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节目中,她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诗词名句信手拈来,无论嘉宾抛什么话,她都能稳稳接住。
节目一经播出,不仅好评如潮,更带动起全民朗读的热情。
此外,阅读也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
央视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中,大山里的孩子们每天跋山涉水去上学、读书。
识字读书后,孩子们学会了创造诗歌。把对父母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一字一句写进诗中。
每一首小诗,都令人动容。
除了拓宽知识面、对学习有帮助,读书还是很多人排解情绪的一个重要通道。
一些内向的孩子通常不会大肆发泄负面情绪,阅读则可以带给他们心灵上的慰藉。
前几年海南高考939分的女孩邢晓彦,说自己放松的方式就是阅读。
阅读课外书时,不仅感到轻松愉悦,也能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03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问,有没有适合自己孩子阅读的书单?
这里我想说的是,比起被动接受,让孩子主动探索读物会更好。
如北大戴锦华教授所言:什么书是有价值的,什么书是有质量的,是每个人要去自己回答的。
况且,开卷有益。
只要孩子找的读物不涉黄赌毒、不违法,是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正品书籍,通常不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除此之外,有的父母也许还会犯愁:孩子不爱读书,看见课外书就头疼,该如何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并养成阅读习惯?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
兴趣二字。
很多不爱阅读的孩子,对电子产品和游戏更感兴趣。
不用给孩子讲太多道理,我们直接把这些事物对孩子的吸引力,转化到课外书上就好。
以手机为例,孩子喜欢玩手机的主要理由如下:
1.父母看手机,环境影响;
2.手机内容新奇,吸引孩子;
3.玩手机没有任务要求,不会被要求玩完手机要写玩后感;
4.父母不会逼迫孩子玩手机,更不会让孩子停下手中的事情去玩手机;
5.父母会限制时间,越限制孩子越珍惜、越想玩。
转换成阅读,我们可以从下面这几点入手,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父母以身作则,让家里有阅读的氛围;
孩子年纪小时,可以带他们读绘本。
绘本图画多,我们声情并茂地讲给孩子听时,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
我儿子现在每天中午和晚上都会主动要我陪他看书,每天至少读1-2小时,他的阅读兴致一直很好。
黄磊陪伴女儿多多读书
👉根据孩子平时的兴趣爱好,找相关书籍,吸引孩子阅读;
有位妈妈知道自己儿子喜欢美食,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这位妈妈搜索了很多专业建议,在阅读十余本美食相关的书籍后,为儿子挑选出汪曾祺先生的《人间至味》、蔡澜的《蔡澜美食地图》等多本好书,儿子都很喜欢。
我们可以把书放到孩子书桌旁,也可以直接在孩子面前读,读的过程表现得夸张一些,尽量吸引孩子注意力。
带孩子去书店买书时,也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让他们自由地挑选自己想看的书。
👉不给孩子布置阅读任务;
我还记得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最喜欢布置的周末作业就是摘抄名人名言,写读后感。
学生嘛,对一切作业都有本能的抗拒,这种作业一下就让我失去了阅读兴趣。
而且,每次写作业都是匆匆忙忙应付过去,摘抄的句子并没有在脑海中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作用自然寥寥。目的达不到不说,还起了反作用。
要知道,对于大部分人尤其是刚开始尝试阅读的孩子来说,带着任务去阅读,无异于再做一份家庭作业。
所幸我们后来换了语文老师,她总是给我们讲某本书里的动人情节,也从来没有布置过作业,班上很多同学却开始主动去图书馆借书,在班上传阅。
我的阅读兴趣也得以在那时培养起来,一直到现在都保留着阅读习惯。
阅读就只为了阅读,不是为了摘抄好词好句,更不是为了写读后感。
任何事情,只要带着任务去做,一定不会太轻松。
想什么时候阅读是孩子的自由,只要不干扰正常作息就好。
👉当孩子对某本书表现出较强的阅读兴趣后,把阅读作为引导孩子自主学习的动力。
比如每天写完作业后,可以阅读多少页或多少分钟,或者每天写完作业后到睡觉前都可以阅读。
这样对孩子集中注意力、高效完成作业也有一定帮助。
当孩子拥有阅读兴趣后,会在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养成阅读习惯。
随着阅读量的提高,相信他们能具备选择有益课外读物的能力,也可以很好地将书中精华为自己所用。
但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一点:不论孩子在看什么书,我们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前几天新闻报道江苏一小学3名学生集体坠楼,疑似跟玄幻小说有关。
虽然孩子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但当书中内容过于新奇时,也可能带来危险。
所以孩子爱读的书,我们自己也要读一读,有空跟孩子探讨一下。
尤其是涉及一些玄幻或情色和暴力的内容,一定要及时引导孩子分清现实与虚构的区别。
04
刘擎教授说:知识让人变得独立和思考。
不要总是纠结孩子读的书是否“有用”,因为人生的每一步都不会浪费。
读过的书都会融进孩子的人生,内化为他们成长的动力。
这将是孩子受益终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