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心動台灣116:從文化談療癒的力量」我準備的講義,放在這裡,和那天沒能來的朋友分享。
我要說,那天真得很棒!
祺堂那天回應說:
「查馬克他的生命和他分享的內容渾然天成,幽默又深刻,大概可以列入『台灣一定要認識的TOP 10的人選』之一了」
哈克前天傳簡訊跟我說:
「昨日真得不是一場工作坊。像是把國家劇院溫柔地放入暖活的家。」
確實,這是我這幾年聽過震撼人又幽默的課程之一了。
如果明年我還能邀約得到查馬克老師來的話,歡迎大家再來!
講義分享如下:
在地海巫師的小說裡,「柔克學院」是一所專門傳授法術的巫師學校,在這所學校裡的學生,要與不同的師傅學習不同的技藝。學院裡頭有一位「唱頌師傅」,專職教導學生唱頌歌謠。這樣的歌謠像是透過詩與歌的形式,透過一個個美麗的故事傳遞巫師重要的信念與價值。這裡頭傳唱的故事有些是近代的,有些是千年之前的。不論年代遠近,都在傳遞某種巫師的文化與世界觀。
在「地海巫師」一書裡,唱頌的場景貫穿整個故事,巫師孤獨時唱頌、歡樂時唱頌、身陷險境時唱頌、制伏惡龍也唱頌。所以在小說裡,當巫師格得與夥伴費渠一同追捕黑影時,在汪洋大海中同聲唱起古時英雄的行誼,我在閱讀時,幾乎可以看見這樣的畫面:兩人一唱,就把幾百幾千年前的故事和自己連在一起,好似相隔千年卻心意相通。我想也只有如此,格得和費渠的慷慨激揚,才能有一個大大的落地之處。這部分,我想和台灣原住民透過歌謠,呼喚祖靈的庇佑與同在,幾乎是一樣的。
我把這樣的唱頌,和文化傳遞放在一起觀看。文化,有時像是一個大大的框架,是限制我們「自由」的,是讓我們無法活出想要樣子的。但是文化,有時候確實重要的「資產」,讓我們知道想要好好的活出一輩子,是有許多祝福和養分的。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在談論文化之前,人的選擇得放在更前頭。也就是我們要思考「人」是否有站在主人的位置,可以自己選擇要銜接文化裡哪些聲音。
長期來看,從文化的建構過程來看,文化應該是活的,不是不可變動的。文化是一代一代的人們生活的智慧和軌跡,當我們可以站在主人的位置來銜接文化,或是傳遞或是修改,如此,才能讓文化真正「活絡」起來。所以文化,其實和自我認同一樣,是社會建構的。
所以,當我們想把文化的聲音,變成可以滋養人的養分,那就要從「以人為主體」的角度來談文化,就要談我們如何透過「選擇」來傳遞與承接文化中重要的力量。因此,「選擇」與「傳承」就成為談論這個主題同等重要的兩個元素。
在地海裡,巫師們用唱頌歌謠來與前人共鳴,承接一代一代的力量。今天在工作坊裡,我們來試試看,用故事做為文化的載具,透過說故事來看看我們自己,讓自己的生命,有更厚實的脈絡可循,可以扎下更深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