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分享了一篇纪念奶奶的文章,他说在他小时候,老家沂蒙山区的农村,兄弟几个长大了成家后都要分家,经常为了一个碗、一口锅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甚至会大打出手。奶奶却跟孩子们说“学问学到肚子里分家时,谁也分不走”,这句朴素的道理成为他一路求学上进的思想支撑。后来他们家兄弟四个都考上大学,两个博士,两个硕士,在外打拼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原来学问如此神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这句话意思浅显易懂:君子不要在乎吃住,要多做事少说话,向有道之人学习,自觉匡正自己,这就是好学了。和小时候父母常跟我们唠叨的一样亲切。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吃饱、安居,是人生的基本需求。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强烈的,其它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其它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但孔子认为人可以超越这种递进的限制,在自我实现、自我超越面前,生理需求反而成为其次。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在他的弟子里面除了颜回,就没有人能称得上好学了。那颜回怎么样呢?孔子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虽然很清贫,但很快乐。这种乐是学习之乐,求道之乐,精进之乐,支撑他的是信仰的力量,是乐天知命的精神,不仅与处境无关,甚至无关生死,所以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后世把他与老师的快乐并称“孔颜之乐”。
“敏于事而慎于言”。这也是孔子一再强调的观点,做事勤勉,说话谨慎,言在行后。眼中有活,看到了马上落实,但说话要慢半拍,轻易不说,说过的话都算数。如果前一句是自我实现的“上”,那这句就是努力实践的“下”,孔子自己讲“下学而上达”,学习上顶天还要立地。没有高深的道理,只有简单的告诫,也是敬事而信的入手处,只要想做,都能做到,孔子之道离我们很近。 还是颜回,孔子说他“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虽然嘴上话不多,但心里啥都明白。所以说但凡能管住嘴的大都很厉害,不论是吃还是说。
“就有道而正”,就是照着有道之人,检讨自己,匡正自己。古人重择友而交,强调切切偲偲,前面专门讲过。但要想有所收获,舒生以为关键是谦虚。比如读书,拿起书时就是与作者交流,华杉说读书之病在于有胜心。就如杜牧在注《孙子兵法》时,就是从始至终要胜过曹操的注解,每每第一句就是“曹说非也”。杜牧是个文人,喜欢标新立异,注兵法不是为了打仗,更多的是想搞点与前人不一样的,特别是挑出“大V”曹操的错来,胜过曹操比较有学习的成就感和快感。其实,不但没有学到兵法,每一句“曹说非也”的后面,必然有一句别人的“杜说非也”。其实,读书的关键是思考,在读书过程中的思考才是你的收获。就算作者真的错了,那么“错误的意见不管多么荒谬,至少让我们知道了别人看问题的角度。”
生活中,好学该是什么样子呢?有人举了个例子:前几天,约了个老朋友吃饭。她没车,所以只好我穿过大半个北京城去见她。因为堵车,一个小时的车程,开了整整两个半小时,午饭直接变成了下午茶。等人,是一件多烦的事儿,等过的人都懂。特别是在餐厅,一个人傻坐着,迎接你的是各种鄙视的目光。换做别人,手机可能都玩没电了。可人家倒好,我急急忙忙冲进餐厅的时候,她正坐在那儿认真看书,还拿着笔写写画画,看见我,把书一合,微微一笑,说了三个字:你来啦。在学习中超然物外,自得其乐,也许这就是好学的状态。
好学之人,始终如一,安心求道,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