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王子王然》目录
(1)在我的车队离开京都时,没有人送行,与我回归京都的景象大不相同。当我只是一个借口时,所有的人群情激愤,山呼英雄,当我真正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事,反而是这么的安静。这是一个讽刺的景象。
小七紧跟了上来,她坚定的跟我说:“二哥,带我一起吧,我愿意跟你一起去西岛!”
我看着她,说:“去了西岛,就再也回不来了,并且,生死未卜,你想好了吗?”
小七盯着我,说:“想好了!我不会拖累你的。”
我想了一会,明确的告诉她:“你不会拖累我的,你自己要为你的安危负责!”
于是,小七跟上车队,跟我们一起出发。
从京都出发,先到了京南郡,在京南郡郡城歇了一天,大战在即,李天奇已经被启用了,负责操练京南卫的军队,京南卫是整个周国最强悍的一支兵马,比京都卫军队的数量要多,比京北卫的军队要更剽悍一些,有加之李天奇日夜操练,很是威武。
我的行程是半保密的,只有京南郡的几个上层知道,李天奇又在掌兵,本来没有必要参见的。他却坚持回来迎接,并且单独给我磕了一个头。
李天奇说:“谢王子活命之恩。”
我看了他一眼,说:“起来吧,大战在即,还需要将军尽力!”
李天奇没有立刻站起来,接着说:“李四将军丧命北蛮国,臣必将竭尽所能,为李四将军报仇!”
我没有接他的话,给赵万里太守使了个眼色,赵万里太守忙过去把李天奇将军扶起来。
我冲着赵万里太守说:“希望你们两人能够同心协力,共赴时艰!”
赵太守说:“李将军负责掌兵,我负责粮草筹备,我们合作的很好,请王子放心!”
寒暄了一阵,晚上简单准备的宴席,赵万里、李天奇作陪,也就简简单单招待了,看他们两个的状态,居然看不到一点儿仇恨的影子了。我只喝了一点儿酒,怕耽误正事。
从京南郡出发,走了一个多月,到达了昌平郡,小七已经累的不成样子了,我心疼她这么辛苦,问她要不要回去。小七强忍着拒绝了我的要求。
昌平郡只有太守李天霖知道我们要路过这里,悄悄的迎接了我们。昌平郡李家与京南郡李家本是同宗,却是世仇,没想到李天霖却在招募兵马,准备派遣到京南郡去。
我很纳闷,问他:“按照王城的募兵命令,各郡的兵马要直接送往边境,为什么要派到京南郡去?”
李天霖微笑了一下,说:“王子担心的是我们与京南李家的矛盾,都这么多年了,也没有什么摩擦,没必要那么在意。李天奇是不世出的将军奇才,我们昌平郡兵马不多,却个个都是千挑万选的精兵,跟着李天奇,可以为我们周国打头阵。”
我赞许的笑了一下,说:“李太守心胸宽阔,是国家之福!”
李天霖说:“我们还是分得出里外的!”
昌平郡人口不算多,我们安置车队,在昌平郡多休息了一天,已经是为了照顾小七做的最大的妥协了。
(2)从昌平郡出发,继续向前走,就是徐家郡了,徐家郡地势平坦,村落明显密集了很多。徐家郡也在募兵,到处乱乱哄哄的,我们过问这些,继续向郡城前进。
车夫过来禀报:“二王子、七公主,前面一个军营挡住了,能不能把您的腰牌给他们出示一下,绕路的话比较远。”
我没在意,随手就把腰牌给他了。
我从车里往外看了一下,持枪的士兵来来回回的巡逻,估计是个临时募兵的集合点,到处传来练兵的声音。
马车突然停住了,车夫扭头冲我们说:“二王子,我们的路被一个将军堵住了!”
我撩了一个车帘子的缝隙看了一下,好一个威猛的大将军,虎背熊腰,面色刚毅,络腮胡子,两个眼睛炯炯有神,一副不怒自威的样子。
车夫拿着我的腰牌给那位将军看了一眼,他依旧面无表情的样子,厉声喝到:“有急事就能冲撞军营吗?守门官是谁?”
有个小将站出来,说:“将军,是我!”
那位大将军看了他一眼,说:“去,领一百军棍!”
那个小将毫不犹豫的去领军法了。
我不在意这些,静看眼前的大将军怎么收尾。
他冲着围观的士兵说:“解散了,不要围在这里。”
等士兵陆续散开了,他才大步走到我们的马车前,说:“二王子,徐子龙失礼了。军营内不能驾车而行,请下车!”
徐子龙,他是成名的老将了,治军严明,有勇有谋,丞相说他是难得的帅才。
我下了马车,看着几乎比我高一头的大将军,说:“徐将军不是应该戍边吗?怎么返回徐家郡了?”
徐将军说:“禀报二王子,西昌已经收复,边境上短期内不会有战争,太守手下没有将军协助募兵,我才返回徐家郡的。”
按说,以徐子龙的地位,我从徐家郡路过,他应该是知道的,但是他是从边境上刚刚回来,估计太守不会跟他提起我的事情吧。
我说:“早有耳闻徐将军治军严明,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呀!只是,是我的车夫闯了军营,如果要处罚,是不是连我的车夫一并处罚了呀?”我故意给徐子龙出了一个难题,看看他怎么应付。
徐子龙不卑不亢,说:“车夫是听二王子的,车夫无罪,请二王子受罚。”
听到这话,我倒是吃了一惊,在他的军营里,他要是真打了我几十军棍,我也没地方喊冤去呀。
小七听不过去了,说:“莫非,你想连二王子一起打了?”
徐子龙说:“末将不敢,但请二王子并公主步行通过军营,二王子削发一缕,以示惩戒!”
这么个惩罚,也不亚于打军棍了。我看徐子龙说的严肃,知道没办法了,只好示意小七不要争吵了,遵从徐将军安排。
出了军营,小七替我打抱不平,说:“到了太守府,写信给父王,让他严惩这个家伙。”
我知道小七只是说气话,也不在意,跟她说:“这真是难得一个帅才呀!”
(3)到了徐家郡郡城,太守徐子东亲自出迎,他估计已经收到徐子龙将军的消息了,徐子龙毫不在意,倒是这位太守反复的给我们赔罪。文官和武将确实差别很大。
徐子东知道我们是秘密前来,虽然照顾的很好,但是也是保密的,没有惊动其他人。
我跟徐太守聊了一下徐家郡的人口、收成情况,徐太守对答如流。
我说:“徐太守对徐家郡真是了如指掌呀!”
徐太守说:“我们周国重武轻文,几乎所有的太守都是带兵的将军出身,我是一个文官,只能在政略上下下功夫了。”
这话说的很实在,我接着问:“徐家郡与东望郡都是粮食产地,你测算一下,今年的收成能够支撑多长时间呢?”
徐太守想了想,说:“徐家郡历来有存粮的习惯,大王下了募兵令之后,我就开始在全郡筹措粮饷了,按照现有的情况,徐家郡大致能筹措二十万石粮食,东望郡与我们徐家郡差不多。如果倾全国之兵的话,我们两郡的存粮能够支撑三到五个月,如果只是几万人的小战争,一年以上都不是问题了。”
这个数字与孔华担心的事情有点相似,我告诉孔华:“筹措粮饷一事,事关重大,你可以写信把存粮的数字,大致的估算呈报给丞相。”
徐太守笑了,说:“存粮的数字,全国所有的郡每季都要上报丞相的,开始募兵之后,更是每十天上报一次,这些数字都装在丞相肚子里呢。”
听徐太守这么说,我不禁暗笑自己的幼稚,在丞相面前,我还嫩着呢。
(4)从徐家郡出发,再往前走,是东望郡,只是东望郡郡城不在我们的主路上,所以,我们没有进郡城,直接穿过东望郡,到了新江郡。
新江郡是我们到达西岛前的最后一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