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20年来,工程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在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时代征程上,我们要把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抓紧抓实,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推进,方能筑牢思想根基、推动民族复兴伟业稳步前行,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在中华大地结出累累硕果,在世界舞台绽放独特魅力。
理论深耕是基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宏大、内涵深邃,需学界、理论界等各方力量汇聚。高校、党校及科研院所应成为研究的前沿阵地,整合优质资源,组建跨学科、高水平的研究团队。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多维度剖析思想根源与理论脉络,深入挖掘其对社会发展规律、国家治理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方面的理论贡献。在经济领域,研究新发展理念如何重塑经济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社会治理方面,探究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下基层治理模式创新路径。通过严谨的学术论证、深度的文本解读,形成系统、权威的理论阐释成果,为党和国家的决策提供坚实理论支撑,让思想的力量在理论的沃土里生根发芽,绽放真理光芒,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使其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与时代适应性。
实践笃行是关键。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研究这一思想要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党员干部需将其作为行动指南,贯穿于治国理政全过程。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精准施策,发展特色产业、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科技创新领域,遵循创新驱动发展思想,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创新人才、完善创新生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于社会民生事业,以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奋斗目标,着力解决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痛点难点问题,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与公平性。从基层社区治理的网格化精细服务,到国家重大项目的战略布局与推进,都要在实践中检验思想成效、总结经验、迭代升级,让思想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进步的强大物质力量,以实干实绩彰显思想伟力,书写新时代发展华章。
广泛传播是使命。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时代课题。宣传工作要创新形式、拓宽渠道、精准发力。主流媒体守正创新,利用报、刊、台、网、微、端等全媒体矩阵,开设专题专栏,以权威报道、深度评论、鲜活案例阐释思想内涵;文艺创作紧跟步伐,以影视、戏剧、文学等多种形式将思想融入作品,增强感染力与吸引力;基层宣讲走深走实,组织宣讲团深入社区、农村、企业,用通俗易懂语言、身边生动事例,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同时,借助国际交流平台,传播中国声音、分享中国方案,展现思想的全球视野与人类情怀,提升国际话语权与影响力,凝聚起国内外共建美好世界的广泛共识与磅礴力量,使这一伟大思想在全球范围内闪耀智慧之光,为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