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

    现在在城市已没有赶集这一说法了,需要买啥随时上街、上超市,可是在老家的小镇上,赶集依旧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每当赶集日,人们都早早起床,有坐车的、有走路的,挑着的、背着的、提着的(农产品),纷纷奔向集市。

    我大概有二三十年没在家乡的乡村赶集了,家乡赶集的规矩还是五

  天一次,各相邻的镇轮流来,我所在的集市是逢农历一、六,比如初一、初六、十一、十六……偶然回一趟老家没遇上赶集日,那就只能错过。

    这次回家恰逢可以赶集,头一天晚上我就和母亲说好了明天早上不在家吃早餐,要去街上吃各种好吃的……

  乡村赶集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交场所,其中商品的交易就是活动之一,十里八乡的农民伯伯带着自己种的农产品到集市上卖,然后买回自己需要的商品,各种小吃商贩吆喝着、展示着,吸引人来人往的赶集人。

  我这次赶集,主要目的就是想吃在外地吃不到的家乡小吃,比如:锅面(红薯粉条,加上家乡特有的佐料)、凉粉、油发粑粑等,光看字眼也许外面也有买的,但是味道和家乡的不一样,只有家乡特有的味道才解游子思乡之苦。

  一到集市,在母亲的带领下直奔地道的锅面摊,赶紧点餐,因为时间早,前面还没人排队,摊主很快就给我们做好了三碗,看着圆滑的锅面,配上辣红的碎萝卜丁,蒜沫姜丝,四季葱花,颜色鲜美,馋得人只流口水。

  哦,馋着点餐,忘了给摊主说,母亲的那一碗不要放辣椒,母亲年纪大了,吃了几十年的辣椒,现在不吃辣的了,母亲端起来,说:哎呀,刚刚忘了说,不要辣椒,我正想说:再来一碗不要放辣椒的,傍边一位女士在点餐,她本来是面和佐料分开打包回家吃,听到母亲这么说话,她马上说:那这碗有辣椒的给我,我少打包一碗,老板你再做一碗不放辣椒的给老人家,再看向我问到:你母亲呀,我说:是的,谢谢你…有妈妈好幸福呀,看她和善的笑容,很是感动,看她满眼的羡慕,我心情复杂,不敢接问话,怕触动她内心想念母亲的痛,只能一个劲地向她表示真心的感谢!

  母亲端着没放辣椒的锅面,一边吃,一边同我说:总是遇到好人,有次在城里买包子,前面一个人也在买包子,看母亲要买2个包子,她就给母亲付了钱,母亲说不要她给钱,自己来,她硬是要给,说老人家,没关系,顺便给了,也是一面之缘的善心好人,母亲还给我说了她遇到很多好心人的事……感恩!

  吃完锅面,又吃了凉粉、油发粑粑,还有牛杂汤……母亲看着我各种吃,满脸宠爱,不管多大在母亲眼里,我还是个孩子,也是母亲的宝贝,母亲就喜欢看我能吃的样子,吃完一种又问还要吃什么,赶紧带路,在不大的集市那还得是有母亲带路才对点找到最好吃的摊主,少走弯路。哈哈哈…

  各种吃饱后,给母亲买一些日常百货,买百货也是母亲带着去她常去的店,店里的老板都认识母亲,买单中和老板闲聊起来,老板说:你和你母亲好像呀,是的,不认识我的人,认识我母亲就知道我是谁的女儿,哈哈哈,你母亲性格开朗,人好,热心肠,这么大年纪了,头脑非常清醒,能干……听说老板对母亲的赞扬,心里甜美着,也幸福着。母亲奔九的人了,确实优秀,父母身体健康是儿女的福,母亲宽宏大度,不计较,很有爱,她会把自己地里种的菜、果树上的果子带给街上的人免费吃,母亲说:街上没地,这些都是要拿钱买,反正我一个人吃不完,就带过去分给他们吃。

  几十年没赶集了,集市上还是一样的热闹,只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全地生疏,别人询问我是谁?母亲笑答我满女(小女儿)”。哈哈哈哈……

  今天吃饱喝足,收获满满。有母亲带着赶集,是幸福的赶集,是难忘的赶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乡里人有赶集的习惯。 我的家乡日照市在每个乡镇都设有集市,隔五天一集,每个集市分配不同的时间,所以做生意的人天天有...
    梅开如雪阅读 5,701评论 39 25
  • 早就打算去赶苏坡桥。听人说苏坡桥农贸市场那边卖菜的多,集市也很大,可以买到苦瓜苗,辣椒苗。 今天是星期天,早早地把...
    阿泓_09fb阅读 3,427评论 7 13
  • 东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小二就睡不着了。今天是礼拜六,不用上学,父亲说好的带他去赶集。这让他整整激动了一个晚上...
    闻小宝530阅读 3,085评论 0 2
  • 在我小的时候,父母隔三差五就去赶集,一般是先卖菜,然后拿着卖菜的钱买些生活用品,鱼和肉,类似于物物交换。那个...
    汀上白沙看不见2020阅读 2,713评论 0 1
  • 睡梦中睡的正香呢,被一阵叫喊声惊醒,"起床了,你不是要去赶场吗?还不起床就晚了",原来是老妈喊岛主起床去赶集,岛主...
    桃花岛主芸芸阅读 4,411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