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数考试上的最后铃声一响,我的“大一”也就跟着交卷了。此刻,这卷子上答案无论是对还是错,都显得不太重要了。
像历尽千难爬上山的climber,不会纠结于自己在路上颠翻了多少次,又有多少次陷入坑里
而是尽情享受着这触手可及的天,和轻轻钻入身体的凉风。
但“大一”对于我,就像是雾霾缭绕的山,不知道通往山上的路在哪,更不知道终点。
我看到的不是往常依稀可见的树,而是摸不着,却又浓度极大的雾。
1
回想起2018年9月8号开学那天的场景
一个人拖着行李箱,搭上一辆目的地为广州的大巴
开启了两百多公里的“取经之路”。
当时的目标方向有种不成熟的清晰:好好学习,加入社团锻炼自己,相信这是大多数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都有的一致看法。
幻想很简单,做起来可能也很简单,难的是持续不变的坚持。
难以避免路途中,有什么妖魔鬼怪会魅惑你的心志,让你的手脚感觉无处安放。
大一的基础课程多,但空闲时间也不少。可以在宿舍吃着零食熬夜看剧,夏天吹着空调喝饮料。
口袋富裕了就和舍友出去吃喝玩乐,生活拮据了就在宿舍一起打游戏。
乐子容易找,但真正地去充实生活,自己却迟迟不肯去做。
有人说,大学生活,颓废得可以跟“咸鱼”一样,待在宿舍一动不动。真正认真起来又跟打了鸡血一样,努力去学习,积极参加活动。
考试月期间图书馆总会爆满;
运动校园跑步记录日期截止的前几天,操场上总是人山人海;
要点名的几节课人总是来得最齐;
...
以上所描述的,几乎都是我,可笑的是我刚开学前立下flag——要学好,啪的一下打脸。
2
大一上学期学过一个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当时写了满满3000多字的一篇长文,包含了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还有未来计划。
老师最后给我打了93分的高分
写职业生涯规划书时自己都能把自己感动了。
努力在网上查找一切相关资料,仔细审视剖析自己的优劣势。明确大学4年要完成的目标,制定全天的生活作息安排表。
像一个藏宝图,有方向有目标。其实,它更像是一篇作文。
现在再回去看看,每一个都落空了
每天背20个英语单词
锻炼半小时
再抽出半小时练英语听力
...
都不敢继续往下读,怕看到后会自残
3
最大的成就,就是变得爱看书了,在书中发现了自己另一片小天地
书是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而看书最大的特点,就是足不出户,也可以环游全世界,见证每一份感动的瞬间。
我在蔡崇达的《皮囊》读懂了母亲的房子,仿佛写的就是我的母亲;
在昔央的《想把我唱给你听》吃了很多狗粮,收获了很多感动;
在张嘉佳《云边下有个小卖部》里面破碎、揪心的故事里,将自己的压抑在阅读中释放;
...
4
很是幸运,遇见了我所在的社团。
因为缘分,加入了社团的志愿部,拥有了更多机会去体验不一样的课外生活
在大学,要学一些有用的东西,也要学一些无用的东西。有用的东西可以帮助我们谋生,无用的东西能使我们终身快乐。
记忆非常深刻一次志愿活动,来到一家幼儿园,主题是“幼小衔接成长”。
帮助孩子们做好幼儿园升小学的提前准备。我一个人被分配到家长组这边,主要负责维持好秩序,旁边帮助义工摆道具。
义工在台上跟家长们讲授孩子的早教问题,我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还从中学到了不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刷牙时牙刷要和口腔成45度,孩子一个人刷牙时,会经常待不住,东弄一下西弄一下,所以家长可以选择和孩子一起刷牙,尽量用有趣一点的方式,比如你们比比谁刷得更干净...
一年来,非常感激能遇到这么多热心的伙伴,还有每次考试分享“高分秘籍”师兄师姐们。
其实我当时在最后一次部门聚餐之前,写了一短文字(关于可爱的“你们”)想趁气氛热一点就念出来。
但我怕我太激动,哭了怎么办?最后还是没念,现在它们还静静地躺在手机里的备忘录里。
有个和我一样“漫威迷”的舍友。
每次漫威电影上映时,两个人早已做好“吃土”的准备,去看一场巨幕电影。看完还互相嘲笑说“大学4年,不会一直跟你看电影吧?”
当然我也不想,但都没找到那个TA之前,就先将就一下吧
走过的路,看过的书,遇见过的人
人生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往事,是一场梦;一部分是未来,是一点儿希望。
这一页翻过去了,我期待着接下来更加精彩的故事。
文章来源公众号:吃奶盖的猫
插图|摄图网
作者|花心菠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