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才能让人瞧得起,才能遇见最好的别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脾气相投的人自然相处融洽,志同道合的人自然会聚在一起。
图片发自简书App
常听人抱怨,为什么我遇不到好人、好的环境?
友情提醒:抱怨时,应好好反思一下,是不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被人瞧不好?被好人瞧不上?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古人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不要去刻意巴结一个人,用暂时没有朋友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德行,待到时机成熟时,就会有很多朋友与你同行。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厚德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做个温暖的人,用加法的方式去爱人,用减法的方式去怨恨,用乘法的方式去感恩,用除法的方式去烦恼,会发现全世界都在向你微笑!眼是一把尺,看人先看己;心是一杆秤,称人也称己。心中有德,是慈悲;口中有德,是善良。总之,从根本上提升自己。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个人的涵养来自大度,来自宽容;一个人的修为,是懂得包容,懂得尊重。人生如此短暂,对身边的每个人都要好一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目中有人,才会有路可走;心中有事,方能有所作为。我们一点一滴积累的德行,终有一天会全部回报给我们。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阳光的人在一起,心里不会晦暗;和快乐的人在一起,嘴角常带微笑;和进取的人在一起,行动不会落后;和大方的人在一起,处事就不小气;和睿智的人在一起,遇事就不迷茫;和聪明的人在一起,做事变得机敏。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见最好的别人。其实遇到的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我们生命中的“贵人”,前提条件是我们应该与人为善。付出真诚,就会得到相应的信任;献出爱心,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反之,带着猜忌、怀疑甚至戒备之心与人相处,就难免得到别人的猜忌与怀疑。当我们用一个手指在指点别人的时候,别忘了还有四个手指正指向我们自己。当我们抓起泥巴抛向别人的时候,首先弄脏的也是自己的手。当我们拿花送给别人的时候,首先闻到花香的是自己。我们只有改变心态,向高人学习,向李镇西老师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让人瞧得起。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李镇西老师谆谆教诲我们要学会自己培养自己,而习惯养成是自己培养自己的条件,自己培养自己必须通过好习惯来完成。一个成功的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实践、不停思考、不停阅读、不停写作。四个不停就是自己培养自己的好习惯。”
图片发自简书App
1.不停实践
心无旁骛、全身心做好每一天学习、工作、生活中每一件事。李镇西老师坚持以问题出发、思考为统帅、以实际发言、让数据说话,行为朴实,语言准确。很多有教育情怀的优秀老师纷纷加入李博士工作站,历经两年的努力,实现了华丽转身、破茧成蝶。跟谁在一起真的很重要!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能登上巅峰。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都一样。态度决定一切。有什么态度,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性格决定命运。有怎样的性格,就有怎样的人生。优秀的人能改变我们的成长轨迹,决定我们的人生成败。
2.不停思考
李镇西老师成果丰硕,学生爱戴、同行敬仰、人民赞扬,依然不停思考。李老师认为,老师要做孩子瞧得起的老师,至少能上好课!语文老师必须上好语文课,一节好语文课是语文老师综合素质的体现:学问、思想、情趣、才气、口才、胸襟。
①有学问
教师在讲台上一站,让学生感到:你有一种源于知识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更多地来自阅读。 只要教师肚子里真的有学问,那他无论怎么教,都能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这样的课不但能吸引学生,而且能震撼学生的心灵,打开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思考与创造。
②有思想
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自己就必须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人。有思想的语文教师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对课文有自己理性的分析,并带着学生一起思考。与其教给学生现成的思想,不如教给他们思考的习惯。
③有情趣
课堂的情趣取决于教师的情趣。语文教师应是一个特别有情趣的人——热爱生活、爱好广泛、激情澎湃、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潇洒浪漫……他在课堂上,或开怀大笑、或热泪盈眶、或古典雅致、或新潮时尚,总之让学生感到既受益又好玩,不仅喜欢老师而且喜欢语文甚至迷上语文。
④有才气
语文教师就应才华横溢。 语文教师应写得一手好文章,老师用自己的语文气质去感染学生。
⑤有口才
课堂上,或丝丝入扣、或诙谐幽默、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总之,语言一定要有感染力。
⑥有胸襟
胸襟是一种尊重、平等、宽容的气度。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特别是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思想自由的论坛。 只有尊重能培养尊重,只有平等能造就平等,只有自由能放飞自由。
图片发自简书App
3.不停阅读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吴正宪老师说:“本领不是天生的,只能不懈努力,拜书本为师。教师的专业成长并无捷径。”张贵勇老师说:“其实,名师的成长没有捷径,无非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直提倡并践行的阅读、反思、实践”。
我们老师越不阅读,方法简单往往事倍功半,工作效益越低,陷入越来越忙的怪圈;反之,我们每天工作再忙也挤时间哪怕是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方法灵活往往事半功倍,工作效益反而提升。因此,我诚心诚意奉劝大家一句:磨刀不误砍柴工!工作再忙,也必须规划时间去读书、锻炼身体、规划未来、提升自我、教育孩子!
4.不停写作
李镇西老师坚持写作,收获颇丰、著作等身。他教育我们把写作当作自己的需要并养成习惯,通过每一天的写作点点滴滴地积累教育心得;写原汁原味的教育案例,让自己的教育故事保留着鲜活的气息,让心灵的泉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李镇西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好老师。他的第一个班级名字叫“未来班”,班歌由谷建芬老师谱曲并传唱至今。作为一个老师,心中有学生,把学生视作宝贝,父母给孩子一个生命,教师给孩子一个慧命。
做一个喜欢学生的老师,我们成就学生,学生也成就我们。当有人问李老师为什么要写《爱心与教育》时,他说:“我承受了来自学生的太多的爱。”大自然中从来不会有一朵花,真心地去取悦另一朵花,去嫉妒另一朵花,去模仿另一朵花,每朵花对自己的存在非常有自信,自我悦纳是每个人天生拥有的权利。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我们,我们就应怎样对待别人。我们希望别人瞧得起我们,我们就要一方面全力提升自己,有让人瞧得起的资本,同时也要放低姿态,瞧得起别人包括不如我们的人,至少我们从他们身上总能找到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