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花一朵朵,想法一堆堆。
今天,小澡哥跟大家谈谈当下中国不同时代的人对管理认知的差异。
以“50后”“60后”为主的传统企业家,由于他们成长的背景,管理效法最多的对象是军队,强调权力、权威甚至权术。中国的改革开放和野蛮生长,在很短一段时间内,给这一代人带来了令人炫目的巨额财富,使他们成为所在社会圈子的核心人物,为大家所仰望。这种成功自然强化了他们对等级、命令、控制等传统管理手段的认同。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把管理等同于等级、命令和控制。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85后”“90后”,大多数人从小没有衣食之忧,在一种低政治化、低意识形态化的消费社会中长大,强调的自然是平等、参与、分享,与信奉权力、权威、权术的老一代格格不入。更新锐的年轻人,进一步要求的是自主、掌控和意义,更是视权力、权威、权术如敝屣。年轻人虽然羡慕老一辈企业家的机会和成功,但在内心深处,他们非常瞧不起这些靠台风飞起来的“土壕”。
值得关注的是,当年轻一代开始闯荡社会的时候,中国社会的利益格局基本形成,金字塔结构基本成型,几乎所有的社会资源基本都掌握在在“50后”“60后”为主的那一代人手中。重压之下的这一代年轻人中的多数选择是躲进二次元空间自娱自乐,用某些字眼嘲笑自己、嘲笑他人,试图用调侃和吐槽的方式消解一切、化解一切。
由此,企业的技术转型从来不是瓶颈,需要考虑的是技术转型背后的利益冲突。只有抓住利益冲突背后的价值观冲突和代际矛盾,才算是抓住了“互联网+”时代最基础的逻辑和最核心的脉络。
参考文献:
肖知兴,《以热爱战胜恐惧:中国式领导力发展大纲》,北京:东方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