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一研三学生选择在14日的凌晨在日夜钻研的实验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已经不是今年第一次有研究生出事了,每次出现这种情况,总有许多人不理解,他已经是研究生了,他的未来一片广阔,为什么这样的人,要选择了结自己。
临行之前,这位学生在微博上留下了一篇博文,文字细腻干净,看得出来是一个温柔的人,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了他在研究生毕业前期的努力和不放弃,面对着即将无法按时毕业的情况,他对人生失去了留恋,将所有烦恼都抛之身后,在实验室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名学生在遗书里讲述,去年他听从评审老师的建议,在总结了几个博士论文的实验思路和内容,经过长期实验后,得到老师“数据没有意义”的评价,后续为了提高效率,他好几次通宵做实验,可是最后仍对自己的实验数据感到绝望,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并希望下辈子变成一只猫。
看到他的文字,无数人泪目,也有无数人表示自己感同身受,研究生学业不易,但是在这个社会生活的年轻人,似乎都深陷这样的泥潭,压力爆棚,心理疾病普遍,社会的复杂多变带来了更多的烦恼和担忧。
抑郁症变得低龄化,有些是因为原生家庭,也有些是来自生活的压力,还有许多人,还在滑入深渊的边缘挣扎,不想活,也不敢死,我们保持着最后一丝理智,不敢以自私的方式将痛苦加在别人身上,我们为了心中的责任和爱人不断抗争,但是有时候,真的挺累的。
宁愿自己是一个没有欲望的人,没有志向便会安于现状,对于眼前的生活不再充满期待,便不会有失望绝望的时候,人有时候,也许就是不愿意继续欺骗自己,所以到生活走到了某个死角,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
最怕的就是没有希望。
没有希望,就什么都没有了,一切都变得不重要。空有满腔志向却无处安放,在眼前狭小的空间抑郁不安,这也许就是当代年轻人面临的问题。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因为那根稻草有多重,而是骆驼真的坚持不住了,希望那位年轻人能够如愿来世做一只可爱的猫,无忧无虑,只顾想着晚餐的小鱼干,一定没有圣女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