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故事》- 用进化的视角看待健康与疾病
01.全文导读
亲爱的同学们,很高兴遇见你,我是简老师。今天,我将为你解读《人体的故事》这本书。
在开始之前,让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生活水平明明越来越高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腰痛、失眠等等问题的困扰?为什么老人很难像过去一样平静地老去,而是被糖尿病、动脉硬化、恶性肿瘤等疾病折磨?
你的答案也许是:久坐让人腰痛,压力让人失眠,老人不能平静地老去是因为寿命延长了,所以越来越容易生病。
可是,凭直觉得到的答案是对的吗?这些困扰我们的病痛背后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预防这些疾病?
如果你很关心这些问题的答案,希望能够预防疾病,生活得更健康、更长寿,那么,今天听到的这本书,就能够帮到你。
这本《人体的故事》,是哈佛大学的生物学教授丹尼尔·利伯曼所著。利伯曼是哈佛大学的人类进化生物系主任,是人脑进化领域的权威专家,在顶级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上百篇文章。他从进化的视角研究人类的健康与疾病,回顾人体进化的历史,审视人体未来命运。《人体的故事》这本书出版后,迅速登上了纽约时报的科学书籍畅销榜,被誉为是里程碑式的科普书籍。
接下来,我们将用五天时间,从“用进化的角度看待健康与疾病”“人类进化的五个阶段”“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当下与未来”这五个部分,来为大家详细解读这本书,希望在丹尼尔·利伯曼的引领下,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们的身体,学会正确使用我们的身体,有效预防疾病,过上健康的生活。
02.什么是自然选择和进化适应?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进化论,作者所研究的人类进化生物学,也是基于进化论发展出来的学科。考虑到很多朋友对进化只是有一些初步的认识,我们先要在这里介绍一下进化理论。
生物学家观察到,一个物种里,每一个个体成员都有差异,比如说身高不同、腿长不同等等,这叫做变异。有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比如说孩子的瞳孔颜色和身高一般遗传自父母,这叫做遗传可能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个体的繁殖成功率是有差异的,它的繁殖成功率越高,那就会有更多的后代遗传它的变异。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有利于繁殖的变异出现,那么这种变异就很容易传递给下一代,后代就朝着这个方向进化;如果一个有害的变异出现,比如血友病,那么获得这种变异的个体生存率和繁殖率都很低,这个变异就不容易传递给后代。
个体的有些变异能传递给后代,有些变异难以传递给后代,这个过程,就是自然选择。
明白了什么是自然选择之后,也许有人会想,那这样是不是意味着自然选择会使所有物种进化到最完美的状态,并且物种的繁殖率也是最高的。
很遗憾,这种理想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因为,物种的繁殖率高低取决于它能否适应环境,而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气候和环境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举个例子,人类的祖先和猿一样,以水果为食,但是在气候变得恶劣,水果减少的时候,拥有粗大臼齿的个体能以树叶、根茎为食,这些个体就更有机会活下来,拥有更多的繁殖优势,这就是为什么古人类的臼齿比猿类更厚更大。
现在我们知道,我们的身体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发生适应进化。但是,需要特别注意一点,适应进化不是为了让物种变得更长寿、更幸福、更漂亮,它仅仅是为了提高繁殖成功率而已。
在环境舒适的情况下,繁殖成功率的差异并不是那么明显。只有在环境剧烈变化,生存变得艰难时,适应进化才会发挥强大的作用。比如,我们喜欢吃高热量的食物,容易长胖,这在现代社会很不受欢迎,但是在人类祖先时期,贪恋高热量食物能够让你储存更多的能量,让你在食物稀缺的环境下活下去,并繁殖后代,所以人类的进化倾向就是喜欢高热量食物。
所以,要理解自然选择和人体的适应进化,不能看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想要什么,而是要去人类进化史中的几个重要时刻,看看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我们的身体会进化成现在的样子。
03.不可忽视的文化进化
好了,了解了自然选择和进化适应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文化进化。生物学进化描述的是人体特征的变化,而文化进化说的是人类行为的改变。
当人类从非洲扩散到欧洲时,为了适应寒冷的天气,人类开始建造房屋、制作衣服、学会取暖,人类创造出的新的文化改变了环境,人类开始在人体不适应的环境中生存。这就是最初的文化进化。
如果没有文化进化,那么人类要等到身体进化出能够保暖的毛发,才能在严寒的地区生存。而文化进化取代了长时间才能发生的生物学进化,使人类更加快速地适应各种环境。
可以说,人类进化的胜利正来自于文化进化。当其他的生物还在依靠生物学进化来适应环境时,人类通过难以想象的文化进化速度,战胜了身体、力量、速度上的缺陷,统治了地球。
但是,我们先不要忙着为文化进化取得的成果沾沾自喜。表面上,我们从狩猎采集者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所需要付出的体力劳动更少了,更容易获得食物了,实际上,文化进化并没有使人类的生活轻松多少。
举个例子,生活在非洲卡拉哈里沙漠的狩猎采集者每天要花6个小时劳作,剩余的时间则尽可能地休息、节约能量。而在现代社会,城市里的人们每天至少工作八小时,加班时间越来越长,休息时间越来越短,饱受失眠、焦虑困扰。你看,虽然我们的医疗水平提高了,但不良的生活方式却使人们患上各种疾病,越来越多的家庭陷入了“因病致贫”的困境。
文化进化虽然没有改变人体的外观特征,却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因此,要理解人类的健康与疾病,文化进化与生物学进化同样重要。
04.为什么人类进化史很重要
前面介绍了自然选择和文化进化,都是在讲人类进化的事,那么,人类进化史和我们个人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我们要去了解人类进化史呢?
人类进化学家给出了最有力的理由:只有了解人类进化,我们才能知道,人体适应于什么,不适应于什么。你会发现,人体适应不了现代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从而使人生病。
当人类从古人类进化到狩猎采集者之后,人体就没有太大的变化了。也就是说,现在在办公室每天对着电脑工作八小时的我们,与天天在外面打猎、采集野果的狩猎采集者,使用的是几乎相同的身体。但是狩猎采集者们不会得糖尿病、动脉硬化、失眠以及各种恶性肿瘤。
有些人认为,既然我们比原始人更容易得病,既然我们人体不适应现代人,那么,我们能不能直接模仿狩猎采集者的生活方式呢?在西方国家,也曾兴起了“现代洞穴人运动”,这些人想要模仿石器时代的人类饮食和运动,认为这样才是最适合人体的生活方式。
但是,很遗憾,世界上不存在一种完美的狩猎采集者的生活方式。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讲到的,由于环境一直在变化,物种无法进化到一种完美的状态。狩猎采集者也一直在适应环境,生活在沙漠、雨林和寒冷的欧洲的狩猎采集者生活方式各不相同。我们只能去了解,在人类进化史上,不同的阶段为了适应环境所做出的改变,进而了解人体适应什么,不适应什么。不能抄近路,照搬进化史上的某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
更重要的一点是,狩猎采集者能在自然选择下生存下来,不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更健康,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繁殖率更高。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物种会尽量活到生育年龄,产生尽可能多的后代,然后让它也活到生育年龄,仅此而已。
举个例子,现代人不喜欢身上有过多的脂肪,这样既不美观,也容易得肥胖相关的疾病。但是对于古人类而言,脂肪能够高效地储存能量,母亲需要大量的能量储备来供养孩子,体脂含量直接影响女性的受孕成功率和繁殖成功率,自然选择筛选下来的就是容易囤积脂肪的人。
狩猎采集者的生活方式就是通过体力劳动获取猎物和食物,尽可能多的脂肪和能量,减少能量消耗,高效繁殖后代。这显然与现代人追求健康长寿的愿望不符。
综上所述,只有学习人类进化史,我们才能知道,为了适应不同环境,提高繁殖成功率,人体是如何一步一步进化成目前的样子。了解人体的故事,是审视现代生活方式、探寻疾病起因的第一步。
05.用进化的视角解读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好,知道了学习人类进化史的重要性之后,我们进入到本书最核心的一个问题:从进化的视角解读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从狩猎采集者到现代社会的人类,这段短暂的时间里,我们的人体没有出现显著的生物学进化,但是,我们却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剧烈的文化进化。从狩猎采集者,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
每一次剧烈的文化进化,都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并带来一系列新的疾病。农业社会的出现,带来了饥荒、营养不良、瘟疫;工业社会的出现,带来了更多的致死性慢性病,比如心脏病、癌症、糖尿病等等。
从进化学的角度来看,这些疾病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人体的很多特征适应于进化史上所经历的环境,但是却不适应我们的文化进化所创造的现代环境。这些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出现的疾病,被称作是失配性疾病。
为什么进化学家特别关心失配性疾病呢?这是因为,虽然医学上一直忙于攻关这些难治的疾病,但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容易患病。即使人类没有把疾病的基因传给下一代,却把容易患病的生活方式传给了下一代。
举个例子,大家都能感受到,现在的孩子,近视眼越来越多了。调查表明,中国的中学生近视率超过70%,大学生近视率超过80%。在日本和韩国,青少年近视的比例甚至更高。
近视就是一个典型的失配性疾病,我们的文化进化导致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伏案阅读,而电脑、手机等却牢牢占据了我们的休息时间,人们的户外活动时间变得越来越少,眼睛得不到放松,从而导致视力的下降。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化发明了眼镜,戴上眼镜就能弥补近视眼的视力缺陷,于是人们就容易忽略近视的危害,继续保持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除了近视以外,龋齿、失眠、腰痛、缺钙、慢性病等等很多困扰现代人的难题,其实都是典型的失配性疾病。失配性疾病已经成为现代人健康的最大威胁。
对于失配性疾病而言,临床上的疾病治疗只是治标,从进化角度去了解我们为什么会患病、如何打破患病的恶性循环,才是治本。
通过阅读《人体的故事》这本书,我们将学习人类进化史,了解我们的身体适应什么、不适应什么、我们日常的哪些习惯会使我们生病呢,有意识地培养更适合我们身体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在根源上预防失配性疾病,过上更健康、更长寿的生活。
06.知识要点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要内容,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用进化的视角看待健康与疾病,了解了自然选择、进化适应、文化进化等等基本概念,知道了学习人类进化史的重要性,从进化的视角去探究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从进化学的角度看,很多疾病是因为我们的身体不适应快速的文化进化所创造的新环境、新的生活习惯,这些疾病被称为失配性疾病。通过回顾人类进化史,了解人体适应什么、不适应什么,改变生活习惯,就能预防失配性疾病,过上更健康的生活。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明天,我们将继续探索我们的人体,学习人类进化的五个阶段,了解我们的人体是如何进化而来的。恭喜你又让自己进步了一点点。
关键词:自然选择、进化适应、文化进化、失配性疾病
思考与讨论:用进化的视角观察你的生活,有哪些生活习惯是文化进化带来的?
二,
《人体的故事》- 用进化的视角看待健康与疾病
01.全文导读
亲爱的同学们,很高兴遇见你,我是简老师。今天,我将为你解读《人体的故事》这本书。
在开始之前,让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生活水平明明越来越高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腰痛、失眠等等问题的困扰?为什么老人很难像过去一样平静地老去,而是被糖尿病、动脉硬化、恶性肿瘤等疾病折磨?
你的答案也许是:久坐让人腰痛,压力让人失眠,老人不能平静地老去是因为寿命延长了,所以越来越容易生病。
可是,凭直觉得到的答案是对的吗?这些困扰我们的病痛背后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预防这些疾病?
如果你很关心这些问题的答案,希望能够预防疾病,生活得更健康、更长寿,那么,今天听到的这本书,就能够帮到你。
这本《人体的故事》,是哈佛大学的生物学教授丹尼尔·利伯曼所著。利伯曼是哈佛大学的人类进化生物系主任,是人脑进化领域的权威专家,在顶级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上百篇文章。他从进化的视角研究人类的健康与疾病,回顾人体进化的历史,审视人体未来命运。《人体的故事》这本书出版后,迅速登上了纽约时报的科学书籍畅销榜,被誉为是里程碑式的科普书籍。
接下来,我们将用五天时间,从“用进化的角度看待健康与疾病”“人类进化的五个阶段”“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当下与未来”这五个部分,来为大家详细解读这本书,希望在丹尼尔·利伯曼的引领下,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们的身体,学会正确使用我们的身体,有效预防疾病,过上健康的生活。
02.什么是自然选择和进化适应?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进化论,作者所研究的人类进化生物学,也是基于进化论发展出来的学科。考虑到很多朋友对进化只是有一些初步的认识,我们先要在这里介绍一下进化理论。
生物学家观察到,一个物种里,每一个个体成员都有差异,比如说身高不同、腿长不同等等,这叫做变异。有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比如说孩子的瞳孔颜色和身高一般遗传自父母,这叫做遗传可能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个体的繁殖成功率是有差异的,它的繁殖成功率越高,那就会有更多的后代遗传它的变异。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有利于繁殖的变异出现,那么这种变异就很容易传递给下一代,后代就朝着这个方向进化;如果一个有害的变异出现,比如血友病,那么获得这种变异的个体生存率和繁殖率都很低,这个变异就不容易传递给后代。
个体的有些变异能传递给后代,有些变异难以传递给后代,这个过程,就是自然选择。
明白了什么是自然选择之后,也许有人会想,那这样是不是意味着自然选择会使所有物种进化到最完美的状态,并且物种的繁殖率也是最高的。
很遗憾,这种理想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因为,物种的繁殖率高低取决于它能否适应环境,而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气候和环境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举个例子,人类的祖先和猿一样,以水果为食,但是在气候变得恶劣,水果减少的时候,拥有粗大臼齿的个体能以树叶、根茎为食,这些个体就更有机会活下来,拥有更多的繁殖优势,这就是为什么古人类的臼齿比猿类更厚更大。
现在我们知道,我们的身体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发生适应进化。但是,需要特别注意一点,适应进化不是为了让物种变得更长寿、更幸福、更漂亮,它仅仅是为了提高繁殖成功率而已。
在环境舒适的情况下,繁殖成功率的差异并不是那么明显。只有在环境剧烈变化,生存变得艰难时,适应进化才会发挥强大的作用。比如,我们喜欢吃高热量的食物,容易长胖,这在现代社会很不受欢迎,但是在人类祖先时期,贪恋高热量食物能够让你储存更多的能量,让你在食物稀缺的环境下活下去,并繁殖后代,所以人类的进化倾向就是喜欢高热量食物。
所以,要理解自然选择和人体的适应进化,不能看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想要什么,而是要去人类进化史中的几个重要时刻,看看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我们的身体会进化成现在的样子。
03.不可忽视的文化进化
好了,了解了自然选择和进化适应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文化进化。生物学进化描述的是人体特征的变化,而文化进化说的是人类行为的改变。
当人类从非洲扩散到欧洲时,为了适应寒冷的天气,人类开始建造房屋、制作衣服、学会取暖,人类创造出的新的文化改变了环境,人类开始在人体不适应的环境中生存。这就是最初的文化进化。
如果没有文化进化,那么人类要等到身体进化出能够保暖的毛发,才能在严寒的地区生存。而文化进化取代了长时间才能发生的生物学进化,使人类更加快速地适应各种环境。
可以说,人类进化的胜利正来自于文化进化。当其他的生物还在依靠生物学进化来适应环境时,人类通过难以想象的文化进化速度,战胜了身体、力量、速度上的缺陷,统治了地球。
但是,我们先不要忙着为文化进化取得的成果沾沾自喜。表面上,我们从狩猎采集者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所需要付出的体力劳动更少了,更容易获得食物了,实际上,文化进化并没有使人类的生活轻松多少。
举个例子,生活在非洲卡拉哈里沙漠的狩猎采集者每天要花6个小时劳作,剩余的时间则尽可能地休息、节约能量。而在现代社会,城市里的人们每天至少工作八小时,加班时间越来越长,休息时间越来越短,饱受失眠、焦虑困扰。你看,虽然我们的医疗水平提高了,但不良的生活方式却使人们患上各种疾病,越来越多的家庭陷入了“因病致贫”的困境。
文化进化虽然没有改变人体的外观特征,却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因此,要理解人类的健康与疾病,文化进化与生物学进化同样重要。
04.为什么人类进化史很重要
前面介绍了自然选择和文化进化,都是在讲人类进化的事,那么,人类进化史和我们个人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我们要去了解人类进化史呢?
人类进化学家给出了最有力的理由:只有了解人类进化,我们才能知道,人体适应于什么,不适应于什么。你会发现,人体适应不了现代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从而使人生病。
当人类从古人类进化到狩猎采集者之后,人体就没有太大的变化了。也就是说,现在在办公室每天对着电脑工作八小时的我们,与天天在外面打猎、采集野果的狩猎采集者,使用的是几乎相同的身体。但是狩猎采集者们不会得糖尿病、动脉硬化、失眠以及各种恶性肿瘤。
有些人认为,既然我们比原始人更容易得病,既然我们人体不适应现代人,那么,我们能不能直接模仿狩猎采集者的生活方式呢?在西方国家,也曾兴起了“现代洞穴人运动”,这些人想要模仿石器时代的人类饮食和运动,认为这样才是最适合人体的生活方式。
但是,很遗憾,世界上不存在一种完美的狩猎采集者的生活方式。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讲到的,由于环境一直在变化,物种无法进化到一种完美的状态。狩猎采集者也一直在适应环境,生活在沙漠、雨林和寒冷的欧洲的狩猎采集者生活方式各不相同。我们只能去了解,在人类进化史上,不同的阶段为了适应环境所做出的改变,进而了解人体适应什么,不适应什么。不能抄近路,照搬进化史上的某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
更重要的一点是,狩猎采集者能在自然选择下生存下来,不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更健康,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繁殖率更高。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物种会尽量活到生育年龄,产生尽可能多的后代,然后让它也活到生育年龄,仅此而已。
举个例子,现代人不喜欢身上有过多的脂肪,这样既不美观,也容易得肥胖相关的疾病。但是对于古人类而言,脂肪能够高效地储存能量,母亲需要大量的能量储备来供养孩子,体脂含量直接影响女性的受孕成功率和繁殖成功率,自然选择筛选下来的就是容易囤积脂肪的人。
狩猎采集者的生活方式就是通过体力劳动获取猎物和食物,尽可能多的脂肪和能量,减少能量消耗,高效繁殖后代。这显然与现代人追求健康长寿的愿望不符。
综上所述,只有学习人类进化史,我们才能知道,为了适应不同环境,提高繁殖成功率,人体是如何一步一步进化成目前的样子。了解人体的故事,是审视现代生活方式、探寻疾病起因的第一步。
05.用进化的视角解读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好,知道了学习人类进化史的重要性之后,我们进入到本书最核心的一个问题:从进化的视角解读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从狩猎采集者到现代社会的人类,这段短暂的时间里,我们的人体没有出现显著的生物学进化,但是,我们却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剧烈的文化进化。从狩猎采集者,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
每一次剧烈的文化进化,都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并带来一系列新的疾病。农业社会的出现,带来了饥荒、营养不良、瘟疫;工业社会的出现,带来了更多的致死性慢性病,比如心脏病、癌
三,
《人体的故事》- 农业革命
01.今日导读
亲爱的同学们,很高兴遇见你,我是简老师。今天继续为你解读《人体的故事》本书的第三部分内容。
根据昨天的学习内容,从猿类到智人,我们的身体走过了人类进化史的五个阶段,人类获得了独一无二的文化创造能力,使用文化能力来适应环境、改善环境。生物学进化至此告一段落,而文化进化才刚刚开始。今天,我们来学习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进化——农业革命。
02.农业是进步还是错误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农业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
咱们生活在一个农业大国,最擅长精耕细作,能把沙漠变绿洲,用来种粮食,杂交水稻更是创造了粮食神话,为人口大国提供了口粮保障。所以一提到农业,我们的直觉,往往是对国家的自豪,也有对粮食的感恩。
但是,进化生物学家却说,农业的出现不一定是件好事。
为了理解进化学家的话,我们要暂时忘却目前衣食无忧的生活,回溯到1.8万年前去看看发生了什么。
当时冰川终结期开始了,全球气候渐渐变暖,在人类的各个栖息地,食物丰富了,人口的数量也开始激增。我们前面讲过,对于狩猎采集者而言,一块区域内的食物是有限的,在气候很冷的时候,人口太多就必须另外分出一个群体,去别的领地生活。现在气候变暖了,种植食物成为了增加食物来源的不错选择。
但是进化学家把最初种植食物称做“恶性循环”。因为,一旦种植食物成功,粮食增多,领地人口密度就会增大;人口一多,人们又会种更多的地来养活后代。最初,种植食物只是作为狩猎采集的一个食物补充,到最后,人口太多时,种植食物就会取代狩猎采集,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
而且,相比于狩猎采集这种不知道明天有没有饭吃的不稳定生活,人们肯定更喜欢种下种子、精心照料、等待收获的稳定日子。流动的狩猎采集者最终定居了下来,一年到头住在村庄里,世世代代种地为生。中国、亚洲西南、美国、非洲等等地区,都发生了狩猎采集生活向农业生活的转变。
农业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大大增加了人口,这看上去是好事。但是,进化学家指出了农业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首先是饮食。在狩猎采集时代,人们吃的食物非常丰富,有植物、有动物,有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天上飞的。但是到了农业社会,人们的食物来源变单一了,粮食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热量,让人们免于饿死,而单一的饮食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导致农民容易营养不良,维生素C摄入不足导致坏血病,铁摄入不足导致贫血。
农业社会带来的另一个恶果是饥荒。狩猎采集者食物来源多样,如果这里找不到吃的,就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受气候变化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农民的食物来源单一,只能看天吃饭。一旦遇到干旱、洪水、虫灾,就会发生大饥荒,动辄上百万人被饿死。
农业社会带来的第三个显著改变,是人们的劳动量。在狩猎采集生活方式下,成年人每天需要工作五六个小时,儿童只需要工作一两个小时。而在农业社会,照料好庄稼意味着无休止的劳动,成年人需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儿童也要每天工作四到六个小时。在农业社会中,人们活得更累了。
综上所述,农业对人类社会而言,带来更多的粮食、更快的人口增长,也带来了营养不良、饥荒和劳累。从进化的角度而言,农业是进步的,也是错误的。
03.农业、害虫和瘟疫
了解了农业从何而来,农业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利与弊,你可能会觉得,如果农业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只是营养不良、饥荒和劳累,相比于居无定所的狩猎采集社会,这些缺点并不是那么吓人,而且对现代人的影响也不大。
实际上,农业社会打开的潘多拉魔盒里,放出来的最可怕的怪物,对你我来说并不陌生,那就是瘟疫,也就是我们说的传染病。历史上有名的瘟疫,有流感、天花、黑死病,近几十年来最受人们关注的传染病,有非典、艾滋病、埃博拉病毒。可以说,每一次瘟疫的爆发,都会引起全社会甚至全世界的恐慌。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瘟疫是伴随着农业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进化失配性疾病。
瘟疫爆发有两个前提,一是人口要多,二是人口密度要大。我们知道,在狩猎采集社会,人口增长率远远不如农业社会,而且由于食物资源有限,人群聚集的密度也比较低。一直到了农业社会,人们开始以村庄、城镇为单位定居,有了稳定的粮食来源,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才发生了爆炸性的增长。在狩猎采集社会,一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小于1,而在农业社会,一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可以达到10,在城镇中,可以超过50。人口密集地生活在一起,生产力提高了、社会合作更密切了,但同时,也给瘟疫的爆发提供了条件。
除了人口密度以外,另一个促使瘟疫发生的因素,是糟糕的卫生环境。从农业社会开始,人类使用的永久性厕所污染了水和土壤,堆积的垃圾腐烂,容易滋生病菌。老鼠和害虫以人类的垃圾为食,隐藏在城镇和村庄里,成了致命病菌的携带者。老鼠带来了黑死病和天花,蚊子带来了黄热病、丝虫病和脑炎。
更可怕的是,即使人类战胜了某种传染病,病毒还是会不断地变异,不断地袭击人类社会。比如流感病毒,最初来自禽类,然后传染给了家畜,再次变异后,传染给了人类,患病者通过咳嗽和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比如非典和禽流感都曾一度造成巨大影响。。
总而言之,农业一方面给予我们温饱安定的生活,另一方面,带来了100多种感染性疾病,给人类带来了新的痛苦。
从物种的角度来说,农业是件好事,繁殖率的大大提高使人类这个物种不受灭绝的威胁。但是对于我们的身体而言,却并非如此。
进化学家喜欢用身高作为指标,来衡量人类在一段时间内的健康状况,如果食物不足、营养不良或者患有疾病,人的实际身高就会比遗传的身高更矮。对人类历史身高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农业的最初阶段,人类的身高比狩猎采集者身高要高,可随着农业社会的继续发展,人类的身高又开始逐渐降低。这说明,农业社会的疾病、压力、高强度劳作已经损害了人体的健康。
短暂的甜蜜之后,疾病、劳累、压迫充满了人类历史,农业社会给人类带来的痛苦是如此之深远,以至于有些进化学家将农业评价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错误”。
04.农业带来了哪些进化
前面我们知道了农业社会带来的好处,以及产生的失配性疾病。那么农业社会到现在,不到300代的时间里,人类发生了哪些进化呢?
在谈到人类进化的五个阶段时,计算时间都是按百万年来算,但是一万多年前才出现农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自然选择还来不及发生明显的作用,进化不出新物种。然而,对于那些影响到人类生存和繁殖的基因而言,这段时间足够影响它们的去留了。
自然选择筛选的是可遗传变异,农业社会的人口增长速度快,出现的可遗传变异也越来越多,研究人员发现,在最近几百代人里,出现了超过100万种新的遗传变异。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这些变异有的能遗传下来,有的不能。如果一种变异,有益于人类对抗疾病,这种变异就更容易被遗传给人类后代。
比如说,有一种变异有助于对疟疾免疫,但是这种变异会使人患上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贫血严重时可能致命。这种变异对生活在疟疾流行地区的农民而言,好处超过了坏处,是有益的变异,能被自然选择所接受,因此在基因库里保留了下来;而对于其他地区的人而言,则是有害的变异,不能遗传下来,也不容易遗传。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生成乳糖酶的基因。乳汁里有乳糖,婴儿期的人类,消化系统可以分泌乳糖酶,消化乳汁。成年后,乳糖酶的分泌就会停止。但是,人类驯化了羊和牛之后,开始喝羊奶和牛奶,能够分泌乳糖酶的成年人就有基因优势。于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生成乳糖酶的基因就被遗传了下来。在现代人中,一部分人在成年后还可以分泌乳糖酶,而另一部分则无法分泌乳糖酶,后者就是我们所说的乳糖不耐受。
在农业时代,人类在生物学上的进化是比较微小的,人类适应环境的方式,更多的是通过文化适应,而不是靠身体的进化。
比如,农业社会相比于狩猎采集社会,人们的食物来源比较单一,经常会营养不良。以玉米作为主食的农民会因为缺乏维生素B3,从而患上糙皮病,可能会腹泻、痴呆,严重时会威胁生命。但是,人类并不是通过生物学上的进化来克服这种疾病的。美国的原住民非常智慧地把玉米浸泡在碱水中,释放出维生素B3,然后再磨面粉,这样磨出来的面粉既有营养,又容易消化。
再比如,从狩猎采集者到农业社会,人类患上的另一个适应性疾病,是龋齿。这是因为,谷物中的淀粉含量非常高,吃过饭之后,淀粉会粘在牙齿上,导致细菌滋生,细菌消化糖类,释放出酸性物质,腐蚀牙齿,最终形成龋齿。在这个例子里,人类也不是通过身体的进化来对抗龋齿的,这里发生了一个延续至今的文化进化,就是刷牙。从小到大一直早晚刷牙的你,可能没有想到,龋齿是农业社会带给我们的,你患上蛀牙的原因是你所吃的米饭和馒头,而不是糖果。
总而言之,在农业社会至今的数百代时间里,我们的身体看上去没什么变化,但进化从未停止。自然选择筛选了一百多万种变异的基因,有些基因帮助我们抵御疾病,同时也带来了另外的疾病风险。文化进化帮助我们的身体更好地适应环境和新的生活方式,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习惯中,也能看见农业社会文化进化的踪影。
05.知识要点
好的,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现在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
农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化进化。人类从狩猎采集到农业的转变,获得了更多的热量、更稳定的食物来源,这大大增加了人口的增长速度。但是,农业也为人类带来了营养不良、饥荒和过度劳累。
农业为人类带来的最可怕的失配性疾病,是瘟疫。由于人类定居在村庄,人口密度爆炸性增长,再加上垃圾堆积,细菌滋生,以蚊虫、老鼠为载体,瘟疫开始在人群中蔓延。尽管农业最初出现的时候,人类的身高有所增长,但是随着农业社会的发展,人类越来越受到疾病、过度劳累的折磨,身高不断下降,人类的生活质量也降低了。
在农业革命发生至今的这段时间里,人类的基因发生了一些变异,来抵御某些疾病。但是相比于生物学进化,影响范围更广的是文化进化,人类会主动采取行动来预防某些失配性疾病。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明天,我将会继续为大家讲解本书的第四部分内容:工业革命。恭喜你又让自己进步了一点点。
关键词:农业革命、营养不良、瘟疫、变异
思考与讨论:农业革命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失配性疾病?人类是如何应对这些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