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戏曲家高明,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父、伯父都是诗人,受家庭环境熏陶,高明幼时即熟读诗书经史,青年时以才华横溢而声名远播。高明不仅通天文晓地理,对于戏曲创作也颇为痴迷,缘于高家大院,为老人祝寿或者节日时,必请戏班子前来助兴,高明耳濡目染兴趣极浓。
公元1345年,高明得中进士,不得不收起对戏曲的热爱,收起行囊奔赴处州任职。公务虽然琐碎,但高明还是忙里抽闲,走街串巷收集民谣民调,尽兴时便写上几首,哼唱出来自娱自乐。逍遥日子没过几天,公元1348年,一个叫方国珍的在浙东起义反元,高明被朝廷任命为浙东阃幕都事,前去协调各种事务。高明再次背起行囊,赴杭州任职。
颠沛流离之苦尚能忍受,但无法专心于戏曲创作,让高明很苦恼。到任之后,因为工作并不顺心,高明毫不犹豫地炒掉工作,回家专心搞创作。初时写作并不顺利,多年混迹于官场之中,早已脱离生活,没有可创作的素材。于是,高明再次背起行囊游走四方,深入民间收集素材。
当时地方小戏台经常上演宋代遗传下来的一部戏《赵贞女蔡二郎》,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蔡二郎的秀才上京赶考高中状元,面对荣华富贵抛妻弃子,最后落得骂名的故事。每次演出时,随着故事情节,总会引起观众唏嘘感叹,甚至痛骂负心之人。
看戏本是一件趣事,但许多观众看完戏后,或抹泪离去,或痛骂不已,久久沉浸于剧情之中无法自拔。此情此景,深深触动了高明,他决定写一部戏,以皆大欢喜为结局,让看戏的观众不再气愤伤感。于是,《琵琶记》的雏形渐渐在高明脑海里构思出来,高明在开篇写下了“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骅骝方独步,万马敢争先”?
高明全身心投入创作之中,一道圣旨却将书写计划打乱。公元1356年,朝廷任命高明为福建省都事,这是许多官员觊觎的肥差,高明心系创作百般推辞,结果推辞不掉只好上任。高明路过宁波时,曾经反元而又受招抚的方国珍,听闻高明博学多才,便想将其收至麾下。于是,方国珍派人半路拦下高明,许以高官厚禄,劝高明弃朝廷为他所用。
面对名与利的诱惑,高明突然间悟出,继续混迹于官场之中,终将会远离自己的梦想,而《琵琶记》的创作也将遥遥无期。于是,高明果断辞掉朝廷和方国珍的高薪聘请,就在宁波城东的一个村庄隐居下来,闭门谢客,开始撰写构思已久的《琵琶记》。
为了达到动人境界,高明将自己融入到戏曲中,与故事里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喜怒哀乐皆不由已。“风声月色来亭榭,老泪年来湿几更。”一句唱词、一首曲子,高明都要经过反复吟唱,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心理活动,他都精益求精。在进入写作时,高明习惯一边写,一边用脚打拍子,而手则敲击桌面。结果随着时间推移,楼板竟然被踏穿了,桌子也因为拍打而留下深深的凹痕。
呕心沥血数年,一部《琵琶记》终于面世了。《琵琶记》一共写了42出,从汉代书生蔡伯喈新婚写起,再到赴京赶考,随后发生的故事层层递进,而高明也将人物赋予新的面目,不再是背信弃义之人,而是努力挣扎做到全忠全孝的形象。
《琵琶记》问世后,迅速在民间引起轰动。寒门苦读,求取功名,荣华富贵之后,不忘糟糠之妻,书生蔡伯喈的新形象深入人心。戏台前人头攒动,观者如潮。《琵琶记》蜚声剧坛,有人把书进献给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读后给予很高评价:“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味,富贵家不可无。”一部戏让高明声名鹊起,朱元璋爱惜人才,几次聘请高明出来做官,均被高明婉言谢绝。有人不理解,讥笑高明是戏痴。不为名利惑,入戏三分痴,才是高明最真实的内心写照。
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是中国百戏之祖,戏文通俗易懂贴近生活,颇受民众欢迎,但为当时文人雅士所排斥,而难登大雅之堂。高明的《琵琶记》以“词采绝佳,串插甚合局段”达到文学艺术顶峰,更以宣扬“贤孝”而为大众追捧,从而奠定了南戏在明清时期的重要社会地位。《琵琶记》成为经典名著,史称第七才子书,而高明也被称为“南戏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