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你会花300多天,每日潜入冰冷的海水中,只为了去看一只章鱼,甚至连做梦都想着她吗?
或者,我们觉得人是一切的主宰,早已习惯了将所有的事物,当作被认知和等待征服的对象。或者,困在这个局促的人情社会久了,早已遗忘了还有那广阔自然的存在,比如天空、沙漠、海洋。
但在2020年上映的纪录电影《我的章鱼老师》中,当你随着一个叫克雷格·福斯特的摄影师,进入海藻森林中,就会惊奇地发现:一个即使在人类眼中微不足道的生命,也远比我们想象得更具体生动,也更不可思议……
/1/ 一只章鱼和一个人的相遇
影片开始,一片辽阔神秘的海域在眼前展开,海藻森林摇曳的深处,一只粽黑花纹的章鱼在水里滑行着。
“许多人说,章鱼像是外星人。但奇怪的是,与它们近距离接触之后,就会意识到我们有很多共同点……”。富有故事感的开头,仿佛吸引着观众来到大海深处。
故事的主人公克雷格·福斯特,彼时正陷入人生的低谷,数月的失眠,同时也让家人备受煎熬。福斯特还有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儿子,这使他意识到,这样的状态根本无达尽到父亲的责任。于是,他重新回到自己童年成长的地方——南非开普敦的假湾,试图突破人生的困局。
因为从小在海边长大,福斯特非常善于潜水和游泳。而且,为了尽可能地亲近海洋,他既没有穿潜水服,也没有背氧气瓶。只是像鲸鱼那样,过一段时间就浮出水面呼吸。尽管一开始,这并不容易。但很快,他就发现,冰冷的海水让自己的大脑异常清醒。
正是在一次潜水中,福斯特在海底发现了一堆奇怪的粘满贝壳海螺的东西,“连鱼也好像很不解”,围着那堆东西来回游动着。就在他惊异之时,忽然“哗啦”,贝壳海螺一下松散开来,一个浑身柔软的、长满触手的东西“刷”地现身,又迅速游走了。
这便是福斯特和章鱼老师的第一次相遇。不过,她常年生活在深海,可没见过人类这种生物,于是害怕地将自己包裹在一片海藻叶中,最后干脆挤进石头缝里,拿眼睛偷瞄着福斯特。
章鱼的这一系列举动,让福斯特的内心产生了某种奇妙的感觉,觉得她很特别。当时他并没有贸然去打扰,但忽然间有了一个疯狂的念头:要是我每天都去(海底)会怎么样?要是我天天不缺席呢?
只是这样一个偶然升起的念头,却像神的指引般,在此后的300多个日子里,始终牵引着福斯特一次次潜入海中。
“它会做梦吗?如果会,那会梦见什么呢?”,眼前这个时而展现出光滑的皮肤、时而又在头上长出触角的海底生物,似乎激发出他对自然的无穷好奇心,福斯特又再次拿起了曾经热爱又放下的摄像机。
/2/ 生命何其脆弱,又何其坚强
随着福斯特的摄像头慢慢靠近,一个章鱼的生命,前所未有地我心里生动起来。她会思考、感受和探索,她有学习和记住细节的能力,甚至拥有相当于猫和狗的智商。
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章鱼老师和鲨鱼三番两次斗智斗勇的过程。
那是福斯特第一次在夜里造访章鱼。夜晚的海洋,静谧中又暗藏着一股危险的气息,他发现自己的章鱼朋友,竟然在潜水层觅食。这是鲨鱼很少会来到的海域。但很快,她就被一条鲨鱼盯上了。这种鲨鱼视力不好,却有着灵敏的嗅觉。尽管她躲进了石缝,还是被鲨鱼生生咬断了一个触手。
章鱼的触手上有许许多多个吸盘,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断了触手的痛,大概就像人的断指之痛吧,而十指连心啊。
受伤后,章鱼老师变得非常虚弱,眼睛微闭着,甚至没有能量维持身体的肤色,浑身惨白。克雷格每天都去照看她的情况。
然而,就在他日夜为此感到忧虑时,章鱼竟然又长出了一个完美的迷你小触手。她满血复活了,又投入到兴致盎然的捕食生活中。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像彩带般甩开自己的触手,与水中的游鱼嬉戏。
“我感到自己也能克服生活中碰到的困难,我们的生命奇怪地有了相似之处”,福斯特说。
不久,章鱼老师又再次和鲨鱼狭路相逢了,这次,她身边甚至没有一个藏身之处。于是,三十六计,逃为上计。她像一支箭般,嗖得溜走了。随后为了摆脱鲨鱼的追踪,还冒险爬上了岸。接着,她又再次潜入水中,尽可能多地“拾”起贝壳将自己伪装起来。但这并没有逃过鲨鱼灵敏的鼻子,只见它冲过来,死死咬住她,像第一次那样猛烈翻腾起来。
克雷格惊慌地看着这一幕,就在他以为章鱼很可能命丧于此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章鱼竟然置之死地而后生,爬到了鲨鱼的背上。天哪,她懂兵法!知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尽管鲨鱼使劲游动着身体,试图甩开她,她只是按兵不动,然后在一处海藻繁密的地方,迅速躲进了石缝里。鲨鱼奈何不得,最后只好悻悻地游走了。
我在屏幕前,甚至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这是一只章鱼吗?她可以急中生智,做出生死攸关的选择。而与此相比,鲨鱼这个看似更庞大的生物,简直计穷智短。
谁教给章鱼如此高超的智慧?要知道,她不像人类,出生后有父母师长授予知识技能。显然,是这个险象环生的自然环境,在许多天敌的虎视眈眈中,才“逼迫”她练就了一身变幻无穷的生存本领。
然而,一只章鱼的生命终究是短暂的。想起自己曾给女儿读的章鱼科普绘本,“章鱼宝宝从卵壳里挣脱出来后,一直不吃不睡照顾宝宝的章鱼妈妈,就会在原地死去”。电影中的章鱼,也终于迎来了这一天。
当她完成繁衍后代的使命后,虚弱地从石缝里翻滚出来,生命也走到了尾声。这时,鲨鱼来了,咬住她的身体,最后消失在了迷雾森林中……
此处,福斯特讲述的声音满是哀伤,眼眶不觉红了一圈。但是,他仍为章鱼老师感到骄傲的,“她经历了千难万险才到达这个地步”。即使最后落入鲨鱼嘴里,亦是不留遗憾了的。
生命是如此脆弱,脆弱到失之微毫间,就可能成为别人的腹中食;生命又是如此坚强,坚强到即使是一个微小的生物,也可以与远比自身更强大的力量抗衡,不屈不挠。
/3/ 你是这个世界的成员,而非访客
如果仅是以一个冷静客观的旁观者,向观众介绍海洋里的动植物生活,那么这部纪录片并无什么特别之处。让人尤为动容的是,它展现了福斯特和章鱼慢慢建立信任和友谊的过程。要知道,她不是家里养的一只宠物,而是深海里一个完全没有经过驯化的野生动物啊。
电影的叙事方式,给人的感觉,就如同亲历者坐在你身边,语调略带伤感的,将过去的往事娓娓道来。福斯特既是章鱼生活的拍摄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
最初,福斯特只是将摄像机放在章鱼的洞穴旁。这个会发光东西,显然引起了章鱼的注意。只见她“拿”着半片贝壳当盾牌,试探性地伸出触手在摄影头前来回晃动,估计在想,“这是什么玩意儿?”
随着福斯特造访的次数越来越多,章鱼似乎也慢慢放松了警惕,有一天,竟然伸出一个触手,粘在了他伸出的一根手指上。这多么像朋友间初次见面的友好握手呀。
慢慢的,她越发胆大起来,整个身体都粘在了克雷格的手背上,直到后来完全信任他,扑进他的怀里。这真是神奇的一幕!任何以往的科学研究,都未曾提出一只章鱼能和一个人类建立感情,而现实中,竟然发生了!
不过,这可是经过严苛的考验的。
一次,福斯特正准备离开、游向海面时,惊奇地发现:章鱼竟然跟在他身后。但关键时刻,他的摄像头掉了!吓得章鱼瞬间遁走,等到他再回头找时,章鱼已经不在原来的洞穴了。
他们之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链接,也就此中断了。这让福斯特很是懊恼,“当时真想踢自己一脚”,他说。
这时,福斯特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在非洲拍摄电影的经历。他曾亲眼见证那些土著,是怎样凭着自己敏锐的直觉,找到野生动物的所在。而他当时根本无法用眼睛察觉到什么,似乎自己就像个外人,和大自然之间横亘着一道无法跨越的障碍。
他意识到,也许这是一次重新和自然建立链接的机会。他必须像章鱼一样思考,在海底搜寻章鱼留下的各种线索,最后将范围一点点缩小,再缩小。终于,经过一周辛苦的分析寻找后,他再次见到了章鱼老师。就在那儿!他做到了,像曾经的土著那样!
这次之后,福斯特就如同获得了章鱼世界的准入门票,和章鱼老师的关系日渐亲密。
可是,章鱼为什么要和一个人类访客建立关系呢?她根本无需像家养宠物一样,从主人那里乞求安稳的住所和饱腹的食物。但让人感动的地方,也正在于此:她无所求。
这种关系是如此纯粹,不在于双方是否有对等的交换价值,没有人际社会中,你今天付出,我明天就必须回报的社交压力。
诚如福斯特所说:“你进入水里会有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你的所有担忧、麻烦和生活中的戏剧性事情都消失了。如果说生命诞生孕育自海洋,他就像重新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写在最后
影片的最后,福斯特和儿子汤姆迎着夕阳的余晖,微笑着走在海边,父子两一起感受着大海的神秘和多姿。
在他的影响下,儿子已然是一个小海洋生物学家、游泳健将。此时,曾经困扰着他的低落情绪,也早已烟消云散。他已拥有足够的能量,承担起一个父亲的责任。
在章鱼老师离世数月后,汤姆在海底发现了她的孩子,一只迷你小章鱼。小章鱼趴在他的手背,就如同小章鱼的母亲,曾经趴在福斯特的手背上,爱和信任在延续着……
“你意识到每一个生命都很重要,你会感觉到这些野生动物的生命,是那么脆弱,其实在这个星球上万事万物的生命都很脆弱。你是这地方的成员,不是访客”,福斯特说。
反复回味这句话,我忽然对桌上那只养了几个月又最终死去的寄居蟹,感到了沉甸甸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