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更新的概念是“自证预言”,这个概念是指,我们心里面有一个预测结果,我们会有意无意地在自己行为和周边行为事物中不断地找寻与结果相关的证据来证明自己心中的“预言”结果。例如,某个父亲是,说一句气话“你就是一个失败者”。孩子即使很多年后取得成功,但父亲还是不认可,在父亲的眼中,孩子还是一个失败者,没有顾及家庭的失败!
“自证预言”这个概念让我觉得“细思极恐”,“我们所想的结果,终有一天都会实现”。并不是因为我们有多么强大的预测未来能力,而是假设我们一直处在一个“低水平认知”的时候,我们将会一直困在“自证预言”的怪圈里面。对于不能独立思考的人,我们不能走出自己的思维怪圈,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所以我们应该经常需要审视自己的思维是否出现了bug,一直处在自己的思维怪圈。怎样跳出,其实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不断地自我质疑和他人质疑,在此不向深处探究。
我们需要探究从“自证预言”出发说说我们对待世界和周边人们的态度。我们经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其实就是对待世界和人的“自证预言”。
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并不只是冷冰冰的客观存在,这个世界是有生命,甚至可能有灵魂......你如何对待它,它就如何对待你。并且,它竟然可以做到这样一个奇迹:它总是能够向你证明你是对的,即便是在你事实上错的离谱的情况下......
例如有一个故事,如果我看别人是那么没有用,那么其实自己眼中就只有没有用的人,每当自己向好的一面想象的话,那么美好的事情就即将发生,即有一天就会证明你的美好事情发生。如果你想事情向坏的方向想去,那么坏的结果往往也就到来了。延伸一点,我们想象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中。我认为我的世界是充满了好人,那么我身边大多数都是好人,因为我们在潜意识中会慢慢地远离那些危险或者屏蔽掉那些危险的人。之后我们的生活更多是由好人构成。 听起来很鸡汤那样,的确鸡汤文的确是这样写的!但我们不得不要从鸡汤文中汲取有价值的东西,例如“善待身边人”、“宽容”等等。若你能够善待你所处的世界和生活,那么你的世界和生活也会给你足够的善待;若你能够宽容你的世界,你的世界就可以能够给你足够的宽容;若你能够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生活,你的世界也就会非常认真地对待你。
这是选择的问题,如果有美好的世界让你选择,你偏要选择一个不美好的世界,那么你的世界即使再美好,在你的眼中都是不和谐的事物。其实无论是什么事物或事件,更多的是有两面性,而不是单纯的一面,想想在你抱怨自己的工作非常不如意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在别人眼中是非常不错的处境!想想你周边的朋友在面临一个难题或者麻烦的时候,其实在你的眼中,他的难题或者麻烦是一个自我认知的一次升级和一次非常宝贵的机遇。
在延伸一点,我们现在的局面和状态都是我们自己在面对处事的态度,从态度出发的选择结果,我们现在面临的局面和状态都是我们自己一手造就的。
在延伸一点,以前不是说过,我们做项目、面对难题都应该再深入思考一下吗?在策划活动时应该将可能的突发状况都要考虑进去,做好最坏的打算才能做好一个事情。这里的“最坏”和“积极”是不是有点想冲突?在我的理解中,是不冲突的。因为在我在做某事时,“我的思考是做最坏的打算,但我的态度是积极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