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8

小说阅读(附答案)

2019-04-27 5页 4.3分 来自百度文库

【基础知识】

一、小说的定义

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环境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二、小说的三要素

典型人物、故事情节、典型环境。(简称“人物、情节、环境”)

三、小说的特点

故事情节完整,人物个性鲜明,环境描写逼真,主题思想深刻,构思角度精巧。

四、小说中的人物

1.主人公谁反映本文主旨,谁就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不能单纯以笔墨的多少来确定主人公。

2.人物描写

(1)描写角度: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2)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3.人物出场的主要方法

(1)先声夺人法(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法).(2)先抑后扬法.(3)环境渲染法.

五、小说的情节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

六、小说的环境

1.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场所、风土人情、社会背景、历史背景的描写。能揭示人物思想产生和导致事件结局的社会根源。

社会环境的作用: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 如地点、气候、景色、场面等.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六种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背景等。(一般是放在文章开头的位置)

(2)渲染营造某种氛围(气氛).(一般放在开头或中间的位置)

(3)烘托人物心情(像兴奋喜悦、忧愁伤感、沮丧、绝望等等).(随时出现,位置不固定)

(4)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后边的内容作铺垫. (一般放在中间的位置)

(5)表现/衬托人物性格和品质.

(6)突出/升华/象征/暗示文章的主旨.

七、小说的题目

1.小说题目的作用一般有:

(1)点明中心。

(2)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

(4)突出主要人物。

(5)突出主要内容。

(6)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作用。

2.小说题目的含义

(1)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

(2)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

(3)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实物为题。

(4)以主要人物为题。

(5)以特定环境为题。

要注意往往有两层: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深层含义与文章主旨有关。如果小说标题就揭示了中心,那就结合小说结尾答出文章中心

八、小说的记叙顺序

小说的记叙顺序一般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1. 顺叙按照某件事情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中间没有插入其他事情。

顺叙作用: 清楚地展现事情的来龙去脉。

2. 倒叙文章开头先写某件事情的结局或最突出的一个片段,然后才写这件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倒叙的结构往往是先倒叙后顺叙,把结局放在文章的开头。

倒叙的作用:引起悬念,引人人胜;突出中心。

3. 插叙

在叙述甲事情的发展时,突然停止对甲事情的叙述,转人对另外一件乙事情的叙述。插进的乙事情,往往是回忆的往事,或是对某件物品来历的交代。叙述完乙事情后,仍然继续叙述甲事情。全文主要叙述的是甲事情。

插叙的作用:补充交代说明某件事,使文章内容更充实.结构严谨.

九、小说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1.衬托 : 衬托分为正面衬托和反面衬托

衬托有三类:(1)以环境衬托人物;(2)以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3)以次要情节衬托主要情节.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是指文章用很多笔墨去直接描写主人公的写作手法.

“侧面描写”,也叫烘托,是指文章用很多笔墨去描写次要人物,通过刻画次要人物使我们了解主人公的形象品质的写作手法。侧面描写有多种方法,可以引用他人的语言(包括对话);可以从旁观者的反映来侧面描写;或运用拟人手法来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使文章内容富于变化,另一方面也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是小说创作和记叙文写作常用的方法.

3.对比

作用:突出人物(对比物)的特点(性格、品质),起突出强化的作用,彰显主题. 一般包括:(1)环境的对比;(2)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对比;(3)主要人物的前后对比.

4.设置悬念所谓“设置悬念”,是在文章的某处设计一个疑团,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或者人物命运的急切期待,从而引起下文,往往读者阅读到文章的结尾才揭开疑团.

悬念的作用:一是引出下文情节,激发读者兴趣;二是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

5.先抑后扬与先扬后抑

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与先扬后抑(欲抑先扬):这两种写法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波澜起伏.

6.伏笔与照应一一先有伏笔后有照应

伏笔,是在前文埋伏的线索,对将要出现的人物、事件预作提示.

照应,是在后文中回应伏笔,做出具体的描述或交代.

这种技法的运用,有使小说情节跌宕有致、结构细密严谨的作用.

【考点例析】

杭州巷10号夏阳

幸福路作为一条商业步行街,每天人流密集,左边有一条非常不起眼的小岔路,叫平安街,顺着平安街进去百余米,一拐弯,眼前生出一条南北向小巷,便是杭州巷。

杭州巷狭窄细长,仅容得下两人并行,麻石板铺就的巷道,伴随着墙脚一线湿湿的青苔,一直延伸到尽头。巷子两边的建筑,古朴、荒凉,被圈在高高的院墙内。透过门缝,可隐约窥见一些雕梁画栋,当然还有断壁残垣。小巷里,渺无人烟,只有寂寞的风,顺着寂寞的巷道穿过,轻轻吹拂着墙头几株寂寞的茅草。步行在小巷里,抬眼望去,四周就像一幅油画,挂在墙上沉睡不醒。

我此行的目的地是杭州巷10号,那也是整个小巷唯一的住户。我去的时候,正值深秋,碧空如镜。上午的阳光嫩黄羞怯,在墙头瓦瓴上探头探脑,却无法照进小巷。行走在小巷里,头上是一片金灿灿的阳光,人却站在岁月的阴凉中。驻足10号门前,我感慨颇多,犹豫良久,那两扇厚重的木门还是被我轻轻地叩响了。

须臾,一个老太太站在门口。她的目光和善,完全没有都市人惯有的那种警惕。我结结巴巴地说自己是摄影发烧友,爱好用镜头来捕捉历史。老太太把我迎进院内。院子很大,里面种了不少花草。秋天的菊花开得正艳,五彩缤纷,白如雪,粉似霞,而黄的,则黄得热闹,亦黄得伤感。院内飞檐斗角,回廊石阶,曲径通幽。难以置信,在现代都市林立的高楼大厦脚下,竟然藏着这样的深居大院。

老太太说自己有八十高龄,有个留学海外的儿子,如果现在还活着的话,明年也将花甲之年了……老太太说她姓李,从十八岁结婚那年起,已经在这院子里生活了六十多年。六十多年里,女儿夭折,儿子客死他乡,佣人被遣散,老伴过世,一个个亲人相继离去,昔日门庭喧闹的大宅子里,最后只剩下她一个孤老婆子了。老太太说这话时表情恬淡,似乎是在谈论别人家的事情,看不出有任何的悲伤。

我问:“这巷子为何叫杭州巷,和杭州有什么历史渊源吗?”

老太太说:“现在知道这巷子来历的人应该不多了。说来话长,早在清朝末年,有一批杭商集体迁移来此,他们开茶庄、丝绸店和当铺等。买卖做大了,赚钱了,在这里扎根,抱团买地置业,于是就有了这杭州巷。你可别小看这巷子,它可是当年这座城市的心窝窝呢。巷道之所以修得这么窄,就是为了减少闲杂人员的进入。无论多大的官来访,文官落轿,武官下马,就是皇帝来了,也得老老实实从巷子口步行进来。”说到这里,老太太得意地笑了。

我吃了一惊,没想到杭州巷在当年是如此的尊贵显赫。望着老太太一脸甜蜜而略带羞涩的回忆神情,我依稀看到了当年一个情窦初开的妙龄女子,被浩大的迎亲队伍捧进了这杭州巷。

在杭州巷10号,如置身于山野的一处宅院里,都市的喧嚣和车流的嘈杂似乎远去。空气里,有花的阵阵清香,在明朗的阳光下,微微发酵。和老太太坐在一块儿喝茶聊天,真是一种享受,仿佛在翻阅一本厚厚的历史书。

我拍了几张照片后,告别老太太,告别杭州巷10号,重新回到巷子里。我默默退出杭州巷时,一个磨刀师傅正挑着担子站在巷子口,高声叫喊着:“磨剪子嘞,戗菜刀!”他抑扬顿挫的叫喊声跌落在小巷里,溅起一巷子清脆的回音。磨刀师傅喊了数声,站了片刻,却没有走进小巷。

我回到单位。主任问我:“老太太同意拆迁了?”

我默默地望着主任难看的脸色。他的身后,悬挂着这座城市的规划蓝图,上面一条条粗大笔直的线路,纵横交错,气势凌厉。

我向主任建议道:“按照老太太目前的身体状况,是很难熬过这个冬天的。要不,我们等到明年开春再说,如何?”

主任沉默不语。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情节,均不超过20字。

起因:

经过:

结果: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概括小说情节,既可以按“开端-一发展一一高潮-一结局”的基本情节结构概括,也可以按“起因-一经过-结果”几大要素来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可按第二种方式概括。本小说中故事的“起因”是在后面第11自然段中才补充交代的;第1-9自然段是经过;最后三段是结果。据此简要概括“起因”“经过”“结果”即可。

[答题模板] 何人十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么样

[答案示例] 起因:“我”为了拆迁的事情造访了杭州巷10号. 经过:“我”与老太太交谈之后,了解古宅悠久的历史。结果:“我”打消向老太太说明来意的念头,没有完成任务.

2.第2自然段的环境描写在小说中有何作用?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对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第2自然段是对杭州巷颓败、凄凉和寂寞的自然环境的描写,可从渲染气氛、烘托历史气息、反映人物生存环境等角度分析,也可以从为小说中某个情节作铺垫的角度分析这里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案示例] 描写了杭州巷颓败、凄凉和寂寞,烘托出杭州巷的古朴、静谧和厚重的历史气息,暗写了老太太的处境,为下文拜访了老太太却无法说出劝其拆迁的来意做铺垫.

3.根据小说的第4-7自然段,分析老太太是怎样的人.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要认真阅读小说的第4-7自然段,然后根据这四段中对老太太的描写来分析其性格特点。如第4自然段中“她的目光和善”;第5自然段中“老太太精神矍铄,红光满面,笑声爽朗”“老太太说这话时表情恬淡,似乎是在谈论别人家的事情,看不出有任何的悲伤”;第7自然段中“老太太得意地笑了”等内容,都直接表现了她的性格特点,简要概括这些作答即可。

[答案示例] 精神矍铄、笑声朗朗;和善热情、热爱生活;经历坎坷、心态乐观;热爱古宅、坚守至今.

4.赏析第9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子.

和老太太坐在一块儿喝茶聊天,真是一种享受,仿佛在翻阅一本厚厚的历史书.

[思路分析]本题考査对精彩语句的赏析。解答本题,可从运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角度赏析。从“仿佛…”看,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作用可从突出老太太聊天的内容一一老宅里度过的时光(即老宅的历史)的角度分析,也可从表达“我”的思想感情的角度以及结构上作用的角度分析.

[答案示例] 运用比喻,将在老宅里度过的时光比作翻阅一本历史书,突出了老宅厚重的历史气息和历史价值。表达了“我”对老宅的喜爱之情,也为后文“我”想法的转变埋下了伏笔.

5.第11自然段画线句子写城市规划蓝图,有什么深意?

他的身后,悬挂着这座城市的规划蓝图,上面一条条粗大笔直的线路,纵横交错,气势凌厉。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在文中的表达作用的分析。题目要求回答画线句所写的城市规划蓝图的内容在文中的深意,也就是要求回答作者安排这个内容的写作意图。可根据悬挂的城市规划蓝图所涉及的被拆迁的古宅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的意义,来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答案示例]悬挂的城市规划蓝图展示出这个城市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暗示了现代城市规划发展与古宅保护、文化传承之间的矛盾冲突激烈,同时表现了作者对以牺牲历史文化传承为代价发展城市的深深忧虑。

【课堂小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饮非鱼

突然就想起那年冬天的故事。

眼前出现了一幅晶莹剔透的画面。麦草搭的饭棚上,垂下一排长长的冰挂,掰下来一根,锥子一样,在手心里扎一下,凉凉的,痒痒的,咬在嘴里,嘎嘣嘎嘣,还有一股烟熏火燎的麦草味。

大哥就是在这时候被父亲撵回家的。他从院门外跑进来,黑色的棉袄敞开着,露出精瘦凹陷的胸脯,棉裤弄湿了,沥沥拉拉甩着水珠。我大笑着喊娘:你的亲狗娃又闯祸了。父亲拎着一根棍子,呼哧呼哧喘着粗气:三天不打,你皮又发痒了不是?

大哥已经撇着腿钻进了他的西屋,并牢牢地堵上了门。父亲把那扇四处走风的破窗敲得咣咣响:有本事你死里面!

娘站在檐下,看到父亲的棍子没打到大哥,她呵儿呵儿地笑:又咋了?你们爷儿俩就是反贴的门神。

父亲没打到大哥,一肚子火气冲着娘:惯吧,你就惯吧,早晚把他惯到监狱里去!大冬天跳水库,棉裤湿半截,看不冻死他。

娘一听棉裤湿了,不笑了,立马换了哭腔:老天爷呀,我的亲狗娃啊,棉裤湿了看你光屁股上学,这败家的娃啊。

于是,那天下午,大哥一直躲在西屋一声不吭,父亲在门外怒吼,母亲配合着吟唱。我一直玩着冰挂,弄湿了棉袄袖子和前襟,被母亲捎带着戳了几指头。

这样的场景,像演电影一样,过几天就要演一次,只不过,大哥幸运的时候并不多。他经常会吃上父亲几拳头,或者挨上几鞭子、几棍子。父亲手边有啥,抄起来就向大哥抡过去。我有时候真怕他把大哥打死了,因为大哥在外面挂了彩,回来还要再受二次伤。父亲每次打他都会凶狠地说:打死你。

娘看着父亲打大哥,除了流泪,毫无意义地喊着让父亲住手,也无能为力。她说:狗娃是你前世冤家啊,你非要他命,又何必生他。

大哥在父亲的棍棒下,并没有成长为他希望的乖娃,而是长得和他越来越像,从脸上浓密的胡须,到宽厚的手掌,甚至说话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大哥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像父亲一样容易发怒,敢跟父亲叫板了。但父亲动手的时候却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争吵。两个声若洪钟的男人,在屋里对吼起来。其他人就完全被忽视了,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娘的规劝,就像落在他们肩膀上的一只蚊子,手一扬,就被扇飞了。

我的记忆力就是这么好,想起这些故事,总要拿出来讲一讲,让那些孩子们笑笑。阳光从落地窗户上照进来,新打扫过的屋子散发着清新的味道。再有一天,就是除夕了。我给父亲送过年要穿的新衣服,大大小小十几口人提前聚在大哥家,有一种喧嚣的幸福。

我问父亲:你怎么从小只打大哥,不打二哥三哥?

父亲背对着阳光,我看不清他确切的表情。他好像没听见我的话,一声不吭。

我想问大哥,他说:好了,爹该洗澡了。

大哥把父亲从沙发上搀起来,我看着两个背影一模一样的男人,慢慢地走向浴室。这个场景,如同饭棚麦草上一排排的冰挂,在阳光的照射下,光芒四射,让我想哭。从什么时候起,这暴躁易怒的父子俩变得如此沉默寡言,我竟没有发现。也许是从娘去世后,也许是从大哥成家后,也许更早。

我站在浴室门口,看着玻璃花纹上映出的橘黄色灯光,还有蒸腾缭绕的水雾。我特别想知道,六十多岁的大哥给八十三岁的父亲洗澡,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大哥刚做完心脏手术三个月,父亲也在心脏同样的位置。放置过起搏器。

水声停了。大哥说:搓搓背吧,省得背痒。

父亲没有回答,浴室里安静下来。一会儿,我听见搓澡巾擦过皮肤的声音,很慢,沙沙沙的,像叶子落在地上,或者像细小的雨落在脸上。

大哥问:重不重?

父亲说:还行。

浴室里重新安静下来。父亲咳嗽了一声,似乎想说什么,迟疑了一下,又咳嗽了几声。大哥说:是不是太热了,不舒服?

父亲说:你,伤口,还疼不疼?

大哥说:不疼了。

父亲说:有病了,就注意点儿。

听着他们的对话,我眼前出现的却是他们挥舞着手臂,瞪大眼睛,大吼着,谁也不听谁的吵架的情景。

门开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男人又搀扶着出来。父亲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脸色红润。他眯着眼睛,说:四妞,今年拿的啥酒?

我说:三十年西凤。

他说:晚上打开,我和你大哥少喝点儿。

那个晚上,父亲和大哥几乎不说一句话,两个人默默地倒一点儿酒,轻轻一碰,玻璃杯发出清脆的声音,然后一饮而尽。我们完全被忽视了,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

1.本文生动地描绘了有关父亲和大哥的四个场景。请把下面的场景补充完整。

场景一:①___ 场景二:大哥和父亲叫板

场景三:大哥给父亲洗澡场景四:②_______

本题考查的是故事情节概括。一类是概括事件:找准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按照“他(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模式进行概括。第二类概括部分情节概括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解题思路: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或自己概括来填空。防止出现误将高潮当作结局,或把经过当作结果的情况。

参考答案:①大哥被父亲追打②父亲和大哥对饮

2.第⑦段和第⑲段都有一句“我们完全被忽视了,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请简要分析这句话在这两段中的意思有何异同。

此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理解句子即可。找出两句的异同。即:相同点:父亲和大哥完全沉浸在他们的世界里,忽略了其他人。不同点:第⑦段中强调的是他们对吼的激烈,第段则着重表现了父子之间脉脉的温情。

参考答案:相同点:父亲和大哥完全沉浸在他们的世界里,忽略了其他人。

不同点:第⑦段中强调的是他们对吼的激烈,第段则着重表现了父子之间脉脉的温情。3.本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生动活泼、自然通俗,请你在③④两段中任选一句

....简要赏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赏析句子,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表达方面从运用的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表达的情感几个方面来分析,指出其精彩巧妙之处。要用评价语“形象生动”“突出”等。示例一:“三天不打,你皮又痒了不是?”写出了父亲认为大哥调皮需要管教,“皮痒”意味着要挨揍,是民间俗话,源自生活,所以生动活泼、自然通俗。示例二:“又咋了?你们爷俩就是反贴的门神。”母亲这句话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父子俩对立的状态。“门神”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用来做为喻体,通俗易懂,自然贴切。

参考答案:示例一:“三天不打,你皮又痒了不是?”写出了父亲认为大哥调皮需要管教,“皮痒”意味着要挨揍,是民间俗话,源自生活,所以生动活泼、自然通俗。示例二:“又咋了?你们爷俩就是反贴的门神。”母亲这句话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父子俩对立的状态。“门神”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用来做为喻体,通俗易懂,自然贴切。

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按要求作答。

题目一:有人说本文的题目可以改为“父与子”,你怎么看?请简述理由。

题目二:如果你认为“父与子”和“对饮”两个题目都不好,请你为本文拟一个题目,说说你的理由。

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的理解。文章题目的作用主要有:①文章的线索;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③揭示文章中心;④吸引读者、新颖;⑤语意双关;⑥具有象征意义;⑦是作者感情的出发点。做此题要认真阅读文章,从文章内容、中心等方面去解析。

针对第一个题目

答案示例一:不应该改。“对饮”是“相对饮酒”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父亲与大哥的关系由矛盾对立到和谐相处的变化。以和谐的“对饮”来结束全篇,更能突显小说的主题。

答案示例二:应该更改。“对饮”仅仅是在文章结尾处出现,全篇有一半内容都是在写父亲与大哥的对立,用它作为标题略显不妥。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写父亲对大哥独特的教育,以及在这种教育之下大哥和父亲由针锋相对走向相互理解,一直强调的都是父子关系与情感,因此用“父与子”更恰当。

针对第二个题目

答案示例:我为文章起的题目是“他们的世界”。本文通过几个生活片段,写出了大哥在成长的过程中与父亲关系的变化,其中有两个场景让我非常感动。一个是他们两人吵架时,一个是他们喝酒时,文章也两次提到了这是他们“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大哥与父亲由对抗到理解,充满了父子深情。“他们的世界”既可以概括文章的内容,也能点明主旨,所以我为这篇文章起这个题目。

实付:

¥1

下载文档

小说阅读(附答案)

2019-04-27 5页 4.3分 来自百度文库



【基础知识】


一、小说的定义


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环境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二、小说的三要素


典型人物、故事情节、典型环境。(简称“人物、情节、环境”)


三、小说的特点


故事情节完整,人物个性鲜明,环境描写逼真,主题思想深刻,构思角度精巧。


四、小说中的人物


1.主人公谁反映本文主旨,谁就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不能单纯以笔墨的多少来确定主人公。


2.人物描写


(1)描写角度: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2)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3.人物出场的主要方法


(1)先声夺人法(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法).(2)先抑后扬法.(3)环境渲染法.


五、小说的情节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


六、小说的环境


1.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场所、风土人情、社会背景、历史背景的描写。能揭示人物思想产生和导致事件结局的社会根源。


社会环境的作用: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 如地点、气候、景色、场面等.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六种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背景等。(一般是放在文章开头的位置)


(2)渲染营造某种氛围(气氛).(一般放在开头或中间的位置)


(3)烘托人物心情(像兴奋喜悦、忧愁伤感、沮丧、绝望等等).(随时出现,位置不固定)


(4)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后边的内容作铺垫. (一般放在中间的位置)


(5)表现/衬托人物性格和品质.


(6)突出/升华/象征/暗示文章的主旨.


七、小说的题目


1.小说题目的作用一般有:


(1)点明中心。


(2)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


(4)突出主要人物。


(5)突出主要内容。


(6)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作用。


2.小说题目的含义


(1)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


(2)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


(3)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实物为题。


(4)以主要人物为题。


(5)以特定环境为题。


要注意往往有两层: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深层含义与文章主旨有关。如果小说标题就揭示了中心,那就结合小说结尾答出文章中心


八、小说的记叙顺序


小说的记叙顺序一般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1. 顺叙按照某件事情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中间没有插入其他事情。


顺叙作用: 清楚地展现事情的来龙去脉。


2. 倒叙文章开头先写某件事情的结局或最突出的一个片段,然后才写这件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倒叙的结构往往是先倒叙后顺叙,把结局放在文章的开头。


倒叙的作用:引起悬念,引人人胜;突出中心。


3. 插叙


在叙述甲事情的发展时,突然停止对甲事情的叙述,转人对另外一件乙事情的叙述。插进的乙事情,往往是回忆的往事,或是对某件物品来历的交代。叙述完乙事情后,仍然继续叙述甲事情。全文主要叙述的是甲事情。


插叙的作用:补充交代说明某件事,使文章内容更充实.结构严谨.


九、小说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1.衬托 : 衬托分为正面衬托和反面衬托


衬托有三类:(1)以环境衬托人物;(2)以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3)以次要情节衬托主要情节.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是指文章用很多笔墨去直接描写主人公的写作手法.


“侧面描写”,也叫烘托,是指文章用很多笔墨去描写次要人物,通过刻画次要人物使我们了解主人公的形象品质的写作手法。侧面描写有多种方法,可以引用他人的语言(包括对话);可以从旁观者的反映来侧面描写;或运用拟人手法来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使文章内容富于变化,另一方面也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是小说创作和记叙文写作常用的方法.


3.对比


作用:突出人物(对比物)的特点(性格、品质),起突出强化的作用,彰显主题. 一般包括:(1)环境的对比;(2)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对比;(3)主要人物的前后对比.


4.设置悬念所谓“设置悬念”,是在文章的某处设计一个疑团,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或者人物命运的急切期待,从而引起下文,往往读者阅读到文章的结尾才揭开疑团.


悬念的作用:一是引出下文情节,激发读者兴趣;二是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


5.先抑后扬与先扬后抑


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与先扬后抑(欲抑先扬):这两种写法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波澜起伏.


6.伏笔与照应一一先有伏笔后有照应


伏笔,是在前文埋伏的线索,对将要出现的人物、事件预作提示.


照应,是在后文中回应伏笔,做出具体的描述或交代.


这种技法的运用,有使小说情节跌宕有致、结构细密严谨的作用.


【考点例析】


杭州巷10号夏阳


幸福路作为一条商业步行街,每天人流密集,左边有一条非常不起眼的小岔路,叫平安街,顺着平安街进去百余米,一拐弯,眼前生出一条南北向小巷,便是杭州巷。


杭州巷狭窄细长,仅容得下两人并行,麻石板铺就的巷道,伴随着墙脚一线湿湿的青苔,一直延伸到尽头。巷子两边的建筑,古朴、荒凉,被圈在高高的院墙内。透过门缝,可隐约窥见一些雕梁画栋,当然还有断壁残垣。小巷里,渺无人烟,只有寂寞的风,顺着寂寞的巷道穿过,轻轻吹拂着墙头几株寂寞的茅草。步行在小巷里,抬眼望去,四周就像一幅油画,挂在墙上沉睡不醒。


我此行的目的地是杭州巷10号,那也是整个小巷唯一的住户。我去的时候,正值深秋,碧空如镜。上午的阳光嫩黄羞怯,在墙头瓦瓴上探头探脑,却无法照进小巷。行走在小巷里,头上是一片金灿灿的阳光,人却站在岁月的阴凉中。驻足10号门前,我感慨颇多,犹豫良久,那两扇厚重的木门还是被我轻轻地叩响了。


须臾,一个老太太站在门口。她的目光和善,完全没有都市人惯有的那种警惕。我结结巴巴地说自己是摄影发烧友,爱好用镜头来捕捉历史。老太太把我迎进院内。院子很大,里面种了不少花草。秋天的菊花开得正艳,五彩缤纷,白如雪,粉似霞,而黄的,则黄得热闹,亦黄得伤感。院内飞檐斗角,回廊石阶,曲径通幽。难以置信,在现代都市林立的高楼大厦脚下,竟然藏着这样的深居大院。


老太太说自己有八十高龄,有个留学海外的儿子,如果现在还活着的话,明年也将花甲之年了……老太太说她姓李,从十八岁结婚那年起,已经在这院子里生活了六十多年。六十多年里,女儿夭折,儿子客死他乡,佣人被遣散,老伴过世,一个个亲人相继离去,昔日门庭喧闹的大宅子里,最后只剩下她一个孤老婆子了。老太太说这话时表情恬淡,似乎是在谈论别人家的事情,看不出有任何的悲伤。


我问:“这巷子为何叫杭州巷,和杭州有什么历史渊源吗?”


老太太说:“现在知道这巷子来历的人应该不多了。说来话长,早在清朝末年,有一批杭商集体迁移来此,他们开茶庄、丝绸店和当铺等。买卖做大了,赚钱了,在这里扎根,抱团买地置业,于是就有了这杭州巷。你可别小看这巷子,它可是当年这座城市的心窝窝呢。巷道之所以修得这么窄,就是为了减少闲杂人员的进入。无论多大的官来访,文官落轿,武官下马,就是皇帝来了,也得老老实实从巷子口步行进来。”说到这里,老太太得意地笑了。


我吃了一惊,没想到杭州巷在当年是如此的尊贵显赫。望着老太太一脸甜蜜而略带羞涩的回忆神情,我依稀看到了当年一个情窦初开的妙龄女子,被浩大的迎亲队伍捧进了这杭州巷。


在杭州巷10号,如置身于山野的一处宅院里,都市的喧嚣和车流的嘈杂似乎远去。空气里,有花的阵阵清香,在明朗的阳光下,微微发酵。和老太太坐在一块儿喝茶聊天,真是一种享受,仿佛在翻阅一本厚厚的历史书。


我拍了几张照片后,告别老太太,告别杭州巷10号,重新回到巷子里。我默默退出杭州巷时,一个磨刀师傅正挑着担子站在巷子口,高声叫喊着:“磨剪子嘞,戗菜刀!”他抑扬顿挫的叫喊声跌落在小巷里,溅起一巷子清脆的回音。磨刀师傅喊了数声,站了片刻,却没有走进小巷。


我回到单位。主任问我:“老太太同意拆迁了?”


我默默地望着主任难看的脸色。他的身后,悬挂着这座城市的规划蓝图,上面一条条粗大笔直的线路,纵横交错,气势凌厉。


我向主任建议道:“按照老太太目前的身体状况,是很难熬过这个冬天的。要不,我们等到明年开春再说,如何?”


主任沉默不语。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情节,均不超过20字。


起因:


经过:


结果: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概括小说情节,既可以按“开端-一发展一一高潮-一结局”的基本情节结构概括,也可以按“起因-一经过-结果”几大要素来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可按第二种方式概括。本小说中故事的“起因”是在后面第11自然段中才补充交代的;第1-9自然段是经过;最后三段是结果。据此简要概括“起因”“经过”“结果”即可。


[答题模板] 何人十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么样


[答案示例] 起因:“我”为了拆迁的事情造访了杭州巷10号. 经过:“我”与老太太交谈之后,了解古宅悠久的历史。结果:“我”打消向老太太说明来意的念头,没有完成任务.


2.第2自然段的环境描写在小说中有何作用?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对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第2自然段是对杭州巷颓败、凄凉和寂寞的自然环境的描写,可从渲染气氛、烘托历史气息、反映人物生存环境等角度分析,也可以从为小说中某个情节作铺垫的角度分析这里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案示例] 描写了杭州巷颓败、凄凉和寂寞,烘托出杭州巷的古朴、静谧和厚重的历史气息,暗写了老太太的处境,为下文拜访了老太太却无法说出劝其拆迁的来意做铺垫.


3.根据小说的第4-7自然段,分析老太太是怎样的人.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要认真阅读小说的第4-7自然段,然后根据这四段中对老太太的描写来分析其性格特点。如第4自然段中“她的目光和善”;第5自然段中“老太太精神矍铄,红光满面,笑声爽朗”“老太太说这话时表情恬淡,似乎是在谈论别人家的事情,看不出有任何的悲伤”;第7自然段中“老太太得意地笑了”等内容,都直接表现了她的性格特点,简要概括这些作答即可。


[答案示例] 精神矍铄、笑声朗朗;和善热情、热爱生活;经历坎坷、心态乐观;热爱古宅、坚守至今.


4.赏析第9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子.


和老太太坐在一块儿喝茶聊天,真是一种享受,仿佛在翻阅一本厚厚的历史书.


[思路分析]本题考査对精彩语句的赏析。解答本题,可从运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角度赏析。从“仿佛…”看,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作用可从突出老太太聊天的内容一一老宅里度过的时光(即老宅的历史)的角度分析,也可从表达“我”的思想感情的角度以及结构上作用的角度分析.


[答案示例] 运用比喻,将在老宅里度过的时光比作翻阅一本历史书,突出了老宅厚重的历史气息和历史价值。表达了“我”对老宅的喜爱之情,也为后文“我”想法的转变埋下了伏笔.


5.第11自然段画线句子写城市规划蓝图,有什么深意?


他的身后,悬挂着这座城市的规划蓝图,上面一条条粗大笔直的线路,纵横交错,气势凌厉。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在文中的表达作用的分析。题目要求回答画线句所写的城市规划蓝图的内容在文中的深意,也就是要求回答作者安排这个内容的写作意图。可根据悬挂的城市规划蓝图所涉及的被拆迁的古宅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的意义,来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答案示例]悬挂的城市规划蓝图展示出这个城市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暗示了现代城市规划发展与古宅保护、文化传承之间的矛盾冲突激烈,同时表现了作者对以牺牲历史文化传承为代价发展城市的深深忧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029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238评论 3 38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576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214评论 1 28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324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9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16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96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3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19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90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6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410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9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28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952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979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 闵阿姨上了飞机,心情格外激动。再过二十小时,她就可以见到大洋彼岸的女儿了。距上次分别已有三年时间,这对于一个...
    蕻日肆佑阅读 276评论 0 0
  • 史上死得最冤的科学大神,因误解被送上了断头台 麦迪逊·贝尔赛先生5月1日 拉瓦锡被誉为“近代化学之父”,但在227...
    时尚的双双阅读 212评论 0 2
  • “思齐”与“静笃” 《论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
    物观其复阅读 116评论 0 0
  • 今天青石的票圈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张艺谋的新片终于定档了。 一张满溢着水墨风的海报一次次的出现在票圈里,也就是老谋...
    青石电影阅读 10,323评论 1 2
  • 今天主要学习了flex布局,学习笔记如下: 1.指定flex布局: display:flex(任意容器)...
    riku_lu阅读 3,140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