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羔羊”最可怕

“沉默的羔羊”最可怕。由于组织中个体的差异性,“上下共识”原本应该是企业运行的基础要求,但却成为了很多企业求而不得的状态。有人把“共识”误解为让员工闭嘴,在一个沉默的组织里,是没有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员工变得沉默起来,是一种组织的危险信号,它意味着积极性和创造性思考开始丧失。即使表现为“干不完的活、加不完的班”,也无法让组织绩效增长,也就开始进入到“内卷”状态。事实上,几乎所有想做好事、踏实做事的中基层员工都同样看到了问题,只是他们保持了沉默而已。尤其是那些工作年限较长的人,他们知道问题,甚至看得很透,但都选择了沉默。上面说什么就是什么,即使是明显存在问题的决策或一眼就能看出风险的投入,也没有人提出异议。因为这种氛围里,谁站出来反而成为了异类。因为他们知道不保持沉默的代价是什么。但是在这种环境下,会出现两个结果,一是小隐患层层隐瞒,最终酿成大恶果。二是“沉默的羔羊”一旦不沉默,将会惊天动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