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6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於覺了喜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於覺了喜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出息。】

  這是第五「學觀覺了喜」,也就是有輕安樂的關係。這個「覺了喜入息」,這個入息的時候有喜,心裡有歡喜。「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也能覺悟這件事「入息」。「於覺了喜出息」的時候,也有輕安樂。「我今能學覺了喜出息」,也是。

《披尋記》九二三頁:

《喜入息等者:謂於初二靜慮地中入出息念有喜相應故。》

  現在已經由未到地定到初禪、二禪了,到這個時候了。這個時候初禪、二禪是「有喜」;有尋伺、有喜、也有樂,但是樂這時候不說,說有「喜」。

【於覺了樂入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於覺了樂出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出息。】

  前面是覺喜,這是覺樂。入息也有樂、出息也有樂。這是什麼呢?看《披尋記》。

《披尋記》九二三頁:

《樂入息等者:謂於第三靜慮地中入出息念樂相應故。》

  這是第三禪,這時候有樂。第三禪是沒有喜了,沒有喜而有樂。初禪、二禪有喜;三禪沒有喜而有樂,把喜不要了,只要有樂。

  這時候就是到了三禪了,這第六這個地方到了三禪。

【於覺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於覺了心行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出息。】

  「於覺了心行入息」,這個息在入的時候有「心行」這件事;「心行」是什麼?這個口行就是語行,尋伺是語行,你有尋伺你才能說話。這個身行就是出入息。那個「心行」是什麼?「心行」就是受想。色受想行識、受想是「心行」;有受有想這心就活動,若沒有受想心就不能動了,所以有受想就是有心的意思。現在這是「於覺了心行」的時候,也就覺了心裡面有受有想;在入息的時候心有受有想。「我今能學覺了心行」的入息。「於覺了心行出息」的時候,「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出息」,就是出息的時候也有受想,能覺了受、覺了想,這樣意思。

《披尋記》九二三頁:

《覺了心行入息等者:此中心行謂即受想,若失忘念,我見慢等相應俱轉,速疾通達故。》

  「若失忘念」,這個忘掉了正念。就是無常、無我是正念;忘掉了正念,這個虛妄分別來了,就是「我見慢等相應俱轉」,這時候就是得了初果以後;如果到了三禪,應該是到了三果了,二果、三果這個時候,他還是有我見有高慢心出來,這樣的分別心出來和你的心同時活動,「速疾通達故」。這上面說「於覺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這個「覺了」,就是覺了我有我見、我慢,是不對的;「速疾通達」就把這個我見我慢就滅掉了,觀察無我,是這個意思,這段文是這個意思。

黃一、舉十六行(分二科) 宇二、列(十六勝行之第八)

【於息除心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於息除心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出息。】

  這阿那波那念在修習這地方有「算數修習」,有五種修習。五種修習裡面,現在是最後一科。五種修習裡面第一科就是「算數修習」,現在是最後一科「十六勝行修習」。這一科裡邊,在解釋裡面分二科,第一科是「顯有學行」,第二科是「結成無學」。「顯有學行」裡面分兩科,第一科「舉十六勝行」分兩科,第一科「徵」。現在是第二科「列」,「列」裡面現在是第八,是第八段。

  「於息除心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這都是「標」,下邊有解釋。這個「息除」這個「息」字,在這裡不是出入息,它就是「滅」字、當滅字講,就是滅除去心行,是這個意思。在「心行」上面,有身行、語行、心行;身行就是出入息,口行就是說話,就是尋思是「語行」,你心要有尋伺而後才能說話。現在這是「心行」,這心能夠活動一定要有受想的心所法。現在這裡有不合道理的「心行」,這修行人要把它滅除去,「滅除心行」,所以叫做「息除心行」。這在「入息」的時候有不合道理的心行就要滅除去。「我今能學息除心行」,這個修行人到這個時候有這種堪能性,他心裡有不合道理的心行,他就能滅除去,有這種能力。

  「於息除心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出息」,就是「出息」的時候有不合道理的心行,他覺知了,他就能把它滅掉。

《披尋記》九二三頁:

《息除心行入息等者:謂如我慢見等受想俱行,既覺了已方便除滅故。》

  這叫做「息除心行」。什麼是應該滅除去的心行呢?「如我慢見等」,就是我見、我慢見等,這樣的不合道理的心行,就是自己執著有我,就高慢起來了瞧不起別人,這個就是不合道理的心行,這也就是受想心所。它是和受想心所同時活動的,也就是這個我慢見等受想心所和心同時活動。「既覺了已」,這位修行人他發覺自己有這樣的不合道理的想法,他就能「方便除滅」,就是立刻地提起來正念修無我觀,就把這個我慢見消除去,這樣意思,這叫做「息除心行」。

【於覺了心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於覺了心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出息。】

  這是第九,這「十六勝行」裡面,現在是第九個勝行。就是這位修行人在「入息出息」的時候,他發覺自己的心裡面有各式各樣的不合道理的心行,心的活動,他就能學習能覺了這件事,能覺了自己心情有不對的地方。

《披尋記》九二三頁:

《覺了心入息等者:謂有貪離貪心等有二十種,是名為心。於此一切如實了知故。》

  「覺了心入息等者,謂有貪離貪心等有二十種」,這麼多的心,「於此一切如實了知故」,都能如實了知;如實了知,就沒有這麼多的虛妄分別心了。

【於喜悅心入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於喜悅心出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出息。】

  就是入息出息的時候,他自己能夠令自己「喜悅」,能解決一切問題,他有這種堪能性了,所以叫「我今能學喜悅心出息」、「入息」。

《披尋記》九二三頁:

《喜悅心入息等者:謂心若為昏沈睡眠所覆蓋時,隨緣一種淨妙境界,極善示現勸導讚勵慶慰其心故。》

  「謂心若為」,就是這個修行人,他發覺他自己的心為「昏沈睡眠」這樣的煩惱「所覆蓋」的時候,他這個明了的心為這樣的煩惱覆蓋的時候,就是這樣的煩惱現行了,惛沈睡眠了。「隨緣一種淨妙境界」,他發覺自己有這樣的煩惱的時候,要立刻地想辦法把他滅除去;什麼辦法呢?就是「隨緣一種」,隨你心所歡喜的,你去觀察一種「淨妙的境界」;這淨妙的境界就是佛法僧,這是最殊勝的境界,也是自己所恭敬的讚歎的境界。「極善示現勸導」,你若去觀察佛法僧的境界的時候,是「極善示現」,極能夠善巧地表達出來,「勸導」自己不要懈怠、勇猛。還「讚勵」也會讚歎修學聖道的功德勉勵自己。「慶慰其心」,也感覺到自己非常值得慶幸值得歡喜:我來到三寶裡面受到佛法僧的護念,能夠修學聖道,就是安慰自己。這樣子就把這個「惛沈睡眠」這些煩惱滅除去了,這個意思。這就叫做「我今能學喜悅心出息」。
(2018.6.2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書是托馬斯戈登博士寫的「PET父母效能訓練手冊」,這本書的作者托馬斯戈登博士曾於1997、199...
    zoewyc阅读 316评论 0 0
  • 天五、十六勝行修習(分三科)地一、標【如是於聖諦中善修習已,於見道所斷一切煩惱皆悉永斷,唯餘修道所斷煩惱。為斷彼故...
    德虔阅读 344评论 0 0
  • 马上就要到母亲节了,我要为妈妈做些家务,比如:“扫地、擦桌子、叠被子、拖地,” 还有一些家务呢!
    刘俊艳阅读 215评论 0 0
  • 家里准备建房子了。这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昨晚,爸爸打电话给我,问我,是建一层还是建两层,是建80平方还是120平方...
    向着太阳奔跑的石头阅读 272评论 1 1
  • 这4条边,1个中心是什么呢?就是与人交流沟通的5点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性:我对你错 第二种可能性:我错你对 第三种...
    Chaylse酱阅读 55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