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感知的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理解世界的框架也不同,所以对世界做出的动作也不一样。有一项研究说,我们每秒钟从眼睛、耳朵、鼻子等获取的信息是几百m,但是进入意识层面的只有50比特。面对同样的世界,我们不同的大脑过滤掉了不同的信息,最后感知的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我们就好像盲人一样,只看到了大象的一部分有人认为世界是利益为主导驱动,有的人认为是技术为主导驱动,有的人认为世界是权力为主导驱动……不同的观念,会让我们聚焦到世界不同的部分,也会用力去改变这一部分。我们用自己存量知识去理解输入的信息,不同的知识背景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世界。然而这个过程很可能就让我们忽略了世界其它的细节,甚至认为其它的部分不存在。
笑来老师有一章中说了一句话,真正让你陷入困境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这个世界并非如你想象。要想少陷入困境,我们就要探寻世界的真相,让自己的思维框架更加贴近真实的世界。面对不停变化的世界,我们需要保持谦逊,明白自己所知有限。但是我们也不能走极端自我设限,为自己的世界划定了太多的边界,给自己贴上很多负面的标签。贴标签是我们思维懒惰的一种方式,世界是复杂的,人也是复杂的,不可能简单的分类。我们和世界都是一样的,处于不停的变化中,标签很容易让我们对于变化失敏。我们需要时时刻刻的去探知世界,感知世界真实的样子,才能做出正确的应对,不至于让自己进入困境。
人应该活成什么样子是很复杂的问题,有句话说想改变世界的人最后都被世界改变了。那么我们是该去适应世界还是去改变世界呢?当世界并非如同我们想象的时候,是该妥协还是抗争?笑来老师一贯提倡的是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我认为是一种妥协。因为是否正确的标准,是这个世界来定的。正确的方法和正确的事情都是建立一个稳定的世界基础之上。如果一直坚持这种方式,我们很可能就是被世界慢慢改变,活成一个世俗标准的成功人士。学习这个专栏,我以前一直没有仔细思考过的问题是,我是否要活成笑来老师那样呢?财富自由是否是我想要的?我们该活成自己还是活成别人?如果把专栏里面提到的概念都践行下来,我会成为什么样子?我还是我么?或者做自己很多时候是更加困难的事情,因为可能会跟全世界对抗。而妥协顺应世界的趋势,和时间做朋友就能获得稳步的提升。其实说到底,我不清楚我是想妥协还是想去改变世界。
我们按照什么样的规则行事,我们就可能活在什么样的世界。现在的教育正在个性化,可能不同的孩子面对的是不同的教育方式,也决定了会编程什么样的人。很多人靠的是拼分,通过提高成绩来送上好大学,所以自己的孩子送到奥数班、英语班、作文班。有一些人认为应该培养素质,全面发展,所以主攻各种运动、音乐美术各种才艺类的。然而仔细想来,这很多培养的都是在适应这个世界,让自己成为一个标准的螺丝钉。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不成为一颗螺丝钉,从早九晚五的循环中跳出来,我们该怎么教育孩子呢?在全民提分争过高考独木桥的时候,是否还有其它的选择。如果要让孩子活成他们自己想活的样子,该做些什么?如果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改变世界,而不是被世界改变的人,又该做些什么?我们该教给孩子什么样的规则,怎样去看待世界?今天突然思考发现有很多问题我其实没有想过,并没有做到活在未来。革命尚未成功,我得继续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