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出生,着急地给孩子鉴定性别。是男是女,父母说了算,不满意了,直接扼杀。但这种扼杀对于孕妇的伤痛是巨大的,一个孩子的消失往往意味着一段恋情的结束。孩子是全家的希望,这种希望一旦消失,俩人不吹即散。
流产再怀孕的也有,举两个
个身边没怀上的例子。
我的一个亲戚,因为早年流产了一个孩子,之后痛经特别厉害,一直没怀孕。还有个我老师的儿子,因为99年很想移民,心想着把三个月大的孩子流掉吧,至今18年过去了,没怀上。
人们总在急中想着高效,其实适得其反。我们慢下来之后,反倒效率会提高很多。就比如说我吧,早上起来,若是着急的话,肯定手忙脚乱,不是忘带卡就是忘带手表。慢慢地觉察自己,让自己慢下来之后,反倒会使自己的东西都带着,这是我慢下来之后的亲身经历。
弹钢琴也是如此,从慢至快。演奏会的手指飞舞往往需要飞一般的速度。总是让人视觉一颤,怀疑自己的眼睛跟不上演奏家的手指。但大师们都是先慢练,而后循序渐进,越练越快。功夫到家,速度自然提上来了。
孩子学着爬行的时候,往往是锻炼腿部肌肉和肘部肌肉能力,增强颈部的承重力,拓展视野。但部分人急不可耐,爬什么爬?磕到哪咋办?一个抱抱给孩子举到学步车里了,这不是关爱,是剥夺了孩子的锻炼能力。
孩子刚学会说话,就报班唱歌;刚学着跑,马上学舞蹈;刚学会写字,赶紧报画画;试卷打了98分,赶紧补习落下的两分……怎是急不可耐才形容的了的?
很多人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口号,让孩子学这学那,学着学着孩子就放弃了。池莉教育女儿过程,很少让孩子参加补习班,女儿滑旱冰飞着的路上,也把一天的疲乏发散出去了。所有邻居家的孩子看在眼中,都是满眼的羡慕。这是慢节奏下教育出来的孩子,非常放松,也非常自主,知道自己想走什么路。她女儿在国内上到高二,转至了欧洲的一所高中,一路上的成长可谓是成功。
因为慢节奏的很少,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觉察自己。记得我上高三时候,我们不同于高一高二学生放学之后走掉,高三生还有个大晚课,这放学与大晚课之间,仅有一小时的休息。我们那时,没有外卖没有送餐之类的服务。一下课,只得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奔到食堂或饭店,飞也似的往嘴里划拉饭,一点香味都品不到,只想着大晚课可别迟到啊。这样的吃饭速度让我持续了几年,有一次跟朋友一起吃饭,她在一旁“停”叫住我。我满口饭看着她,才意识到自己的吃饭是多么急。
饭是一家子的仪式,男人回来吃饭,俩人坐在桌边唠唠家常,也能促进感情。若是俩人能在厨房一起做饭,一个择菜一个做饭,谱写一曲厨房交响曲,也是增进交流,增进感情的。
慢工出细活,生活中我们学着工匠精神,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发觉一口饭菜的飘香,孩子爬行成功的喜悦,妻子盛饭的动人。这都让我们生活中升起更多的热情。
我是个慢性子,平时跟母亲走路总是跟不上她,她在原地等我跑着跟上她之后再走。而今,我们俩人一起走的时候,突然发觉,我还是原来的速度,而母亲的速度比以前慢了许多。我停下来,为她讲解着周围的建筑,风景。俩人依偎着,也是一种依靠的颠倒,慢下来发现这种颠倒是种老人对子女的倚靠,这种慢下来的感觉真好。
有首诗歌《牵着蜗牛去散步》,不妨做个蜗牛父母,让自己慢下来,也珍视着年迈父母的慢。让孩子跟上我们节奏的同时,慢下来,我们等等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