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GEP妈妈圈
————————————————————————————
好耐心是天生的么?
有了娃以后,我们的好耐心都去哪儿了?
虽然看了好多育儿文章,也知道发火的结局多为两败俱伤,但是火气上来,哪里记得什么道理!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的耐心也在不断地接受挑战。对于家有学龄小朋友的爸妈来说,陪读更是耐心的第一杀手。
如果你想改变容易发火、没有耐心的局面,那么这篇文章可能可以帮到你,因为耐心是可以通过科学自我训练养成的品质。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心理学家推荐的“好耐心养成法”吧。
01
找出“导火索“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你会容易发怒?
开车的时候遇到不守规矩的司机?
关键时刻电子设备掉链子?
结账的时候队伍排得很长收银员慢慢吞吞?
还是孩子一到写作业练琴,就磨磨蹭蹭,讨价还价,心不在焉?
找出让你烦躁的情况,是有效情绪控制的成功第一步。
人容易发怒,大脑的杏仁核是罪魁祸首。它们的任务就是应对危险的情况、控制情绪。在蛮荒时代,它们帮助人们的祖先躲避猛兽的攻击,但在现代生活中,大脑却往往误判什么是真正的“危机”,导致过激反应。
比如说,它们无法分辨什么是真正危及生命的情况(在野外遇见凶猛的老虎),还是远远没有那么危险的状况(和一个讨厌的人相处,遇到讨厌的事情)。
02
打破坏情绪循环,正确评估风险
比如排长队很容易让你生气。冷静下来分析后,你意识到你在排长队的时候,内心想法是:“我真不想排这个队!” 那么可以针对这个想法进行调整,打破压力反应机制,比如可以这样告诉自己“反正我现在也不那么急”。
这一步的关键是:退后一步,尽可能理智地分析当下的情况!
排长队是不是很不方便?当然,但是实际一点想的话,总会排到头的,而且一个人一辈子会排多少队?事后又会记得几次排队经历?
又比如,陪孩子练琴每次都很着急上火,但是回头想下,孩子练琴时间不够长,弹得不够好是不是真的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相信很多父母让孩子开始练琴都是抱着要培养情操,熟悉音律,有一个兴趣爱好的想法,并不是期待孩子成为专业人士,以此为生。
然后,想想最坏的情况会是怎样。再排队等10分钟、甚至半个小时,或者曲子没有练熟,考级拖延?但这些事情又有哪一样真的是性命攸关呢?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至于吧。
03
重新解读经历,想得长远些
这里涉及到心理学上非常常用的一项技能:认知重评(cognitive reappraisal),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换个角度来看待问题。陪孩子练琴想发脾气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想一下,这么小的娃注意力能集中这么久已经很棒了,并且孩子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另一个办法是想长远些,想想你为什么需要耐心,怎么才能有耐心。
比如,每每因为练琴引发的战争是不是把练琴变成了不愉快的经历?是不是消磨了孩子对练琴的乐趣?是不是和你想让孩子培养兴趣、享受音乐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父母在应对孩子的一些毛病时很容易失去耐心,那么,每次快发火前想想:你想成为什么样的父母?希望孩子想起你时是什么感觉?是一个温和、坚定、可依靠的人,还是一个没耐心、总发火的人?希望孩子自己遇到困难时,他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你又要为孩子示范什么样的榜样?
这些“为什么要有耐心,怎么才可以有耐心”的想法可能让你更容易坚持自己“培养耐心”的目标。
04
尝试改变生活方式
除了改变自己,我们还可以尝试改变环境,让生活中的压力变小一些。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特别讨厌排队,不妨试试在手机上下载一个只有排队的时候玩的手机游戏,打发排队的时间。
要是堵车让你抓狂,那就提前安排好时间,避开高峰出行。
以练琴来说,想让孩子自觉自愿,全神贯注地弹琴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是特别困难的,尤其是对于年龄小且注意力比较短暂的孩子。但如果改变一下练琴的时间,把半小时拆分成几个时间段,每次十几分钟,或者利用碎片化时间来练琴。这样一来,同样的练琴时间,但是有可能更专注地完成,减少爸妈和孩子不耐烦的情绪。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有些人来说,咖啡因会增加焦虑、紧张的情绪。所以如果觉得自己特别容易上火,也可以试试少喝些咖啡。相应的,练习瑜伽、冥想是有助于保持平和的心态,没那么容易着急。
05
制定实际的目标
有的时候,我们给自己安排了太多的事情,或者没有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一件事。当我们的计划不切实际,给自己安排了10件事要完成,却只能做到5件的时候,一点点小事都有可能让我们心情更加烦躁。
如果我们给自己的日程表安排的满满当当,那么中间有一点小的变故都会让我们方寸大乱,着急上火也就很难避免了。
比如,除了每次练琴的时长可以安排得实际一些,也可以把每次练琴的完成目标变得实际一些,比如把曲子拆解成几个容易在短时间内掌握的部分练习(先练熟右手部分,再练熟左手部分,再分小节尝试双手合奏),把每十分钟,每天的练习计划都制定地非常具体、可操作性强。
给自己制定计划的时候就留有足够的余地看似和“耐心”无关,其实是从容应对各种状况的前提条件呢!
06
“下次试试” 不如“现在开始练习”
就像马拉松运动员训练跑马拉松一样,耐心得要慢慢训练,而且往往不能在短时间内看到训练成果,需要持之以恒地练习。不是“下回试着耐心些”, 而是通过训练让耐心变成习惯。
可以先选择一些简单的、相对让你没那么”上火“的情况开始练习。最近我每次想冲儿子发火,就赶紧先去另外一个房间冷静几分钟,等情绪平复了再跟儿子讲话。
就像肌肉锻炼一样,如果你每天都刻意练习,反复告诉自己耐心对自己有多重要,不知不觉中,你就会变得越来越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