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优秀的倾听者对自己有两大好处:(1)使我们变得更聪明更健康;(2)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为什么倾听模式对人际关系有重要影响?
好的倾听模式可以为你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不好的倾听模式甚至可以为你带来敌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深层原因,就是人性。发言者都期待对方认真倾听,这是一个必然的期待,没有一个人会期待自己被忽视。想想自己对别人说话时的心情就明白这个道理。
如果对方发现自己被忽视,会自动触发位于下丘脑的一个开关,有的人称为暴怒开关。但实际上,由于大脑前额区的自动压制,一般不会真正发展为暴怒,但引起不快是必然的,所以可以称为不悦开关。不悦的程度取决于各种因素,从微微不快到暴怒都可能。不管什么程度,都必然影响对方对双方关系的评价。所以,不好的倾听模式必然会破坏人际关系。
所以,倾听的原则是让对方觉得你在认真听,由此不无谓地触发对方的不悦开关。 这个开关所在的下丘脑是大脑比较原始的部位,属于非理智部位,反应快且是自动的。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招惹这个开关。
认真倾听就一定会建立良好关系吗?短期来说,那倒不一定。不好的倾听模式会很快破坏关系,但建立好的关系是逐步的,不会一蹴而就。但好的倾听模式会使关系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
二、认真倾听对我们的最大好处:使我们更聪明、更健康
为什么我们要认真倾听?仅仅是为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吗?
人际关系当然很重要,但如果认为认真倾听只是为了建立好的人际关系,那就大错特错了。
按照这种认识,我们会认为,认真倾听,就是为了对方的面子,为了对方的利益,我们付出了时间和精力,我们是付出的一方,对方是收获的一方。这种认识,会阻碍我们去认真倾听,我们可能假装在认真听,但实际上心不在焉。
这种认识的错误,是因为它对付出与收获的判断并不完整,不充分。
的确,对方是认真倾听的受益者,在精神层面上尤其是这样。但倾听者并不仅仅是付出者,除开人际关系的考量,认真倾听对倾听者也有好处,如果作为一种习惯长期坚持,好处是巨大的。
这种人际关系之外的好处是:认真倾听使我们更聪明,更健康。
三、为什么认真倾听可以使我们更聪明,更健康呢?
奥秘就在我们的大脑,我们的神经系统。简单地说,认真倾听,可以促进我们的突触可塑性,由此使我们更聪明、更健康。
人类能力,主要是由我们复杂的大脑决定的。大脑里面大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正是这些神经元,组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使我们非常聪明,具有强大的能力。
目前,对神经元是否会新生还有争议,但即使认为神经元可以新生的研究者,也仅仅在海马(大脑中的一个部位)观察到少量的新生神经元。所以,神经元在幼年就已经发育完全,以后会不断减少这个结论,还是主流观点。但是,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人的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强,至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这样。为什么会这样?
关键的原因在于:我们大脑的能力,不仅仅取决于神经元,而主要取决于突触可塑性。
我们的聪明才智,主要由神经元之连接成的网络所决定,但神经元之间不是直接连接,而是通过突触来连接。虽然神经元的数目巨大,但突触的数目更加巨大,每个神经元平均有5000个突触(最多可达20000个)。神经元通过突触组成极其复杂的神经网络。我们能否解决一个问题,取决于相应的神经网络是否形成。因此,突触就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因为神经网络通过突触得以建立。
非常令人欣慰地,虽然神经元基本不能新生,但突触在我们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具有可塑性。突触可塑性,是我们能力得以不断增强的生物基础。
广义的突触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包括突触传递可塑性、突触发育可塑性和突触形态的可塑性。突触可塑性包括了它可以新生,功能与形态的变化。突触可塑性是神经科学领域近年来进展最快、取得成果最大的研究领域,其主要表现形式:长时程增强(long-potentiation,LTP)和长时程抑制(long-term depression,LTD)现象已被公认为是学习记忆活动细胞水平的生物学基础。
突触可塑性是学习记忆的神经学基础,而学习和记忆又可反过来增强突触可塑性,形成新的神经回路。信息在脑内贮存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表现在神经回路中信号振荡、神经信号物质的产生、编码、调控与维持、神经网络形成新的连接。
1000亿个神经元,每个平均有5000个突触,所以,我们的大脑大约有500万亿个突触。从数学中的组合知识,我们就知道,形成 的神经网络数目几乎就是无限的。更不用说,突触还可以新生。这就是为什么人的能力为什么会如此强大的生物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我们还必须得到建立新的神经网络的契机,与别人的交流,就是最为重要的契机之一。
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与别人总会有所不同,别人的信息,总会有我们不知道的,别人分析问题的方式,总会有跟我们不同的。这些不同,就是促进我们自身突触可塑性的重要条件。一个与社会隔绝的人,其能力必然会下降。我们由于融入了社会,所以我们的能力一般不会出现大幅下降的情况,这正是因为,与外界的交往,包括从别人和各种媒介获取信息,都促进了我们的突触可塑性。但一般的获取,大部分都是浅层次的。如果有人来同我们谈话,展现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方式,他们有别于我们所知道的信息,这种时候,我们认真倾听,这种获取,就可以是深层次的,对于增强我们的突触可塑性,就会有更大的帮助。
增强我们的突触可塑性,显然对于我们的脑健康也有很大的益处。大脑的用进废退,本质上突触可塑性带来的。
我们看问题的视角,总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真正地像别人一样看问题,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形成跟别人相同的神经网络。别人告诉我们他们的观点、信息、方法时,我们的大脑就捕捉到不一样,我们的大脑就会开始形成新的神经网络。大脑有如此多的突触,而且突触还可以新生,有形态与功能的改变,我们可以形成越来越多的神经网络,但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新的信息,是引导我们的大脑形成新的神经网络前提条件,必然促使我们的大脑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健康。从这个角度,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一个人脱离社会,其能力就必定大幅下降。
因此,认真倾听,是一个好习惯,对我们自己有莫大好处的习惯。一定不要认为,认真倾听仅仅是对方得到了好处。不要认为,我们认真倾听是在讨好对方。当我们认识到认真倾听对自己的好处,就会自然地以不卑不亢的态度,认真倾听对方的话,并积极思考。这个时候积极思考,就会启动我们突触可塑性的进程,得到认真倾听带来的好处。
四、为什么我们在倾听时,很容易不耐烦呢?
这是因为自我为中心的人性。这种人性人人都有,因为环境、社会地位等关系,有的表现得比较显性、有的表现得比较隐性。它是由漫长的人类进化历史决定的,我们无法抹杀。它有正面和负面的作用,在人际关系中,它会给我们带来麻烦,在倾听这个场合,尤其明显。所以,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倾听者,必须明确认识到这个因素。
当我们在倾听时,自我为中心的人性推动我们不耐烦听别人的话,一般情况下,倾听者会掩饰自己的不耐烦,也有的时候根本不加以掩饰。这两种情况下,都会对人际关系造成破坏性影响。有人认为自己掩饰技能不错,这是一个误区,掩饰通常不会成功。你的肢体、面部上的微动作会出卖你,而这些微动作是无法控制的。这种不耐烦被别人察觉,当然就破坏了双方的关系,但更重要的,这种不耐烦,会对我们的突触可塑性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就会得不到倾听应该得到的好处。
五、发挥利己性的正面作用
当我们要交谈时,要摆脱自我为中心这种人性的影响。
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自我为中心这种人性实际上是利己性所衍生的。
利己性是最为强大的人性,这是人人都可以深刻体会到的。正面对抗利己性,非常困难。
当我们认为认真倾听仅仅对别人有好处时,我们的利己性就会抵制认真倾听。
但是,当我们认识到认真倾听对我们的好处更大时,我们的利己性就会推动认真倾听。
在前一种情况下,利己性是认真倾听的阻力,在后一种情况下,利己性是认真倾听的助力。
更广泛地说,利己性有正面作用与负面作用,我们当然不能忽视利己性的负面作用,世间一切道德与好的法律,都是为了抑制利己性的负面作用而生。但是,利己性的正面作用是主要的,是提高社会生产率的原始动力,没有利己性,任何生命都不可能繁衍发展。
认真倾听既能促进我们自己的利益,又能促进他人的利益,这种时候,利己性的就可以发挥出正面作用。当我们将利己性作用认真倾听的助力时,我们就不再需要压抑不耐烦,我们的真诚就是自然流露出来的。
六、好的倾听模式是什么样的?
目标:让对方觉得他(她)被重视了,你在认真听。为了促进自己突触可塑性的发展,要创造对方尽可能完整流畅传递信息的条件,而且自己也因为得到充分的信息而有利于自己大脑生成并巩固新的神经网络。
根据上面说的原则,每个人都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主要是自己和对方的特质,找到适合的倾听模式。
下面是一些建议,能够适应比较广泛的情况:
1 认真的听他(她)说得每一句话,并且以点头等姿势告诉她你听进去了。
听不懂的可以提问一下,这样他(她)才会明白你是很认真的听的。听的时候一定站在他(她)的角度分析其感情心理。
2、找到话语内容中的价值和意义:
一个好的倾听者总是能从别人的话语中,找到话语内容中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并对这些价值和意义抱有目的性的倾听,这样在倾听时,就会表现出兴趣来,让说话的那个人也更愿意向倾听者诉说。而不是像有些人一样,在听别人说话时表现出一副心不在焉、毫无兴趣。
3、用客观的心态去倾听:
当我们倾听别人说话时,不要先对说话的人产生主观臆断,至少刚开始不要。而是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说话的内容上,用客观的心态去评判别人的说话内容。当说话人讲完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我们先用客观观点分析完话语内容之后,再用我们的主观意识对我们所接受的信息做二次判断。
4、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话语:
在我们听别人讲话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随意的打断别人,这是一种特别没有礼貌的表现,如果不是特殊情况轻易不要打断别人说话。即使是和自己的家人也好、对方的话让自己情绪很激动也好,都尽可能的让对方把话说完,以便自己在在对方的话语中掌握更多的信息,来证明对方的立场和观点,然后自己再发表意见。
5、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有时我们的说话环境会有噪音、他人干扰和影响等等的外界因素,来影响说话环境,此时作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应该尽量的避免这些外界因素对自己的干扰,让自己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对方说话的人身上。这样对方也会因倾听者的专注,更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
6、适当的回应对方:
在双方的交谈内容带有主观感情色彩时,在适当的情况下,倾听者可以用简单的点头、摇头、及语气词等来回应对方,来表示你对对方话语的认同与理解。
7、思考之后再做反馈:
当我们听完对方的观点及想法后,不要急于马上做出自己的判断,然后给予对方反馈,可以说“让我想想”或者说说你自己对这件事的想法,与对方的观点做一比较。尽量不要在对方阐述完观点后,用比较极端偏激的词句来给对方下定义。例如:你真是笨死了、你咋这么坏、等等。这种词句常会使对方在表达完自己想法后,感到后悔或者失去表达意愿。
七、认真倾听时的互动
好的倾听不仅仅意味着在别人说话时保持安静,而是要有适当的互动。适当的互动,特别是提问,有助于我们的理解对方的思想,也有助于对方更完整的表达。互动不能喧宾夺主。
要以建设性方式对旧有假设提出温和质疑。坐在那里点头并不能确切证明一个人在倾听,但问出一个好的问题却能使说话者知道倾听者不仅仅听到了他们所说的,还真正理解了并需要更多额外的信息。良好的倾听一直被视为一个双向的交流,而不是一个单向的“诉说者对倾听者”的互动。最好的谈话是积极活跃的。
良好倾听包括通过互动重塑他人自信。最善于倾听的人使对话成为另一方的积极经历,而这种对话往往是在倾听者颇为被动(乃至批判)的时候所无法产生的。好的倾听者使别人感受到支持,同时也传达了信心。良好倾听的特点是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问题和分歧可以被公开讨论。
良好倾听被视作合作性质的对话。在这种互动中,双方的反馈意见得以流利的传递,任何一方都不会因为对方所做的评论而警惕。相比之下不好的听众被视作有竞争性的——倾听只是为了辨别推理中的错误,将沉默视为准备下一个响应的机会。那也许会使你成为一位杰出的辩手,但绝不会使你成为一个好听众。好的倾听者也许会向假设和反对挑战,但被倾听的人会感觉倾听者正在想方设法施以帮助,绝非赢得一场争论而已。
优秀的倾听者倾向于提出建议。良好的倾听总是包括一些反馈,它以一种别人可以接受的方式提出,并且为倾诉者提出了另一条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法。这个发现让我们有些惊讶,因为我们经常能听到有人抱怨“某某不听,他只是跳了进来试图解决问题”。提出建议本身并非不可取;问题可能出现在这些建议提出的方式和技巧。另一种可能是,那些我们认定为好的倾听者所提出的建议,我们更容易接受。(一个在整个对话中沉默的人,然后突然提出一个建议,这可能看上去不大可信。而一个看上去比较暴躁,或比较挑剔的人提出的建议可能也不大值得信赖。)
虽然我们很多人都认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应该像海绵一样,准确地吸收对方在说什么。然而与之相反,这些发现告诉我们优秀的倾听者像蹦床。他们是那些可以将你的想法反弹回来,而非仅仅吸收你的想法和能量的人。他们放大、激励,并且使你的想法变得清晰。他们使你感觉更好,并非被动地接受你的想法, 而是主动地支持。这些可以使你获得能量,提升看问题的高度,就像一个人正跳跃在蹦床上一样。
当然,倾听的水准也不尽相同。并不是每一段对话都需要最高水平的倾听。然而更好的关注和倾听技巧会对许多谈话有好处。看看你希望达到哪一种倾听水平:
第一种:倾听者创造一种安全感,使得那些棘手复杂或情绪化的问题能够被拿出来讨论。
第二种:倾听者拿开诸如电话、笔记本这类分散我们注意力的东西,专注于他人,并且进行适当的眼神交流。(这个行为不仅影响着你作为倾听者给人的感受,它还可以很快地作用于倾听者自身的态度和内心感觉。这一部分的表现可以改变你的内心想法,相应地,它可以使你成为一个更好的倾听者。)
第三种:倾听者力求于去理解他人的谈话内容。他们抓住主要思想,提问,并且重申问题以确认他们的理解是否正确。
第四种: 倾听者观察着非言语的提示,例如面部表情、汗水、呼吸速率、手势、姿势以及许多其他微妙的肢体语言信号。据估计,我们80%的沟通都来自这些信号。这听起来有些奇怪,但(实际上)你是同时在用你的眼睛和耳朵倾听。
第五种:倾听者越来越能了解对方的情绪和对方对目前话题的感觉,并且能自我识别和认同这些情感。倾听者应该以一种支持、无偏见的方式来认同和感受这些情绪。
第六种:倾听者会提一些问题,用来阐明对方持有的疑惑,并且帮助对方在一个新的角度上看待问题。 这会包括倾听者(在倾听时)提出一些 对对方有用的思考和想法。 然而,好的倾听者从来不会抢夺会话中的主动权,使得自己或是自己的问题变成讨论的中心话题。
以上每一种水平都建立在其它水平上。因此假如你因过多提供解决方案而非倾听而受到批评,这可能意味着在你的建议被接受之前,你需要考虑修炼下其他水平(例如将分散注意力的东西移开或者试图理解他人)。
【部分来自对网络信息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