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如何让你的阅读更高效》,看到阅读第3招:大家来找茬,原来就是有“问题意识的阅读”。
阅读内容充实的书,可以增长见识、刺激想象和训练思考能力。百千导师们每一期选的书都是如此,不仅让孩子们醉心阅读,连我们老师也调动起童年的记忆,或想象,或思考,不仅锻炼了我们的问题意识,也让我们对整本书的理解更深刻。 那么,怎样教孩子们产生问题呢?我觉得这不是随性而为,而是需要经过长时期的训练而保持一定的敏感度。无论是在学校上课还是阅读一本书,如果没有“问题意识”,我们就不会进步。每次上课让学生提出质疑,要么根据题目来提问,要么根据具体情节和人物行迹而产生疑问。 下面借老师的例子来看看。例如我们在讲李白的生平,毋庸置疑会有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就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1、什么是“字”? 2、为什么“号”是青莲居士? 3、为什么有“诗仙”的称呼? 4、什么是“浪漫主义”? 5、中国有其他“浪漫主义”诗人吗? 我想这位学生可能会问老师,但我也不会全部告诉他。有了问题,如果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应该更有成就感,记的更牢吧!此时,我们可以借助这些问题去做“延伸阅读”,扩大自己的阅读书目范围,去图书馆借阅以“李白”为主题的书籍和以“浪漫主义”为主题的书籍,从专业学者的研究里获得更丰富、更精确的答案。 我觉得这个观点跟我昨天读得那本书的观点是一致的,都是强调读书不仅仅满足于书本知识,要学会拓展,做一个动手型和实践型的人才。在读整本书,就要求学生读书多批注,做读书笔记,并善于和同伴交流观点,并获得更新的认识。 有“”问题意识”并且愿意去寻找答案的人,能获得更多思考的机会和更为丰富的知识。我们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当然得先信任作家,不带偏见的认真阅读,然后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从问题意识里去挖掘问题。 在我们就阅读的内容进行提问时,我们也可以跳出这本书,然后提一些建设性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有没有可能采用其他叙述方式?从内容中可以延伸出哪些方面的思考?关于图书的主题有没有其他写的更好的书? 比如本次六年级共读的书目《对岸的火光》,就这个题目我提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要以对岸的火光为题?有什么用意?乌鸦在寻找真相寻找自己的身世时,他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那如果我们跳出这个内容,我们也可以想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作家为什么要塑造乌鸦这个人物形象,这个乌鸦跟历史又有什么关联?少年励志和历史关联的题材,此类书籍还有哪些?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不断地问自己读到目前为止我有什么感觉和收获?这本书对我的现实生活有没有帮助?这部分内容怎么运用在我的现实生活上?那我还记不记得前面的内容?读到现在有没有无法理解的地方,也就是疑问,我觉得这个疑问一定要及时的记录下来,当读完一遍到两遍之后,看看有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就可以和身边的老师同学进行讨论交流。 书就像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小河,根据你读了一遍又一遍,你的思路,你的思维也会随之产生很多的联想和想象。他并不会因为你的一次阅读,两次阅读搁置之后它就变成一滩死水。
最后想告诉同学们的是,阅读一本书时要不断根据内容抛出问题,督促自己积极思考。用问题意识阅读还能刺激想象,训练思考和寻找答案的能力,这样我们才会有真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