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看到“自夸型人才”,这是一种看上去很成功的人,一种声称自己认认真真按照老师的方法论践行并得到回报的人,他们的寄生土壤是老师的讲堂。
这种“自夸型人才”特点
特别展扬:在大家闷头苦学的时候,他突然站出来展示自己的成就。
抱老师大腿:老师的课堂是他最大的舞台,因为大家都在为学习同一个方法而苦苦努力,他站出来声称自己有这样的成就就是因为这种方法的功劳。
容易自嗨:他俨然成为了一个小老师,对自己的成绩自鸣得意,而且开始感觉他得到成绩的方法是自己有本事,只不过恰巧验证了老师的方法而已。
可以看得出,他的成就永远不会超越老师。
老师是最先提出方法论的人,这就证明老师自己就是方法论的首席执行官,能够教给别人就证明他是非常精通的。
因为教是最好的学,所以老师早就获得那个成就了,愿意分享给别人就证明老师早就已经不在乎那个成就了。
并且老师不会以此为终点,而是早就研究践行“进阶方法论”去了。
“自夸型人才”显然与此不同,他开始自嗨的同时就已经完全停止了学习的脚步,他的终点就停止于这个方法论,可以不客气的讲,他对这个方法是否真正领悟是值得怀疑的。于是他所有的心思开始花费在“如何使我的成绩看起来更像是方法论的产物?”上了。离开这个环境他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了。
“自夸型人才”的格局和眼界就是一盆花,哪怕老师已经向他们展示了一座花园,他们也依然只看得到眼前那盆花。
这种沾沾自喜、自鸣得意无非就是一种建立在同学们眼中的骄傲。
老师一看,哟,这个学生自己说的这么厉害,那就不需要我的教导了嘛。如果他再带动几个学生成为这种“自夸型人才”,那我的课堂恐怕也不用我教了吧。
聪明一点的老师会立即疏远他,糊涂一点的老师甚至把这种“自夸型”学生当做模范给其他人树立榜样。
如果说上面所说的“自夸型人才”还有点成就,那么另外一种“自夸型人才”就真的是“人才”了。
另一种“自夸型人才”:他们到处拜师,到处标榜,到处算计着如何使自己的成绩看起来更像是这个老师的方法论的验证结果。
比如,有的老师说笨鸟要先飞,他就在这个老师的课堂上说自己要不是几年前开始坚持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了…有的老师说道理听的再多不行动等于零,他就在这个老师的课堂上说自己当初是怎么逼自己坚持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不出意外,他的言论立即获得了很多人的赞扬,哇塞,真厉害,人生成功了。
这种“自夸型人才”的危害除了自己裹足不前,卖卖老本,就是给了其他人一种心理安慰感,好像卖弄一下嘴皮子就可以有收获了,看似很有道理,其实没什么卵用。
自夸型人才的目的
他们的目的很简单,有两点
为利益
为名声
为名声最后也可以归结到利益当中,因为有的人就是想当婊子还要立牌坊。
就是别有心机的去各个老师课堂上圈人罢了,只不过包装的很隐蔽,圈到了人再开班收费继续忽悠。
而且往往是先造势,壮大名声,让别人看起来很牛,听起来也很牛,然后圈更多人收更多钱罢了。
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成长史,你看100个“自夸型人才”也不如自己去做一次。
当“自夸型人才”没有什么成就的时候,其实是一种幸运,无非就是赔了一点时间而已。最可怕的就是这种人才有了那么一点成就,就自吹自擂上天了。然后不断蛊惑其他人学他,他就成了真理的代名词。
所以大家下次遇到这种“自夸型人才”,拉黑之前先过去骂一句傻逼。
成长问题:
你是否遇到过“自夸型人才”?
你是怎么面对这种“自夸型人才”的?
告诉我,你是否曾经想过要做“自夸型人才”?
乐于助人会,让每个人都拥有更强大长久的个人品牌。
我是乐于助人会的浩瀚,做一个温暖的人。
乐于助人会
乐于助人会是纶子和浩瀚共同创建的一个以“互助微创业”为基础的互联网营销实战社群。主要输出内容为“个人成长”和“社群微营销”两个方面。
使命:让每个人有更强大长久的个人品牌。
愿景:提高每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文化:乐于助人、善良、热心、有学习力和执行力。
价值观:提倡乐于助人,有执行力,真诚帮助和鼓励;反对自私自利,只求索取不懂付出,抱怨埋怨,咄咄逼人,卑劣抢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