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的一个发小老D打电话要借一千块钱,说是给上高三的女儿交学费。我听后不由得感慨万千,曾经挥金如土的他,竟也沦落到借钱给孩子教学费的窘境,真是人生难料啊!
上世纪九十年代,民工们纷纷南下打工,辛苦挣下的钱舍不得吃也舍不得穿,第一件事就是回家修房子。而老D家开办的一家预制板板厂正好幸运地赶上了这次农村建房的大高潮。随着外出打工的民工越来越多,他家的生意也越做越好。初中毕业后,老D只上了两年的驾校(他读的驾校还要学机修)就回家帮忙打点生意。
那个时候老D的日子过得特别逍遥。白天开车送货,晚上和朋友们喝酒唱歌。后来生意更好了,他也就不再亲自送货,原来的货车也换成了一辆家用小轿车。要知道那时候还是九十年代中期,在我们那个贫穷偏远的小乡镇,能拥有一辆最最普通的私家车,绝不亚于今天买一辆豪华跑车。
老D很快成了我们这个小地方的“高富帅”,虽然他既不高也不帅。每天出门车上都是满载,走到哪儿都有“想和土豪交朋友”的人跟随着。而他本人又是个极好热闹的人,成天都和一大群人流连在餐馆饭店和各种娱乐场所。
因为家境富裕,年纪轻轻就有房有车,所以老D刚满法定婚龄就结婚了,新娘是小我们两届的班花。老D结婚时惊动了我们整个小镇,请了100多桌客人,镇上的一大半人都参加了 他的婚礼。老D家当时的红火景象就像《红楼梦》里元春省亲时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真是好不风光。
可是这种好光景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农村人口的进一步流动,好多人都选择了去县城或省城买房,再加上新型现浇板的横空出世,预制板逐渐失去了市场,所以他家的生意慢慢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家里生意不好做,老D也很着急,但是这么多年他的心思都用在了吃喝玩乐上,结交的也都是酒肉朋友或黑道上的朋友,自然也无从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门路。不过那些朋友也还是给他指点了一些发财门道,可是等他满怀着重振家业的期望全身心投入时,才发现那都是别人给他挖的坑,而他就那么毫不怀疑地跳了进去。
再后来,他家的厂子因为生意实在不好而关闭了,他的车子也卖掉了。曾经无限风光的公子哥变成了灰头土脸的失败者,再也没有人对他点头哈腰,再也没有人找他喝酒吃饭,看着一张张现实而冷漠的面孔,他也愤怒,也悔恨,可多年的安逸享乐生活已经磨去了他从头开始的斗志。
虽然没了以往的收入,老D依然维持着以往的生活水准。衣服照样穿名牌,吃饭照样下馆子,麻将也要打大的,仿佛这样子就可以继续活在以往的辉煌岁月里。可是这样的日子并不能支撑多久,他不但没有赢得别人的尊重,反而欠下了一大笔赌债。
家中长辈不忍心看他这样颓废下去,帮他找了好几个工作,都被他以“工作辛苦工资太低”为由回绝了。后来在妻子以“不工作就离婚”的要挟下,去了大舅子在外地的一个工地,当个小监工。工地上的环境虽然艰苦,但是两年下来,在妻子的严格管控下,他也渐渐地戒掉了赌瘾,欠的债也基本还清了。
本来以为从此以后,他会这样一步步脚踏实地地过下去,谁知道春节时回了趟老家,被表弟忽悠了一下,就再也不肯回工地了。表弟说要和他合开一个砂石厂,卖家都找好了,是个包赚不赔的生意。家人都劝他不要冒险,因为这个表弟也是个做事不踏实的家伙。可老D不听,他受够了工地上的艰苦,也受够了被人轻视的眼光,毅然决然地借钱开始了他的新事业。
最后的结果不用说都知道,他又欠上了一屁股烂账。这次的失败彻底击垮了他,他不再回大舅子的工地,而是再次沉迷于赌博。妻子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跟他离了婚,女儿判给了他。说是判给他,其实他哪里还有心思管孩子,平时孩子住校,放假几乎都呆在爷爷奶奶家。而他父母的钱也都被他败光了,最后连孩子的学费都没了着落。
老D的经历让我想起《桃花扇》里那段著名的唱词: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人生无常,世事沧桑。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这是中国人从古至今的警示格言。一朝得意就纵情享乐,全然放弃了理智和清醒;未雨不筹谋,居安不思危,等危险来临时又惊慌失措,盲目行事。一旦遭遇失败就一蹶不振,自暴自弃,以这样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注定会陷于失败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