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跟一位朋友聊天时,她说:“你知道不?前几年不敢跟你多说话,感觉你特别难接近,一言不合就翻脸,翻脸比翻书还快。而且喜欢我行我素。”
我听完后,特别感谢这位朋友的真诚。“然后呢?现在呢?”我眨眨眼,吐吐舌头,做个鬼脸,暗示她继续。
“现在,还是高冷。不过,感觉现在的你随性。你的高冷跟他人无关。”朋友说。
02
朋友的话让我反思很多。小时候一直被貌美如花,伶牙俐齿的大姐“指点”:刷个锅洗个碗不够亮、梳个头发不够光,说话不利索,走路拖个锅如此等等。后来就干脆啥也不干,再后来啥也不会干了。不敢说、不敢做,又要活下去,怎么办呢?远离周围陌生的,让我感觉有可能挑剔我的人啊。就这样,看见老师也躲着,见了长辈也躲着,躲不过去就沉默应对。因此,从小被父母美其名曰:“不爱说话”。只要跟父母姐妹一起出去,我就可以堂而皇之什么都不用应对了。早就有父母姐妹替我应对。因为“内向、不爱说话”啊。
可我也有喜怒哀乐,我也渴望亲情友情。当我偶尔敞开心扉跟一位同学朋友靠的近一些,说些心里的小秘密,可话一出来,表达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内容。我不擅长表达,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看着喜欢的同学,跟他人嬉笑打闹,我的内心好受伤,感觉被冷落,于是就悄悄的离开,一如悄悄地来,默无声息地离开。
开始,有同学说我高冷。
我想说,我不高冷,可是,我除了沉默,除了远离,真的不知道如何靠近你,靠近他。
03
走过学生时代,进入职场。职场如战场,我发现同事比同学友好,很友好的聊家常,聊吃饭,穿衣,天气,和某个领导的坏脾气。可是,热闹的背后,内心深处仍然是一片冷寂。
那个时候,我表面冷漠,内心狂躁,不停地煸自己:“你什么都不行,不会表达,不会拉关系,没有朋友,没人喜欢……”一会儿就如冬天的茄子——蔫儿了。内心充满了抱怨和愤怒:如果小时候父母能教我跟人交往的方法该多好?!如果我没有那个漂亮伶俐的大姐,我可能就不是这个样!
内心戏再不堪,但表面上还要“撑”下去,所以就“高冷”给别人看。
这世间哪有什么高冷啊?分明是不够自信的弱者给自己穿上的“防弹衣”。
这世间哪有“我行我素”?分明是无法靠近的孤独和寂寞。
04
什么时候冰山开始融化了呢?真的说不好。记得偶尔会有一两个神交的朋友(对我来说简直是我的拯救者),彻夜长谈之后,告诉我,其实我也蛮好的,简单又踏实。无论我远离她还是靠近她,毫无觉察我的疏远和冷漠,她都一直以不变的模样存在,关心我关心的,喜欢我喜欢的,爱着我爱的。
我喜欢摄影,她就当我的模特,夸奖她的照片中,她最喜欢我拍的那些。
我喜欢写作,她陪着我一起练笔,每篇都认真阅读,点评,点赞。
我喜欢逛街,只要我有空,她就有时间,我们犹如一列火车,“逛、吃、逛、吃……”
自信慢慢回归。热情比之前持续的时间更久一些。可以试探着跟身边其他人接近,原来,你敞开一分,也能换来半分,我已兴奋不已。
“柿子挑软一点的捏”。每一次找个看起来好相处的同事接触,小小的试探,小小的突破,都能带来大大的惊喜: 哦,原来她也愿意伸出手握住我的手。原来,她的想法并不是我以为的那样。我以为的只是我以为的,跟别人没有关系。
行动和换位思考,开启不一样的天地。身边的人就像花儿,有热情似火的玫瑰,有高贵典雅的牡丹,也有星星般繁盛的太阳花。不拿一种标准衡量不同的花儿,不拿自己的标准要求身边的人。你有你的灿烂,她有她的繁华。
我依然“高冷”。因为我无法改变自己,只能接纳自己原本的样子。但我不抱怨,因为在我无法想明白这些的时候,“高冷”曾经如我的“防弹衣”,保护着我脆弱的心灵,读了更多的书,对自己有更多的觉察,让我度过一个个孤独寂寞的夜晚。
年岁渐长,我也越来越明白,这世间从来都不缺爱,缺的是感受爱的能力。一个人的成长,就是要提高自己感受到爱的能力,减少它人感受到伤害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