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交互前后体验这款产品,有不同的感受。之前纯粹觉得简约好用,现在想从设计者的角度想多一些。
一、
- 汇率工具的核心功能:换算
- 相应的基本要素有:汇率是多少、我有多少RMB、可以兑换多少美元
- 界面直接显示上面的字读,是用户输入-界面输出的做法,有些像百度搜索的形式,较为机械
- 而提供默认值(如有100RMB,可兑换60美元)更容易理解、也可省去“汇率”的展现
二、
- 使用场景:海外旅游时的实时换算、同伴或代购分账结算(回想到去年泰国超市购物拿着小票算账的情形)
- 在汇率之上增加小规模的计算,直接通过数字计算器解决,固定数字键盘的方式实在太讨巧了
三、
- 在确定首页基本框架后,首页“切换货币”、“汇率详情”的滑动操作,计算器快捷操作都是点睛之比
- 计算器长按“退格”是清除,这是自己实践发现的;而括号后✖️➗是看“设置”里的小贴士了解到的。回想自己用iOS计算器,遇到这种情况都要傻乎乎计算两次,也是命中痛点了
四、
- 新手指引,仅主动引导了汇率换算相关的操作(左滑、右滑卡片),没有引导计算器的操作;后者的使用人群少些,不过多占用时间引导,这点也觉得很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