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版)选读
教学建议
1.发挥语文课程的独特功能,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教学时应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发挥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形成良好的人文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批注:语文学科与情感相连,她是最有温度的一门学科。所以在语言能力的提升中,在写作技法的提炼中,让学生去感知去体味,去感知善与美,去表达爱与暖。总觉得语文学科担当了太多的情感心灵,我们不能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需要培养拥有家国情怀的人。比如在讲解第五单元的过程中,学生们在初步感知文章之美、之思辨、之伟大,并在这样的感知中,理清自己的抱负,明白自己的使命。品读马克思的伟大,去建立世无私无畏的三观。在《与妻书》的款款深情中,去理解伟大的革命者的柔情与大义。】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融通。必修和选修课程都应该围绕核心素养,整合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批注: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无法割裂存在。打通阅读、鉴赏、运用各种能力。首先在读懂、深化的过程中,去理解作者作品的独到之处。《谏逐客书》作者是如何巧妙地劝谏,而又不露痕迹。如何在排比、对偶各种写作技巧中,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并紧扣对象意识,让秦王为之动容,最终改变决策。然后再让学生明白人才的重要性、格局的重要性,当然也要理性思辨认识作者的人品与文品。】
2.充分理解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处理好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关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设计了18个学习任务群,每个任务群都有各自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彼此之间又渗透融合、衔接延伸。【比如说必修下第五单元任务群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但是表达与交流又处处在体现。语文学科是无法脱离表达与交流而存在的。】教师可根据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学生的学习程度,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教学风格,有规划、创造性地实施教学。教学中应统筹考虑各个学习任务群的特点,要明确不同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妥善处理各个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关系,避免遗漏缺失;要关注共同任务群在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课程中学习重点、呈现方式和深度广度的差异,避免简单重复。【批注:正是因为各个任务群有交叉,我们在讲解的过程中,才更不能简单重复,或者是割裂讲解,而是有层级有梯度有重点地逐一分散,重点击破,每一个单元每一课有一个重点解决的目标,方向明确,目标突出。】
3.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好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和组织,注重学习的效果。【为了提升学生素养,更注重学生的能力提高,需要围绕课文设置合适的学习情境。可是满天飞的情境真的合适吗?有位老师为了吸人眼球,把《祝福》的学习情境,设置为谁杀了祥林嫂,伴随着阴森的色调,恐怖的声音,于我而言,有些不适。不知道学生的观感是否只剩下被吸引。】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可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融合听说读写,跨越古今中外,打通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世界,运用优质的素材和范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能力和特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学会自我监控和学习管理,探索个性化的学习方法。要坚守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恰当把握教学容量,不任意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也要鼓励对语文学习有兴趣而且学有余力的学生追求更高的目标。
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激发问题意识,引导他们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极倡导基于学习任务群的专题学习,围绕语言和文化、经典作家作品、科学论著等,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研讨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相互协作,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整合课堂教学,促进知识的迁移与运用。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倾听和分享、沟通和协作,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
4.整体把握心修和选修课程。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和统整
我可以帮你总结下这篇文档,快来试试吧
程专属任务群和共同任务群的衔接。
必修课程的教学应立足于共同基础,重视日常语文积累,为学生学习选修课程奠定坚实根基。教学时要重点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文字
下载(422.5KB)
编辑
意